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入手的秘书需要的文稿校对方法.docx
5页刚入手的秘书需要的文稿校对方法一、重点校对法 即重点校对标题、逻辑关系、固定用语等关键内容这些地方一旦出错,将会成为文稿“脸”上的疤重点校对适合已校对多次或时限要求紧急的文稿看标题,统全篇拿到一篇文稿,先不要急于一头扎下去、一字一句从头校到尾,而要先看大标题,再看小标题,大致了解文稿内容后再通篇校对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排除标题中的错别字、序号错乱等低级错误,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稿内容看数字,知内涵文稿中的数字一般都有丰富的内涵校对时,要弄清楚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才能确保准确性比如,在一份简介中,讲“县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很明显把“平方千米”的“千”弄丢了,一个县的面积变成了一栋小楼的面积看称谓,须规范看文稿中使用的固定用语是否规范正确,多次使用时前后是否一致比如,党政机关的称谓,虽然全称、简称都能用,但一定要规范,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自创像“中国共产党市委员会”简称“中共市委”,如果写成“中共市委员会”就是错误的看词意,不混淆比如,“权利”与“权力”,“截至”与“截止”,“起用”与“启用”,“制定”与“制订”,等等这些词语很容易混淆,校对时一定要分清该用哪一个,决不能含糊二、诵读校对法 即在大致了解文稿内容的基础上,从头至尾朗读。
诵读校对能有效避免校对不深、不细的问题,适用于讲话、发言、汇报等类型的文稿看语境,不误用现在,各级机关起草文稿多用电脑,用哪种输入法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错字或错词比如,用五笔输入法输入“浓厚”时,会出现“深厚”和“浑厚”;用拼音输入法输入“年中”时,很可能会出现“年终”这些错误很多可以通过诵读来发现看句子,避繁冗诵读便于校对出文稿繁冗拖沓、句子过长等问题,可以采取添加标点或是把长句变成短句的方法来解决,避免让人读起来“上气不接下气” 看习惯,不拗口要符合领导的语言习惯,特别是要剔除拗口的词语比如,“与其与去年全年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不如与去年同期比”,“与其与”读起来比较拗口,可以改成“与其和”,后面的“不如与”可相应改为“不如和”一些词语组合起来虽字面意思正确,读起来却不顺口,这样的问题一读就能发现三、“身份”校对法 时刻牢记文稿的“身份”,到文中去印证看文种,对风格如果是动员部署类讲话,就应该讲道理、提要求;如果是调研报告,就应该据事实、提建议;如果是工作总结,就应该讲做法、谈成效;等等看对象,定语言文稿服务对象的身份决定文稿的语言和站位我们不能把省领导的讲话照搬照抄给市、县领导,因为身份不同、职责权限不同,所讲的内容和强调的重点等都会不同。
所以,文稿的语言要符合服务对象的身份,做到不越权、不失位看词句,应时代文稿用词用句应该与时俱进,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词句要换成当下体现新理念的提法比如,过去用“京津冀一体化”,现在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等四、沉淀校对法 即把校对过的文稿放上一段时间后重新校对,适合时限要求不紧的文稿对沉淀后的文稿,应该突出校对以下几个方面看脉络,要畅通文稿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沉淀后校对的重点比如,一篇讲项目建设的文稿,主要内容依次为项目意识、破解难题、推进方法和招商引资,但根据人们了解事物的习惯,可以将顺序调整为项目意识、招商引资、推进方法、破解难题看题文,要一致就是看小标题是否能说明大标题,各部分内容是否能说明小标题看文字,要精练文字精练是文稿的基本要求有时我们校对文稿,特别是自己起草的文稿,不忍裁剪、不想较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再审视它,能更好地围绕主题进行校对,剔除冗余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