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ppt
54页第七章第七章 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宏观经济总量理论及应用 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 一、国民经济机构部门一、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机构部门是指机构单位依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的经济部门 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一、国民经济机构部门一、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居民 厂商 金融 政府 国外 消费者行为 生产者行为 货币媒介活动 调节者行为 进出口行为 常住单位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二、国民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二、国民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国民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机整体,是企业和居民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以及由政府的经济行为引起的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宏观经济是国民经济现状的体现 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 简单型经济是指由厂商和居民两种单位所组成的经济 储蓄(S)是漏出的变量,投资(I)是注入的变量储蓄=投资是经济正常循环运行的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调节型经济是指企业、居民和政府三种单位所组成的经济 财政税收(T)和财政支出(G)都是调节型变量储蓄+财政税收=投资+财政支出是经济正常循环运行的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开放型经济是指企业、居民、政府和国外(进出口)四种单位所组成的经济 进口(M)出口(X)是调节型变量储蓄+财政税收+进口=投资+财政支出+出口是经济正常循环运行的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w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三、宏观经济循环流量居民厂商储蓄投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国外SITGMX政府CC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运行四、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四、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 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储蓄=投资国民经济的循环流动,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反映了生产、分配、交换(流通)和消费(使用)的总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 w一、国内生产总值内涵一、国内生产总值内涵w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某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w理解:w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价值总值 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内涵一、国内生产总值内涵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值 生产阶段 产品价值 中间投入 增加值棉花 8 0 8棉纱 11 8 3棉布 20 11 9服装 30 20 10合计 69 39 30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内涵一、国内生产总值内涵 3、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4、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 5、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国土原则是指生产总值的计算按国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国土原则是指生产总值的计算按国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物质和劳务的价值进行计算)生产的物质和劳务的价值进行计算)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二、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二、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是指从生产的角度出发,将各部门总增加值所得加总。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值-30125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是指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出发,把一年中所有社会成员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格的总和加总计算的办法这种方法建立于这样一种看法,即把国内生产总值看作是花费在购买当年全部总产出的支出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净出口支出 =总支出 =++ =121103.8 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四、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四、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是指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某国一年内所有生产要素提供者的收入所得加总计算出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办法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总收入 =+++ = 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五、三种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关系五、三种国内生产总值的恒等关系 总产值=总收入=总支出 总收入=消费+储蓄,总支出=消费+投资,所以: 总收入=总支出 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储蓄=投资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例1:今有某地区2003年的国民经济总量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亿元;(2)中间投入7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60亿元;(4)劳动报酬300亿元;(5)生产税净额40亿元;(6)营业盈余100亿元;(7)总消费300亿元;(8)总投资210亿元;(9)出口80亿元;(10)进口90亿元;试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第二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解: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1200 -700 =500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300 +40 +60 +100 =500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300 +210 +80 -90 =500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 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指一国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116898.4+(-648.8)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净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以后的产值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 = 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净增加值,即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以后的产值 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外要素净收入 ==129822.21--20511.9+(+(-648.8)) 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二、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与利润之和。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外要素净收入 ==109310.31--18533.36+(+(-648.8)) 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三、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总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 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三、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某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100% 某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消费价格指数 ==/ == 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四、四、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除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末人口数 =/ =9073.00 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例2.若某地区1999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为400.53亿元,劳动报酬1053.09亿元,生产税净额294.91亿元,生产补贴56.23亿元,营业盈余425.93亿元,国外要素净收入-12.46亿元试计算该地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第三节第三节 国国内内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生产总值与其他总量关系解: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简称MPS,是指由一系列反映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的物质产品平衡表组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以物质生产劳动概念为基础 以平衡表为表现形式 作为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物质生产劳动是指体现在产品中或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第一,物体实在性 第二,场所的转移 第三.与物品相关的“一切行为”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简称SNA,是指由一系列逻辑严密而完整的反映物质和劳务生产和使用的宏观经济帐户和复式平衡表组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以扩展生产劳动概念为基础 以帐户形式和复式平衡表形式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作为西方国家的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依据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扩展生产劳动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愿望并获得货币收入的劳动第一,货币是财富 第二,交换是前提 第三,消费是手段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的两种核算体系MPS和SNA两大核算体系区别 第一,核算范围不同。
