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件8第1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pptx

6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796794
  • 上传时间:2022-03-2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89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第1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2021语 文内 容 索 引晨读篇 闻鸡起舞课前篇 一起预习课堂篇 一起思考课外篇 一起阅读素养篇 一起提高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吟唱,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2.掌握诗歌中意境的构成,体会意境之美3.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感受其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晨读篇 闻鸡起舞文化典故典故谪仙出处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清代俞樾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吴彩鸾,世传谪仙也2.专指李白唐代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李谪仙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刘禹锡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解读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有如自天上谪至人世的仙人在中国历史上,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等极有才能的文人,都曾被称为“谪仙”。

      他们的共同点是仕途失意,精神苦闷,追求个性自由、解放诵读鉴赏原文古风(其十九)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鉴赏对比作品首先描绘了一个神奇美妙的神仙世界,玉女高蹈尘外,洁净美好,令人神往诗歌至此,突然来了一个大转折我”俯视人间,看到洛阳一带正被叛军肆虐蹂躏,生灵涂炭,血流遍野,而那些豺狼虎豹一般的安史叛军正趾高气扬,把持朝政诗人意在将美好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叛乱者的无比憎恶,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豺狼当道、人民遭殃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用典拜见仙人卫叔卿,这是深有用意的据神仙传载,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以为皇帝好道,见之必加优礼但汉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卫叔卿大失所望,飘然离去这里暗暗关合着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宝初年,诗人也是怀着匡世济民的宏图进入京城,而终未为玄宗所重用,三年后遭谗离京可以想象李白的飘逸高举之中颇有几分志士不遇明主的悲愤课前篇 一起预习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自其曾祖时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登高春望北征及“三吏”“三别”等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作品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即李白离开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以为此行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唐玄宗只是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加之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不到两年就被赐金放还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当时在夔州这是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势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他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以及老病孤独的悲哀于是,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相关知识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都是指诗歌体裁,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古体诗,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体的通称,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等;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类别 古体诗近体诗格律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字数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诸体一般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句数 从两句到百句都有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类别 古体诗近体诗用韵 整首诗可以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他韵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韵的字可以重复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允许散文化的句子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偶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2.掌握词语摧眉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形容恭顺屈从的样子3.通假字列缺霹雳“列”同“裂”,意义:分裂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1)云青青兮欲雨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2)虎鼓瑟兮鸾回车 鼓:名词用作动词,弹着(3)对此欲倒东南倾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向(4)古来万事东流水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5)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惊:使动用法,使战栗,使震惊(6)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形容词用作动词,遮蔽6.古今异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确实、实在今义:相信2)云霞明灭或可睹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渌水荡漾清猿啼古义:凄清今义:干净,纯洁;寂静;清楚等4)迷花倚石忽已暝古义:不知不觉今义:忽然5)熊咆龙吟殷岩泉古义:震动。

      今义:殷切7.文化常识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折腰: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身事人文白对译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登 高 杜甫课堂篇 一起思考思维导图梦游天姥吟留别文章主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抒发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登高前四句写秋景,烘托诗人独自登高的孤独悲凉心境;后四句咏怀,慨叹其飘零异乡、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文本研读研读任务一观物取象,立象尽意任务设计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点拨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这是“诗眼”,起揭示主题的作用2.登高的首联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点拨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营造了一种苍凉、悲怆的意境研读任务二言为心声,各尽其意任务设计3.梦游天姥吟留别第2段结尾“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反映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点拨 这两句诗是说,无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切顿时破灭。

      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不管怎样,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4.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意蕴?点拨 落木无边,萧萧下生命之短暂;长江不尽,滚滚来时间之永恒面对无边落木,诗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奈;而看到眼前滚滚不尽的长江,诗人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5.登高中,诗歌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蕴含了哪两个方面的深层意蕴?谈谈你的理解点拨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已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人生潦倒,消愁无途诗人孤苦无依,满腹愁情无法消除研读任务三手法缤纷,锦上添花任务设计6.诗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点拨 以虚衬实,引出写作重点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却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诗人神游天姥的想法。

      7.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仙诗的代表作,其艺术手法不一而足,请择其一二赏析点拨 想象丰富: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反映表现手法多样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手法描绘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思仙之人兮列如麻”运用比喻,极写人物之多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对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对比,以光明与黑暗对比用五岳、赤城、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高大写天姥“连天向天横”及“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属于夸张构思新奇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表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诗人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句式多变,节拍有缓有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8.登高写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在艺术上很见功力,请分析其艺术特色点拨 自成对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高江峡口,秋风猎猎,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二是江水洲渚,水清沙白,群鸟翩跹,轻舞飞扬。

      后者的清丽精美、欢快明朗(乐景)反衬出前者的凄清劲厉、揪人心怀(悲情),于此劲风悲鸣、高猿哀啸当中不难觉察诗人凄怆哀怨之心仰观俯察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直抒胸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写辗转江湖,身不由己,凶多吉少,有家难归,此为“万里”之悲;长年累月,马不停蹄,聚会离合,欢少苦多,此为“常客”之悲;人生苦短,多灾多难,年迈体弱,疾病缠身,此为“多病”之悲;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落魄潦倒,艰难苦恨,愁生白发,岁月不多,此为“霜鬓”之悲;时局动荡,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此为“家国”之悲;异乡漂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多维探究从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中,你认为诗人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点拨 观点1:消极梦境空虚,人生也像梦一场,古往今来的名利权势兴亡荣枯,都像流水一样空空荡荡流逝了而且李白想要寻仙访道,过隐居生活,万事不再关心所以说是消极的观点2:不消极且放”只是暂时放一下,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争取,因为李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物,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课外篇 一起阅读材料一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 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风景秀丽杜二甫:即杜甫徂徕:山名材料二天末怀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