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法之极归无法.docx
6页有法之极归无法清朝著名画家王昱《东庄论画》云:“有一种画,初入眼时,粗服乱头,不守绳墨;细视之则气韵生动,寻味无穷,是为非法之法唯其天资高迈,学力精到,乃能变化至此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学焉能梦到这番见识可归纳为一句话,即古人说的:有法之极归无法要找“无法”的典型,首先会想到南宋宫廷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图1)图中人物,脑壳很大,眉毛、眼睛、鼻头、嘴巴,全挤在一起,袒裸胸腹,显得肥胖,裤脚拖地,长袍披肩粗笔草草,雨骤风暴若以躯体尺度、五官部位而论,完全不合人体比例但古今观者,都觉得“气韵生动,寻味无穷”连乾隆皇帝弘历也要题上一诗:“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梁楷,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为画院待诏,传世作品,多逸笔草草,谓之“减笔”南宋时还有个画家龚开(1222-1304年后),字圣予,号翠岩、蒙城叟,淮阴人,曾任两淮制置司监当官(监当官掌茶、盐、酒征输等事)宋亡后隐居守贫,家里没有桌子,要想作画,只好叫儿子双手支床,躬背代桌铺纸儿背画出来的山水、人物,怪怪奇奇,自成一家,尤喜作墨鬼钟馗他的传世作品《中山出游图》(图2),受人称道。
图中钟馗和小妹,坐在用木杠、木板扎成的简易轿子上,由小鬼抬着走除抬轿四鬼外,还有背剑、扛席、背酒葫芦、挑担、背袋的小鬼15 人,形成一支稀奇古怪的队伍钟馗眼睛似鸡蛋,鼻孔似猪猡小妹体态尚匀称,但脸涂锅墨最怪的是钟馗右侧一个背包的小鬼,躯体用墨团成,关节处留出白色,像个用纸板、铁皮拼装的玩具人,更奇怪的是杆头、担上缚着几个还在挣扎的小鬼钟馗是要吃鬼的,这几个小鬼大概是他出游野餐的美食……这幅画颇像后世漫画,以鬼喻人的讽刺画清朝的黄慎(1687-1768年),字躬懋,号瘿瓢,福建宁化人自学成材,善草书,以狂草笔法作画也善诗,有《蛟湖诗钞》为谋生计,至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作品多粗笔写意人物,如《捧花老人图》(图3),颜面慈祥,衣褶飞转灵芝、花枝楚楚自题诗:“海上归来鬓已华,频将九转试丹砂世人欲识先生面,请看头颅三朵花所谓“三朵花”,见苏轼《三朵花诗序》:“房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此图老人发际,正簪有三朵白花比黄慎晚出四十三年的闵贞(1730-1788 年后),字正斋,南昌人,侨居汉口,善画山水、人物,世称闵贞粗笔写意人物“近于黄瘿瓢”他的代表作《八子观灯图》(图4),画八个稚气盎然的儿童,相聚成团,互相观摩手中所提花灯,我们能见到的是一盏荷花灯。
儿童的发式、服饰基本相同,面露惊喜、欢忭之状衣纹随手转折,大方自然略施淡彩,更显儿童肤色鲜嫩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1864-1957 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寓居北京,工画水族虾蟹,前无古人,善花鸟,也工山水、人物,均构图简约,笔墨老拙如《挖耳图》(图5),画一老人宽袖大袍,坐于地上,右手持小棒挖耳垢左眼圆睁,右眼细眯,一副怡然自得、陶然自乐的样子右侧有齐白石自题:“白石老人八十五岁时用七十岁后自造稿此图由陈半丁补画山石、草木,并题:“白石翁写罗汉,奇逸孤冷,神似雪个,近人不能为也乙酉元旦,半丁补成”雪个即八大山人,八大山人似无此类人物画,则“神似”是指笔简意赅之风格相似也以上梁楷、龚开、黄慎、闵贞、齐白石的人物画,都是写意人物画一般画册、图录乃至文字介绍他们的人物画,也都是写意人物画其实,他们早年都学过工笔人物画如梁楷,据元夏文彦《图绘宝鉴》,称他“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而贾师古“善画释道人物,师李伯时(公麟)白描则梁楷也应善画工笔“白描”人物但早在元末明初,号称“一代文宗”的宋濂,就在跋梁楷《羲之观鹅图》里说:“……君子许有高人之风或者但知其笔势遒劲,为良画师,且又谓其师法李公麟,误矣!”宋濂没有见过梁楷的工笔“白描”,即认为说梁楷师法李公麟,是出于后人的推想误传。