第二,对最终产品的概念不同 第三,核算的指标、原则和方法不同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该表是对社会生产与使用的经济总量进行核算,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生产与使用的核心指标,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投资、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的平衡表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第二,投入产出表该表是在国内生产第二,投入产出表该表是在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总量核算的基础上,将总值及使用表的总量核算的基础上,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经营中所投入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经营中所投入的各种费用的来源和产出的各种产品的使各种费用的来源和产出的各种产品的使用去向,通过投入产出方式反映出来的用去向,通过投入产出方式反映出来的一张平衡表一张平衡表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 第三,资金流量表该表是在国内生产第三,资金流量表该表是在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总量核算的基础上,以总值及使用表的总量核算的基础上,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着重反映社会再生产金的来源和使用,着重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的变化情况的平衡表。
过程中分配领域的变化情况的平衡表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 第四,国际收支平衡表该表核算我国第四,国际收支平衡表该表核算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非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非贸易往来、资本往来,反映我国对外经贸易往来、资本往来,反映我国对外经济交易的收支结构与储蓄资产变化情况,济交易的收支结构与储蓄资产变化情况,为国家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国际经济为国家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国际经济往来信息的平衡表往来信息的平衡表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第五,资产负债表该表以经济存量为第五,资产负债表该表以经济存量为对象,对某一时点上各部门所拥有的有对象,对某一时点上各部门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价值以及部门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存量价值以及部门之间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关系进行全之间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的一张平衡表面、系统的核算的一张平衡表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五大核算表及经济循环帐户组成。
大核算表及经济循环帐户组成 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是五表的核心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是五表的核心 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 和和资金流量表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及资金流量表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补充使用表的补充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和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和资金流量表的补充金流量表的补充资产负债表是反映经济存量的一张表,它与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经济存量的一张表,它与资金流量表有着密切的关系金流量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 表中的生产方反映生产活动的成果其指标之间的计算关系如下: 总产出=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投入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物质产品投入-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表中的使用方反映生产成果的使用。
其指标之表中的使用方反映生产成果的使用其指标之间的计算关系如下:间的计算关系如下: 总支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使用总支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使用+统统计误差计误差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进口 物物质质产产品品净净值值==总总消消费费中中的的物物质质产产品品消消费费++非非物物质质生生产产部部门门的的物物质质产产品品中中间间使使用用 ++物物质质产产品品投投资资--物物质质生生产产部部门门的的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折折旧旧++物物质质产产品出口-物质产品进口+统计误差品出口-物质产品进口+统计误差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还要考虑以下相等关系:总产出=总支出;中间投入=中间使用;物质产品投入=物质产品使用;服务投入=服务使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误差;物质产品净值=物质产品净值的使用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三、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主要指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第二,总产出、总产值与总支出之间的关系 第三,中间投入与物质消耗的关系 第四,国民收入与物质产品净值的关系 第五,总消费与消费总额的关系 第六,总投资与积累总额的关系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净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净收入 报告期国内(民)生产总值-基期国内(民)生产总值 国内(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100% 基期国内(民)生产总值 报告期国内(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基期国内(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国内(民)生产总值=───────────────────────────────────────── ×100%的实际增长率 基期国内(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二)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三)经济效益分析中间投入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总产出 总产出 物资投入 物质产品净值 ──────∶───────── 总产值 总产值SNA国民收入 折旧 间接税───────── ∶──────── ∶────────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MPS国民收入 物质消耗 ────────── ∶──────── 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值 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收益分配关系分析 劳动者报酬 营业盈余 生产税净额─────────∶─────────∶─────────收入法国内生产净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净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净值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五)重大比例关系分析 总消费总消费 总投资总投资─────────∶──────────────────∶─────────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总额消费总额 积累总额积累总额─────────────∶──────────────────────────∶─────────────支出法物质部门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物质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物质部门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物质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消费居民消费 社会消费社会消费──────∶────────────∶────── 总消费总消费 总消费总消费固定资产形成固定资产形成 库存增加库存增加──────∶────────────∶────── 总投资总投资 总投资总投资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分析(六)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分析 报告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 增长幅度=────────────×100% 基期增长率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四节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