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三).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173546700
  • 上传时间:2021-03-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三) 上传: 谢小宁 更新时间:2013-4-11 20:16:18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育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从开始识字到完成基本的读写训练,这整个的语文教育过程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文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启蒙阶段,有的又分作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集中识字第二步是把识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封建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巩固已识的字,继续学习新字,开始熟习文言的语言特点,同时学到一些必要的常识,为第二阶段进行读写训练打下基础这样,全部语文教育也可以说包含从集中识字开始的四个步骤古代的教学制度不是很明确的,语文教育的每个步骤,用的时间可长可短,各个步骤也可能是互相交错,而不是逐一衔接前边所说的,是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概括出来的一般的情况前人并没有明白地这么说过,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实际作法,也很可能跟这里所概括的有出入不过,根据种种可用的资料看来,这样一个粗线条的描写是大体能够反映出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面貌的下边,我们就按照上述的四个步骤,逐一加以探讨每个步骤,我们介貂一下使用的教材和采用的作法,谈一谈前人自己的一些意见,归纳一下特点,试着作一点粗略的分析,看看其中有些什么值得重视的经验,有些什么显著的问题。

      一 集中识字识字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前人用的工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额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作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一批字——两干左右清人王筠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识“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识“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为切实纯体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王箱:《教童子法》)王筠是文字学家,所以他提出先教纯体、再教合体这种合乎汉字构造规律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人采用,不过并不广泛至于他说必须首先集中教儿童认识两千字,然后读书,这倒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项经验总结下边,我们先考察一下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然后讨论它的作法-)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是所谓“三,百,千”(即三字题》《百家姓》《千字文》)为了探讨“三,百,千”的情况,不能不追溯一下它们的前辈《急就篇》;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荐察一下在群众之中跟它们相抗衡的另一路教材——各种“杂字”1.《急就篇》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从周、秦到汉,陆续出现了很多种识字课本,如《史籀篱》《苍颉篇》《凡将篇》《训篡篇》《急就篇。

      等其中流传的时间最久,并且一直保存下来的是《急就篇》其余各种久佚清人孙星衍、任大椿、顾震福、马国翰、黄等分别从各种古籍的引文中辑录出一些片段,多少能知道一点情况,但无从见到原书面貌《急就篇》,西汉史游(据《汉书艺文志》,史游在西汉元帝(前48-前33在位)时为黄门令,余无考编撰,成书时间约在纪元前四十年关于“急就”两个字的意思,宋人晁公武是这样解释的:杂记姓名诸物五官等字,以教童蒙急就”者,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急就篇》,全书共二千一百四十四字据前人考证,最后的一百二十八字是东汉人补加的王应麟《汉志考证》曰:“《隋唐志》谓之《急就章》”国朝太宗皇帝尝书此篇又于颜本外多“齐国”“山阳”两章,凡为章三十有四此两章盖超于东汉按《急就篇》未说长安中澄渭街术,故此篇亦言洛阳人物之盛以相当而部县以世祖即位之地,升其名为高邑,与先汉所改真定常山并列此为后汉人所续不疑姚振宗《隋书缓籍志考证》引就前边的二千零一十六字来看,大致是把当时常用的单字编集起来,使之成为三言、四言、七言的韵语,以便记诵,尽可能避免重复字(一般都说《急就篇》没有重复字,实际上有的,不过确实不多。

      清人俞正变就指出过十几个重复字,见所著《癸巳存稿》卷十二同时尽可能使每句都表达一定的意义,借此在识字教育的过程中多少教给儿童一些常识这两千来字编成三部分:一是“姓氏名字”,四百多字;一是“服器百物”,一千一百多字;一是“文学法理”,四百四十多字据王应麟补注《急就篇》的跋语第一部分用三言,如:宋延年  郑子方  卫益寿  史步昌二、三两部分用七言,如:稻黍秫稷粟麻秔  饼饵麦饭甘豆羹治礼掌故砥砺身  智能通达多见闻第三部分的末尾有一小部分用四言,如:汉地广大  无不容盛  边境无事  中国安宁这部识字课本流传使用了很长的时间顾炎武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魏书崔浩表》言“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刘芳撰《急就篇续注音义证》三卷陆拟《急就篇》为《悟蒙章》又书家亦多写《急就篇》……自唐以下,其学渐微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唐代以下,《急就篇》虽然确实被新起的识字课本所代替,但是这本书还是保存流传下来,并且对后世蒙书的编法有很大的影响下边就要谈到的“三,百,千”,以及再下边将要讨论的各种韵语读物,可以说都是继承了《急就篇》的经验而有所发展的宋人欧阳修、王应麟都用“急就”这个名称编过识字课本。

