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学科期末练习.doc
11页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学科期末练习卷(12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a–40 Zn–65 Al–27 Na–23第I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家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B.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来发电 C.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D.大量排放S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2.“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3.下列各组化学用语可以表示相同微粒的是A.-NO2 NO2 B.-OH C.CH3CH2OH CH3OCH3 D.HCOOCH3 HOOCCH34.下列事实能证明分子可再分的是A.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B.水蒸气冷凝成水C.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D.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5.臭氧是重要的消毒剂。
O3可以看成是一个O2携带一个O原子,利用其自身的强氧化性杀死病毒并放出无污染的O2下列关于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O3遇氟氯烃可分解C.使用高浓度的O3对人体无害 D.家用消毒柜中产生的O3能有效杀菌消毒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一种化学冰袋含有Na2SO4∙10H2O和NH4NO3,用时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中肯定错误的是 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过程较慢 C.Na2SO4∙10H2O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7.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Fe2Ox是还原剂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y D.SO2发生了置换反应8.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 ,12C原子的质量是bg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b/a B.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a NA) mol C.氯元素的摩尔质量是aNA D.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n/(a NA) 个9.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不具有与启普发生器相同功能的是 10.关于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H2(g)所含的能量比2 mol H(g) 所含的能量 高B.断裂1molH—Cl键能放出431 KJ的热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 +183KJD.常温下,H2(g)与Cl2(g)混合就能反应生成HCl11.阿斯巴甜(Aspartame,结构简式如图)具有清爽的 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
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错误说法是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B.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中有两种氨基酸C.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分子式为C14H18N2O3,属于蛋白质12.右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K置于N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开关K置于N处,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C.开关K置于M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 → Cl2 ↑D.开关K置于M处,电子从碳棒经开关K流向铁棒13.已知结构为正四面体型的离子A和直线型离子B反应,生成三角锥形分子C和V形分子D(A、B、C、D均为10电子微粒,组成它们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C与D不能发生化学反应B.微粒A的空间结构与CH4相似,它们均为正四面体,所以A是非极性分子C.固态D的熔沸点明显高于固态H2S的原因在于D分子中的共价键强于S-H键D.在25℃时,A的盐酸盐溶液的pH小于7 14.已知a mol/L的某一元弱酸HA的稀溶液和 b mol/L的某一元强碱BOH的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A—) D.反应后溶液中c(HA)+c(A—)=a/2 mol/L15.某溶液大量含有的离子仅有:Fe3+、SO42-、Al3+和M离子(H+、OH-忽略),且Fe3+、SO42-、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l,则M离子是 A.Cl- B.I- C.S2一 D.Na+16.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Ⅱ为盐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B.导电性:b点 > c点C.Kw的数值:a点 > c点D.酸的总浓度:b点 > a点17.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CH3)3COMgBr的水解产物是(CH3)3COH和Mg(OH)Br C.PCl3的水解产物是PH3和HClO D.A1(C2H5)3的水解产物是Al(OH)3与C2H6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18.高氯酸是很强的酸,沸点是130℃质量分数为60%的溶液加热不分解,浓度增高就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热、浓的高氯酸溶液遇有机物爆炸为使市售的70%高氯酸进一步浓缩,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加入浓硫酸后常压蒸馏 B.各仪器连接处的橡胶塞应塞紧防止漏气C.加入浓硫酸后减压蒸馏 D.各仪器连接处必须用标准玻璃接口1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氧化硫与氧气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 NA B.1 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NAC.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D.2.8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2 NA20.某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用下列方法可以证明的是A.加入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煮沸,有砖红色的沉淀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C.将试液进行酯化反应后的混合液能发生银镜反应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后,蒸馏出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21.在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KAl(SO4)2溶液,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Al3++2SO42-+2Ba2++ 4OH- → 2BaSO4↓ + AlO2-+ 2H2OB.2Al(OH)3+SO42-+Ba2++ 2OH- → BaSO4↓ + 2AlO2-+ 4H2OC.Al3+ + 3AlO2-+ 6H2O →4Al(OH)3↓D.H++ AlO2-+ H2O →Al(OH)3↓22.家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CH4,取1 L管道煤气充分燃烧需要同温同压下的空气5 L(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CO、H2、CH4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A.1∶1∶1 B.1∶1∶2 C.1∶2∶4 D.1∶3∶2第II卷(共84分)四、(本题共8分)同一周期(短周期)各元素形成单质的沸点变化如下图所示(按原子序数连续递增顺序排列)。
该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氟化物AFBF2DF4熔点/K1266153418323.A原子核外共有__ 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24.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 ;25.解释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 ;26.在E、G、H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A、B、C三种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____(填离子符号)五、(本题共8分)锌粉可将水体中的硝酸盐还原,其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离子方程式表示 NO3-+ OH-+ Zn+ H2O→ NH3+ Zn(OH)42-27.配平上述离子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8.某河段同时受酸性物质污染,若锌粉与其还原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锌粉被氧化为 离子,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 (均用化学符号表示);29.将锌粉改为铝粉在上述酸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若还原等物质的量的硝酸根离子,锌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0.现已合成了有Zn—Zn共价键的化合物,由Zn2O制Zn2Cl2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 b、 氯气 c、KClO3六、(本题共8分)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H2、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Cu(NH3)2Ac(溶液)+CO(g) Cu(NH3)2Ac·CO(溶液)+ Q kJ(Q>0),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3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将 (选填“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