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志,年鉴区别.docx
16页史志,年鉴区别史志,年鉴区分(一)谈地方志、年鉴的行文标准 谈地方志、年鉴的行文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即说明凡事均要有个标准,都应有个依据而这一标准,这一依据,详细反映到地方志、年鉴编写之中,就是编写标准,也叫行文标准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指出:“全书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则准绳,不行忽也由于地方志、年鉴是集体创作的学问产品,只有全部编写人员遵循地方志、年鉴编纂的体例和统一标准进展编写,才能幸免出现五花八门、风格不一的现象也只有全部编撰人员熟识、驾驭行文标准,努力做到行文标准化,地方志、年鉴的质量和运用价值才能得到保证,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视局制定的标准,以及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地方志、年鉴行文标准中涉及到的语言文字、数字、标点符号、量和单位、名称、概念的标准,谈些一孔之见 一、语言文字标准 方志、年鉴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标准,构造要完整,修辞要精练,逻辑要严密 1.语言要精确一是用词精确,防止因误会词义而误用词语处在不同的语境,表示不同的事物,应当运用不同的词语常见的词语错误有错用词语、褒贬错位、错用成语。
错用词语如:“截至”和“截止”都是动词,但用法不同截止”侧重于“止”,“停顿”的意思,强调的是到必须期限停顿截至”那么侧重于“至”、“到”的意思,强调的是截止到某个时候或日期截至”用于时间名词前,如:“截至2002年12月底”;“截止”用于时间名词后,如:“报名日期1月31日截止”前者是期限的截止,后者是截至的时间范围,所以两者不能通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权利”不能运用“权力”,“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不能运用“权利”;等等褒贬错位如:“某报提倡创新文章的标题,要当始作俑者这是欲褒实贬始作俑者”是譬如某项坏事的开例者或恶劣风气的倡议人不能用来譬如创新成语的构成成分和构成方式比拟固定,运用时不得随意改动如:“有的放矢”,不能说成“有的放箭”,“万紫千红”不能说成“千紫万红”,“源远流长”不能改为“渊远流长”,“意气风发”不能改为“意气奋勉”,“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等等 用词精确还包括不用“当前”、“最近”、“根本上”、“一个时期以来”、“有关部门”、“大幅度增长”、“不完全统计”、“上新台阶”、“一批”、“必须影响”等模糊语言,不用“去年”、“今年”、“明年”、“近年来”、“最近”、“即将”、“此时此刻”、“目前”等时间基准不清的词语, 不用“踊跃”、“谨慎”等没有衡量尺度,也就没有资料价值的语言。
二是逻辑精确,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语言习惯等不用“或许”、“可能”、“也许”地方志、年鉴语言所表述的资料、信息要翔实牢靠,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分志之间,概述与各章节〔专题条目〕之间的观点、口径、数据,应当取得相同,没有抵牾 2.语言要标准要运用标准化文字和词句忌用仅在行业内部通用的用语和简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字要标准,必需运用标准汉字简化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101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异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标准;印刷用字以1101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标准不得运用已停用的《其次批简化字》或其他不标准的字和错别字如:“副书记”、“预备”、“年龄”、“零售”、“圆满”、“覆盖”、“折叠”、“安装”,不能写成“付书记”、“予备”、“年令”、“另售”、“园满”、“复盖”、“折迭”、“按装” 异形词是汉语中常见的困难现象,《现代汉语词典》以第一义项为首选,“也作某某”、“同某某”作为参选笔者建议遇到这种状况时统一用首选词。
二是用词要标准专业名词、专业术语、专用名称的运用要精确、标准,幸免错用尽量少用、不用,以明白易懂为标准,一般不作注讲解明 三是语言要简洁凡不影响行文的“了”、“的”、“为”、“已”、“达”等几个助词、副词,尽量不用如:“进展了”、“召开了”、“提出了”,等等因为“了”是动态助词,主要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或有了某种性状地方志、年鉴记载的都是发生了的事,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了”还有“为”、“已”、“共”字句,如“总数为”、“已建成”、“共有304人”,等等上述句子中的“为”、“已”、“共”都是多余的,属于累赘,应当删除 3.缩略语运用要标准各行业在必须时期口头形成的缩语〔包括短语〕,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频率较高地方志、年鉴具有存史功能,其所记述的内容不仅要使当代人看得懂会用,还要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能看懂所以,在行文中涉及到缩略语时,一是在同一章节中该缩略语会屡次出现的,那么在首次出现时运用全称,同时把缩略语写在括号内,其次次出现时即可用缩略语如,“优化资本构造办公室〔简称“优化办”〕”二是有些缩略语是行业用语或专用名词,可以将缩略语写出后加注释如,“治理“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同一章节中该缩略语再次出现时就不加注释。