      欧阳的叫作《州名急就章》,见《居士集外集》,《欧阳文忠公文集》五十八;王的叫作《姓氏急就篇》,有单刊本两种都没有广泛流行2.《千字文》和《开蒙要训》我们最熟悉的《千字文》是南北朝梁周兴词(周兴嗣,字思纂,南朝梁武帝时曾为散骑侍郎,给事中,以文名编的,就是用“天地玄黄”打头的这一种这本识字教材编成于梁武帝大同(535一543)年间关于编著的经过和千字的来源,较早的记载见唐姚思廉的《梁书》和唐李绰的《尚书故实》《梁书》说:高祖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各制寺碑及成,俱奏高祖用兴嗣所制者自是《铜麦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见周兴嗣传,《梁书》四十九,《列传》四十三《尚书故实》的记载是: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塌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右罩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宋代王应麟的《玉海》里说:太祖谓近臣曰:千文盖粱得锺破碑千余字,周兴嗣次韵而成,词理无可取谢启昆《小学者》卷十四引《宋史》李玉传的说法相同据间若璩的判断,《梁书》应该更可信些他说:《千字文》本有二篇,一周兴嗣,一萧子范。

      子范制久失传而所次韵之书,《梁书》以为羲之,《宋史》以为锺要《梁书》近而得其真此外,日本存有一种李注本《千字文》序里说,原有锺于字文》,晋末播迁,载书遇雨,几至靡烂,《千字文》亦在其中于是命王羲之重为编缀缮写但是文理、音韵不顺至梁武帝,乃命周兴嗣重为灰韵这本书没有刊刻年号,李也末知何许人明、清以来,这一直是个聚讼纷纭的问题,始终得不到结论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六,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翟灏《通俗编》等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去追究《千字文》编成以后,很快就成了流行各地的通俗识字课本《唐摭言》记载:顾蒙,宛陵人,博览经史,慕燕许刀尺,亦一时之杰……甲辰淮渐荒乱,避地至广州,人不能知,困于旅食,以至书《千字文》授于聋俗,以换斗筲之查未几,无疾而终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不仅作为课本,《千字文》的语句当时在社会上也广泛流行《太平广记》引《启颜录》(唐人侯白作)的记载,有人用《千字文》里的话戏作乞社:敬白:社官三老等,切间政本于农,当须务兹稼穑若不云腾致雨,何以税熟贡新……(《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二,1957页此外,还有这样的记载:唐阎立本善画,后拜右相,而姜恪以战功为左相。

      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赵翼:《膝余丛考》,卷二十二又,康熙复宋本《十七史蒙求》卷三,“立本画师,公绰侍书”条的注里也提到这件事,不知赵翼所记是否据此唐宋以下,《千字文》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的识字教材,并且在社会上广泛地流行着从前商人赈册的编号,考场试卷的编号,以至大部头书(如《知不足斋丛书》)的卷册编号,常用《千字文》里的字序作线索,编成“天字某号”“地字某号”等等直到今天,有的城市(如天津)还用《千字文》开头一部分字给街道命名不仅在汉民族中间传播,《千字文》还有满汉对照本和蒙汉对照本,供满族、的儿童学习汉字之用;不仅在国内传播,还有日本的刻本,供日本初学者学习汉文之用一本启蒙的识字课本,流行这么长的时间,具有这么广泛的影响,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极少见的从编法上看,这本《千字文》确有它的一些特点就内容论,虽然只用了有限的字,却并不是一千个单字的堆积,而是组织成通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若干句子,这些句子的安排又大致前后连贯,相当有条理开头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起,接着就分别说“天”的一些现象,如:日月盈是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再说“地”的一些现象,如: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这样就介貂了一些有关自然界的名物。

      然后叙述上古之世,介绍一些有关历史的名物,如: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以下说到当时,说到帝都朝廷典章人物之盛,说到当时的人应该怎样修身持己,为人处世,一直说到务农、读书、饮食、居处、园林祭祀等等生活的各方面这一部分包含了不少封建伦常的教训和慎言远祸之类的人生哲学,另外也有一些不无可取的劝识,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尺璧非宝寸阴是竟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还有一些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楷杷晚翠梧桐早雕陈根委翳落叶飘鹞游鹍独运凌摩绛霄只用一千个字,基本上保持不重复(个别的重复是有的,如“女慕贞真洁”“轨扇圆洁”而能写出这么丰富的内容,并且大多数的句子通畅可读,没有多少牵强硬凑的痕迹,这确是很不容易的清人褚人获说:王凤洲称(千字文)为绝妙文章,政谓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固自难展技耳褚人获:《坚瓠集》戊集,卷四就语言论,除了通顺可读之外,保持了《弟子职》《急就篇》整齐押韵的传统,便于儿童朗读背育,并且押韵自然,没有勉强硬凑的地方所选的一千个字,都是古书上常用的,没有很生僻的字;用文言的标准看,多数的句子也是普通的桔构,艰涩难懂的句子很少;引古书,用典故的地方有一些,不太多,也不算艰深。

      当然,今天看来很多的字、词、语句是不在常用范围之内的根据以上的筒单介貂来看,周兴嗣《千字文》之所以历久风行,广泛传播,决不是偶然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26 诗词五首(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含答题卡、答案)(1).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 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17散文两篇(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4.1整式1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八课时6.3.2角的比较与运算1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数学(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四课时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2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十一课时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英语(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英语(含答题卡、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