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ppt
4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杨东福,为什么要提倡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到底是研究什么,?,怎样开展校本教研,?,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校本教研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谢谢,为什么要提倡校本教研,?,接受新的东西有一个消化、认同过程,区县以上一级的培训模式,各校参与人员有限、活动形式受到时间限制、经费限制,针对性难以面对各校及学生、教师的实际,难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实际、教师遇到的问题不一样,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教研到底是研究什么,?,教研活动,校本教研,内容,讨论教材、教案,研究考试等,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式,固定时间、地点、人员,形式多于内容,打破时空界限,提倡即时交流,怎样开展校本教研,?,问题研究,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个体,倾听,学习,合作,行动,反思,接受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接受来自同行的各种经验与教训,对来自于学生、同行的信息保持警觉性、敏感性、启示性,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行为,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答案,本质,要求,目的,前提,对教学有所思考,解读教材,学生交往,课堂管理,偶发事件,试卷编制,集体,合作,交流,引领,学校,组织管理,激励机制,个体,集体,学校,校本教研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一个教师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该教师在做教育的这条路上能走多远,教师的三个阶段,排斥抱怨阶段,接纳依赖阶段,融入创新阶段,那些自认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基础的老师,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表面看来,似乎印证了自己的预言,实际呢,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把他们潜在的“人”的能量给封杀了。
实践能力,反思能力,开发能力,科研能力,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结束语:,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提出过一个想法,若将全球财富混合在一起,再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半小时后,全球这些财富均等的人们的经济状况将发生显著变化,有人因无法捍卫自己的财产而失去一部分,有人因豪赌而一文不名,有人因受到诈骗而迅速破产一两年后,全世界财富分配情况将和没分配之前没什么两样,贫困的人依然不会有所改变机会永远是留给哪些,不放弃任何一线机会的人,问题研究,解决遇到的单个问题,问题1,:初高中衔接,1.代数式的变形,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与因式分解,2.推理与证明(含代数恒等式的证明),3.方程组的解法,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5.函数图像的画法,问题2,:如何设置问题情境?,第一类:公式、定理的推导及某一类题的解法,问题系列,第二类:数学定义、概念的建立,多个问题情境,所反映的本质是一样的,问题3,:怎样进行有效的学生活动?,取决于问题设计的水平,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现有水平,潜在能力的准确判断,第三类:数学例题、习题的教学,例1:二分法,要点:,1、首先要找出方程的一个根在何区间内,2、要将方程的一个根所在区间长度不断缩小,问题1:你们看过电视上竞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教师在心中想一个正整数,你们来提问,老师仅回答对或不对,你们能猜出这个数吗?,问题2:游戏做完了,你们能说说在该游戏中取胜的要点吗?,问题3:我们知道 是一个无理数,你能用上述游戏中所包含的原理计算 吗?(精确到0.1),问题4:你能求出方程 的一个近似解吗?,(精确到0.1),问题5:你能求出方程 的一个近似解吗?,(精确到0.1),子问题:该方程的一个解在区间(3,4)内,为什么?,例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问题1: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与该题有关系且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吗?,问题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一元二次函数的零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二次函数又是怎样的关系呢?,问题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也有类似的关系吗?,问题4:不等式与函数有类似的关系吗?,例3:函数概念的建立,问题1:观察上述三个问题(三个情境),你能发表一些看法吗?,问题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上述三个问题吗?,问题3:你能仿照上述3个例子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例4:随机事件的概率,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下表为试验结果(为第一代,为第二代),你能发现此表中的规律吗?,下面是抛掷硬币,连续8次模拟试验的结果.,你能说出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吗?,下表是某鞋厂对某种成品鞋质量抽查检验结果,你能说出该成品鞋为优等品的概率吗?,时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出生,婴儿数,21840,23070,20094,19982,出生,男婴数,11453,12031,10297,10242,出生男婴的频率,0.524,0.521,0.512,0.512,下表是某市19992002年新生儿出生人数统计表.,你能说出该市男婴出生的概率吗?,问题:,概率到底是什么?,它与频率又是什么关系?,不是频率,但又有相关关系,大量的试验,1.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2.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图为2004年8月29日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旗帜交接仪式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挥舞奥运会会旗,例5:任意角,潮起潮落,北京的春天,江苏常州天目湖的农家水车,P,日出日落,按一定规律周而复始-周期现象,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的现象,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用怎样的数学模型来刻画这一现象呢?,角的定义:,一条射线,OA,绕端点,O,旋转,到,OB,所形成的图形,问题:你觉得该定义还有哪些值得挖掘的内容吗?,1.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f,(,x,),,下列判断是否正确?,若,f,(2)=,f,(2),则函数,f,(,x,)是偶函数,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偶函数,若,f,(2)=-,f,(2),则函数,f,(,x,)是奇函数,若,f,(2),-,f,(2),则函数,f,(,x,)不是奇函数,例6、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巩固、辨析),2.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奇函数或偶函数:,3.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其定义域中的数是成对(互为相反数)出现的.,4.函数 是否具有奇偶性:,还有一些问题:,问题4:教材中的例习题体现了课标要求吗?能替换、,取舍吗?讲多少例题、做多少习题能达到基本要求吗?,问题5:数学课时少,任务重(一学期2本书),哪些要多讲、重点讲,哪些可以少讲或不讲?这样处理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多大影响?,问题6:有必要让高中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高中数学到底学什么?何时讲?,问题7: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这些思想方法是集中介绍还是分散介绍给学生?,问题10: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不讨厌数学?,问题11:新课程背景下的江苏高考数学文理同卷,理科附加40分,比文科增加的内容如何教?教到什么度?30分钟考40分,有那么多内容,题型如何体现?,问题8:新课标强调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假如用高考,来衡量的话,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学习数学的困难生,,如何开发这一类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问题9:高中三年到底要教给学生怎样的数学?,案例研究,解决具有典型代表的单个问题,例1、证明与推理:三角恒等式的证明,研究目的:1.解决证明的格式问题,2.探求证明的一些方法,研究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介入,例,4,求证:,生,2,:左边 右边,=,生,1,;证明,所以原等式成立。
生,3,:,=,生,4,:,左边,+,右边=,=2左边,所以,左边=右边,生,5,:,左边 右边=,所以,左边 右边=,所以,左边=右边,生,6,:,所以,所以,左边=右边,证法一:,证法二:,已知 是 的三边,求证:,例2、,证法三:,因为,将上述三个等式相加,证法四:,证法五:,不妨假设A为三角形ABC中的最大角,过A作 交线段BC于D,故所证不等式等价于:,证法六:,由于所证不等式关于 是对称的,不妨设,证法七:,由于所证不等式关于,是对称的,不妨设,且有,证法八:,证法九:,为,的三边,证法十:,由于所证不等式关于,是对称的,不妨设:,二次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又,几点启示:,1、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机会;,2、教师适当的介入参与既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平等,又能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知识上的权威;,3、没有章法、没有准备的课更值得学生回味,在探究与对话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课题研究,探求解决一类能影响教学变革、提高质量的一种方法,通过实践论证研究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