其实,“误矣”的是宋濂自己,我们比宋濂有眼福,能见到梁楷《黄庭经神像图卷》(图6)这一图卷是清末大收藏家翁同所藏,现存其裔孙、美籍华人翁万戈先生处名为《黄庭经神像图》,其实所画内容与《黄庭经》不搭界,只因此图原与元赵孟 书《黄庭经》裱在同一卷子上,致有此统称此卷为水墨白描,人物众多居中画元始天尊,盘坐莲花座上,体态丰盈,着道袍,戴太乙冠,左手立掌指天,右手横胸前,掌向地二天将持钺护卫,仙吏十余人簇拥左右,女仙六人,或持幡,或捧花,立身后有一道者执笏拜倒于地,似有禀报天尊周围,灵光四射,祥云缭绕祥云右侧,华屋三进,分画告天、施粥、诵经、塑像、绘像等场面;左侧上方画施钱、放生等场面,下方画地狱、牛头、恶鬼烧一油锅,旁有木枷、手铐等刑具,油锅中忽涌现莲花,一道者升空,吓得牛头敬拜,恶鬼跪倒全图似画天尊至高无上,众生须信道为善,报应立至,虽落地狱,也能飞升左下角有“梁楷”名款此图并非突然冒出,而曾著录于吴其贞《书画记》、张丑《真迹日录》,并有安国等鉴藏章全图画天上、人间、地狱,构图巧妙,人物繁多,造型精审,动态逼真,笔势细劲,骨力弥满,其白描功夫,真可上侔李公麟龚开生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 年),在南宋当过官,至宋亡时已五十七岁。
奇怪的是,他在南宋时期的绘画活动记载不详,有的画史甚至把他列为元朝画家,说他宋亡后画了些“怪怪奇奇”的画但传世有一幅他画的《钟进士移居图》(图7),却画得十分工整、细致钟馗执笏端坐一牡鹿上,面容安详,冠袍整齐,胸有两带,转身后顾原来,女主人与保姆所乘双轮棚车,轮子陷入泥中,七八个小鬼用绳子拉车,后面复有两个小鬼推车为首拉的,已跌了个仰八叉,一片叫喊,引来钟馗后顾搬家的队伍很长,有抬火盆的、抬米桶的、挑行灯的、牵牛的,牛上一孩子人模人样,衣服整齐,活泼可爱,当是小主人;复有头顶托盘的、持笙的、举大灯笼的、捧元宝的、捧宝剑的、背梯子的、背灯笼的、抬桌子的(桌上蹲一白猫)、捧铜炉的、扛大铜镜的女主人戴金冠,着红衫,可能是妹子,也可能是妻子钟馗、女主人、保姆、孩子四个是人,其余是鬼此图所画车子、桌子、梯子等物,线条精密,显属界画高手其实,无论人物、器用、山水、走兽,无不精妙还有一点颇为突出,即穿插了很多吉祥图画如米桶上有柿子、鱼,象征“事事有余”;盘中有柏枝、柿子、如意,象征“百事如意”;小孩持戟,戟上悬磬,象征“吉庆”;笙上垂一蜘蛛,象征“一生有喜”;盘中三只元宝,元宝上立一竿,竿上一魁星持笔、斗,象征“三元及第”;背灯小鬼捉到一只蝙蝠,保姆从车窗中见到,伸手来接,象征“眼前积福”。
补景山水、树木,画得很好,皴用小斧劈,但多积墨点此图所画器用、服饰、风俗、习惯,乃至山水描法等等,是否南宋时即已有 之?此图流传情况也不得而详但作者既称龚开,则龚开在元朝以前画过工笔画,不必在儿子背上作画是可以肯定的清朝的黄慎,幼年丧父,寡母、弱弟,贫困不堪,“严冬犹着白苎衣,蓝缕鹑结”为谋生计,十余岁便学画,“揭帛”,即学习为死者画像因此,他从少学的是工笔肖像画中年到扬州后,始在当地画风影响下,逐步转向粗笔写意人物他传世作品中有一幅《八仙图》(图8),面相、衣褛,都十分工整画钟离权喜笑颜开,着宽袖大红袍子,最为魁梧;张果老白髯拂胸,手持渔鼓拍板,低头沉思;铁拐李秃顶褴缕,双手扶拐棍而立;何仙姑高髻插簪,面容娇好,如鹤立鸡群;曹国舅侧立如书吏;吕洞宾配剑低眉;韩湘子、蓝采和画有总角,犹似儿童八仙”的人世活动时代,从汉到宋,跨度很大,且成仙经历各异,法力不同,要把他们画在一起,比较困难黄慎此图,着重显现“龙头老大”钟离权,穿插其他仙人,也属难能传说闵贞从少父母双亡,长大后连父母的容貌也记不清楚,遂立志学习画像,要为人间父母留下遗容,使后世得以瞻仰可见,闵贞也是从学习工笔肖像画走上绘画道路的。
