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20346047
  • 上传时间:2017-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三章、相互作用 一. 力 的概念1.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理解:⑴力_______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_______的2.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4.力的两个作用效果⑴使受力物体____________; ⑵使受力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5.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练习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② 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③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④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 重力 1.重力是______________ 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2.重力的大小:G=______3.重力的 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

      4.作用点—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_____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______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______点,叫做物体的重心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__________上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____________,可以在物体____,也可以在物体____一般采用______法确定薄板的重心练习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三、弹力1.弹力的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会对_____________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弹性形变越______,弹力越____.弹簧的弹力: F = ________一般的弹力常据物体所处的状态来确定3.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支持力)一定垂直于____________。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练习 3、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C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2练习 4、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四、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_f(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 相反2.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练习 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质量为 20kg,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水平向左的大小为 10N 的力的作用已知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则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10N,方向向右 B.10N,方向向左C.20N,方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练习 6、重量为 100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 35N 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后,用 30N 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max= ;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F= ,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如果用 20N 的水平推力由静止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 练习 7、正误判断A、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的运动(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五、力的合成和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_____力。

      2.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它们的_______相交 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⑵力的合成与分解:已知______ 求 _________叫做力的合成;已知______ 求 _________叫做力的分解a.若 和 在同一条直线上1F2① 、 同向: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与 、 的方向________F1F2② 、 反向:合力大小 ,合力方向与 、 这两个力中 的3那个力相同b. 、 互成 θ 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F2①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__________________②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 ,两分力 、 的合力大小范围:________ F ________ 12 ≤练习 8、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 )A.合力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C.合力大小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可能都小,也可能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D.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小于另一个分力的大小.练习 9、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 5N 和 2N,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5N   B.4N C.2N   D.9N 课外练习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 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2.用手握啤酒瓶,越握越紧,则摩擦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3.一个物体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B.只与物体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C.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D.与接触面面积及运动速度有关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 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 力作用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O F1F2F46、关于摩擦力公式 F=µF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 得 与 F 成正比与 FN成反比NfB. 公式中正压力 FN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F=µFN来直接计算D. F 的大小由 μ 和 FN决定,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7、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滑下和匀速攀上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 F1 和 F2,那么( )A、F1 向下,F2 向上,且 F1=F2 B、F1 向下,F2 向上,且 F1>F2C、F1 向上,F2 向上,且 F1=F2 D、F1 向上,F2 向下,且 F1>F28.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的最大值为 180N,合力 F 的最小值为 20N,则这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 )A.110N,90N B.200N,160NC.100N,80N D.90N,70N9、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 a,反向时合力为 b,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A. B. C. D.2ba2ba2ba10、重力 G 的光滑球被竖直挡板挡住,静止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如何分解重力 G(重力 G 产生两个效果)?档板和斜面分别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11、如图,当物体 A 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时,关于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是匀速运动,物体 A 没有受到皮带的摩擦力B.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C.受到皮带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物体向上运动的阻力D.物体 A 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12、一弹簧受到 80 牛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 14㎝,弹簧受到 40 牛的压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 8㎝,试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原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