三是有些是全国通用的缩略语,如“三个代表”、“两个文明”、“双拥模范城”〔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城市〕、“三资企业”等可不用注释 总之,地方志、年鉴行文应当少用或不用缩略语,以免混淆或造成误会须要用缩略语的,应表示清晰 二、数字标准 11015年12月国家技术监视局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阿拉伯数字笔画简洁,构造科学,形象清楚,组数简短,应当广泛运用同时指出,但凡可以运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殊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拟准确时,均应运用阿拉伯数字 1.阿拉伯数字运用范围:(1)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2)非物理量量词〔计量单位〕前的数字3)计数的数值,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4)公历世纪、年头、年、月、日、时刻5)代号、代码、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序号中的数字6)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相同外) 2.汉字数字的运用范围:(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调的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2)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3)约数带“几”的数字,如:几千年、十几分钟、一百零一几十次4)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清代及以前朝代的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混用,并应采纳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5)星期 (6)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务、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中的数字假如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幸免歧义 3.关于二和两序数词用二,量词用两如“其次”、“两个企业”“两次获奖” 4.关于约数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但不能将两个表示约数的词一起运用如:280多人、约5000字,不能用“约280多人”、“约5000字左右”也不能用“101万多人”、“2000万多元”,因为这不合语言习惯,念起来拗口用小数表示的数据,不同时用“多”、“余”、“左右”等约数如:1.3万多人、56.78万余元、1.5亿元左右,应改为1.3万人、56.78万元、1.5亿元可以用“超过百万元”、“超亿元”,而不用“超101万元”、“超1亿元”、“101万元以上”、“百万元以上”、“亿元以上”因为用于表达,前者简洁、明白,优先选用 三、标点符号标准 1.标点符号位置: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此时此刻一行之首引号、书名号、括号的前一半不出此时此刻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此时此刻一行之首。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2.构造层次序数的标点符号用法:第一层用汉字一、二、三„„表述的序数,数字后用顿号“、”其次层用汉字〔一〕、〔二〕、〔三〕„„表述的序数,括号之后不加任何标点 第三层用阿拉伯数字1.2.3„„表述的序数,数字后一律用齐底线的黑圆点“.”第四层用阿拉伯数字(1)(2)(3)„„表述的序数,括号之后不加任何标点凡用第一,其次,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表述的序数,序数词后一律用逗号“,” 3.连接号的用法: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的,用—字线如:原子-分子论,中国-芬兰协会连接相关的地点、时辰表示走向或起止的,用一字线如:北京-上海特快列车,鲁迅(1881-1936)连接相关的汉字或外文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型号的,用一字线如:TPC-3海底光缆,东方红-75型拖拉机连接相关的工程表示递进式开展的,用一字线如:人类的开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也可以用箭头号“→”〕标准代号规定用一字线如:国内统一刊号CN11-1102/I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范围的,用浪纹“~”如:2500万元~3000万元,-36℃~-8℃。
4.“其中”后边标点符号的用法:总数后只有一个数,“其中”后不用“,”如:2022年,全市核减党政机关经费预算8300万元,其中市本级压减行政性经费3054万元总数后分述几个内容,总数后用“其中”后边用“,”,各分述内容之间用“;”如:2022年,全市寿险保费总收入5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营销业务保费收入25.07亿元,增长8.5%;直销业务保费收入3.43亿元,降低23.6%;银邮代理业务保费25.27亿元,增长27.3%表格中数据,“其中”后用“:” 5.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复句两个层次之间、分行例举之间运用中要驾驭3条原那么:(1)从层次上看,句号>分号>逗号>顿号;(2)分号不用在平凡单句中;(3)分号一般用在并列复句里,被分号隔开的各分句中,至少应当有一组内部有逗号 6.引号〔“”‘’〕的用法有三种:一是行文中干脆引用的话,二是须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三是具有特别含意的词语,须要标示用数字简称的会议、组织、事务、运动、节日、型号的词组,一般人们熟识的可不加引号,如:六一儿童节、五好家庭、十佳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五四运动。
只有特定的称谓才在数字上加引号获某某称号,投资、科研工程等,其称号名、工程名一般不加引号一些新名词如运用简称,还是要加引号为好,如,非典型肺炎的简称“非典”、长江三角洲的简称“长三角”有些含数字的词组简称,如:“十一五”打算、“八七”会议,要留意引号的位置 7.书名号〔《》〈〉〕是表示文化精神产品的专名号书名〔包括篇名〕、报纸名〔包括板块、栏目名〕、期刊〔包括栏目名〕,以及其他文化精神产品〔电影、戏剧、乐曲、舞蹈、摄影、绘画、雕塑、工艺品、邮票、相声、小品等〕的题目,播送、电视节目名,以及网站栏目名,可用书名号而非文化精神产品不能运用书名号例如:物质产品名、商品名、商 标名、课程名、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展览名、集会名、称号名、报社名、杂志社名,等等,均不用书名号 8.省略号〔„„〕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文字省略号前后不能保存逗号、顿号、分号;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9.括号〔〔〕〕一般用于注释、说明件次、人次的“次”一般不加括号公文〔俗称文件〕年份括号应当用六角括号“〔〕”,括号内年份应标全称;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四、量和单位标准 运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那么时,应符合11013年国家技术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