他的画像水平的确很高,如《巴慰祖像》(图9),面部勾线简练准确,略施淡彩,即显得立体感很强不但容貌秀朗,更为内涵丰富,令人一见便觉巴慰祖是个有真才实学的文化人我从少到大,看到过无数民间画像,能像闵贞这样画得形神兼备的,确属少见齐白石少时,家中贫困,十九岁(1881 年)跟雕花匠周之美习艺,二十六岁(1888年)经远房本家齐铁珊介绍,拜肖像画家萧芗陔为师后来,他不但画像出名,还善画西施、洛神、花木兰等仕女画,被乡人誉为“齐美人”当时,照相术已传至中国,市面上有一种画像人,用“九宫格”放大照片,用炭粉擦出浓淡,成为照片放大像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术画人物面容,再画衣饰、补景,成为“行乐图”传世齐白石三十四岁(1896 年)所作《沁园夫子像》、三十九岁所作《沁园师母像》,除墨线勾轮廓外,也用炭笔擦过面部、衣褶的阴暗面,使得立体感更强他还有一种绝技,即画薄纱罩衫,能把里面团花袍子的花纹隐约透露出来这些画法,略嫌匠气,我倒喜欢他画的一幅《仕女图》(图10),头盖蓝巾,身穿淡红一口钟(罩袍),手持宝剑,瓜子脸,五官清秀,妩媚中露出英气此图不知作于何年?上有齐白石自题:“万丈尘沙日色薄,五里停车雪又作慈母寄缝身上衣,未到长安不堪着。
齐璜长安”泛指京都,这个风尘仆仆,赶往京都的侠女,究竟指谁?作者不曾点明,我们也不便妄猜要之,此图体态姣好,衣褶流畅,以今日审美观点看来,仍是杰作把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和《黄庭经神像图卷》放在一起,很难想象出于同一作者同样,龚开的《中山出游图》和《钟进士移居图》,黄慎的《捧花老人图》和《八仙图》,闵贞的《八子观灯图》和《巴慰祖像》,齐白石的《挖耳图》和《仕女图》,都难想象出于同一作者不管他们的写意人物画何等简练、泼辣、狂放,他们都是从工笔人物画,特别是专业肖像画开始的古代讲究孝道,做子女的都要为父母留下遗像,画肖像遂成民间专业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怀技法,秘而不宣元朝的王绎,是画肖像的高手,他把秘诀告诉好友陶宗仪,陶写进《南村辍耕录》:“凡写像,须通晓相法……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现),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先花台(鼻左)庭尉(鼻右),次鼻准……次人中,次口,次眼堂,次眼,次眉,次额,次颊,次发际,次耳,次发,次头,次打圈打圆者,面部也……近代俗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之道,必欲其正襟危坐,如泥塑人,方乃传写因是万无一得,此又何足怪哉!”王绎还介绍了一套着色的秘诀,如说:“眼中,白染瞳子外两笔,次用烟子点睛,墨打圈,眼梢微起,有折,便笑”,“凡染妇女面色,燕支粉衬,薄粉笼,淡檀墨干”,“手指甲,先用燕支染,次用粉染根”……画肖像,有常规,有法则,有秘诀,总的都是“法”。
法”是前人经验的积累、绘画技法的规范,必须熟记、苦练,才能掌握众多的“法”,才能画出被世人接受的肖像画、仕女画、神佛画、人物画,才能成名成家只有在成名成家之后,才能独出心裁,标新立异;才能减笔写意,超凡脱俗;才能随意挥洒,皆成妙构;才能允许鼻子、眼睛、嘴巴挤在一起;才能允许八个孩子粘成一团在自然界里,人的鼻子、眼睛、嘴巴是不会挤在一起的,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违反自然法则的,是“无法”,是“无法无天”而这种“无法”,偏偏又会被有一定艺术欣赏能力的观众所接受、所赞赏,偏偏会叫皇帝老儿也要挥笔题上一诗有法之极归无法”,这种“无法”是从“有法”中蜕化、升华来的,是一种绘画的高境界无法”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流,而是生长、来源于“有法”;否则,靠“无法无天”绘画的只能是猩猩基于以上认识,我得出下列几点看法:(一)成名于有法梁楷只有拿出类似《黄庭经神像图卷》的作品,才能当上皇家的画院待诏;如果拿《泼墨仙人》去画院求职,一定会被轰出来齐白石只能以画肖像、画美人,才能成名于湘潭民间,才能比做木匠更赚钱;如果当时只能画《挖耳图》,一定令人们嗤之以鼻,一定会老死于锯子、刨子、凿子之间从梁楷到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