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_1_【教学设计】语文统编必修下册第二单元.docx
8页戏剧与人生 ——统编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专题学习设计摘 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戏剧与人生”专题教学的实施可以与“当代文化参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任务群相结合进行,以创作特定情境下的短剧本为核心任务,以“阅读鉴赏”“编排演出”“创作剧本”为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剧中人物的性格命运体会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培养自己的同情心与悲悯情怀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戏剧单元,选编了《窦娥冤》(第三折)、《雷雨》(第二幕)、《哈姆莱特》(第三幕)等中外名篇教材结构与必修上册一致,由单元导语、课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单元导语扼要解释和说明单元学习的人文主题,阐述学习本单元的重要意义,提示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三篇课文节选的内容都是三部剧作中展示矛盾、表达形象、深化主题的关键部分,并以注释的方式对剧情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每篇课文后都有一个简短的学习提示,提示学习重难点,并指明了学习的路径单元学习任务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分享阅读本单元三篇戏剧的体验;二是通过登台演出,感受戏剧的魅力;三是通过阅读、观看中国古代戏曲,增进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认识。
本任务群的教学实施可以与“当代文化参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任务群相结合进行,以创作特定情境下的短剧本为核心任务,以“阅读鉴赏”“编排演出”“创作剧本”为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剧中人物的性格命运体会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培养自己的同情心与悲悯情怀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阅读剧本,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差异,至少概括出两点悲剧的重要特点2.在阅读剧本的基础上,画出剧中人物间关系的示意图,能在200字以内概括剧情3.结合语境及人物性格,品味剧中台词的“言外之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二、思维目标1.在剧情发展中,辩证地分析人物,体会窦娥、周朴园、哈姆莱特等人物性格的复杂性2.分析三篇戏剧在冲突设计、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学习,为剧本创作作准备三、价值目标感受中外戏剧之美,体会戏剧中始终充溢着的“人”的精神渴求和内在激情;学会透过戏剧看社会,增进与社会相处的人生智慧核心任务:在第十个戏剧节,校戏剧社准备举办“心怀悲悯,坚守良知”的原创情境短剧展演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创作一个短剧本。
要求:1.剧情相对独立完整2.剧中的人物、场景均不得少于2个3.有戏剧冲突,人物语言有个性4.能体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5.演出时间控制在4~5分钟专题实施】第一课段:读剧、品剧核心任务:阅读三篇课文,绘图概括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或中外戏剧)的基本特点与差异问题1:窦娥的形象为什么能感天动地?问题2:有人说:“作者曹禺并没有把周朴园作为一个阶级的典型,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塑造的你如何理解?问题3:《哈姆莱特》一文中关于“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一句有多种译文,你认为哪种译文更合适?一、学习任务1.积累戏剧基本知识,了解剧本的基本特点2.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课文节选(建议学有余力或对戏剧感兴趣的同学自读/观看全剧),在揣摩戏剧语言的特殊张力,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戏剧冲突,领会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用一张图概括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或者中外戏剧)的特点与差异3.按照要求填写学习任务单二、课时安排5课时三、学习资源1.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相关内容2.《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全剧。
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提示”四、戏剧知识戏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戏剧多指起始于古希腊戏剧,并在西方(主要为欧洲)国家发展、兴盛起来的,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谓之“drama”,在中国称为“话剧”广义的戏剧则涵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诸如意大利的歌剧、中国的戏曲、印度的梵剧、朝鲜的唱剧、日本的能乐和歌舞伎等等[1]剧本虽属语言艺术范畴,却是戏剧的基础之一,也是我们破解戏剧奥秘最便捷的途径虽说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都是通过想象产生的,具有间接性而非直观性,这一点跟小说、诗歌、散文的欣赏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毕竟剧本是演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首先,它是供演出用的“脚本”或“台本”;其次,是供人阅读的文学作品因而,读剧本应区别于读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的文学作品阅读时要充分体会剧本的场面特点,领会剧中台词的丰富内涵,特别是隐含在语言中的“潜台词”五、学生活动1.通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篇课文2.按照要求填写下列学习任务单,画出各剧中人物的关系图,在200字以内概括各剧的剧情3.小组内讨论学习任务单,并自主补充完善自己的学习任务单六、学习评价1.从蔡婆婆、鲁侍萍、奥菲利娅中任选一个,自行设计一个能概括其性格特征的学习任务单,并能结合作品内容,在200字以内概括出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
2.课下阅读三部剧作的全剧,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剧内容3.请依据三篇课文学习任务单,设计能概括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或者中外戏剧)基本特点或差异的一(几)幅图第二课段:编剧、演剧核心任务:从三部戏剧中任选一个片段,在班内组织演出1.所选片段可以不局限于课内2.所选片段是相对完整的经典片段如“窦天章秉公执法,为女报仇”“周朴园逼蘩漪吃药”“真相揭开,周萍与四凤身亡”“哈姆莱特复仇”等3.可以依据演出需要,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对剧作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改编如“生存还是毁灭”的大段独白,不易记忆,可以适当压缩4.在充分尊重同学意愿的前提下,依据剧中角色及演出需要,组建自己的剧组,自定剧组内的人员分工一、学习任务1.组建剧组,分配任务2.阅读剧本,选择演出内容3.修改、调整所选内容,形成演出台本4.进行排演,熟悉内容5.班级/年级/校内展演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资源1.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相关内容2.《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全剧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四、学生活动1.研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剧作,寻找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的情节。
2.比较所寻找的戏剧情节,确定演出内容3.根据演出的条件及同学们的具体情况,对剧作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删减,形成台本台本,经过处理、补充适当内容后作为演出依据的剧本补充细节时要特别注意那些意蕴丰富、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或关键动作,悉心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揣摩最合适的语气、语调,设计最佳的表演方式4.小组内部自行演练,不断修改,调整台本,找到最佳的表演状态5.以戏剧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正式演出五、学习评价1.如果你对剧本有所改编、调整,请比较一下改编、调整后的剧本与原剧本的区别,反思改编、调整的效果2.为这次戏剧表演设置若干奖项,为获奖同学颁奖,并为每个获奖同学写一段颁奖词第三课段:创作剧本,设计剧本评价量表核心任务:完成剧本创作,设计剧本评价量表一、学习任务1.归纳整理前两个课段的学习收获2.思考剧本创作的内容、主题、人物及矛盾设置等3.讨论修改剧本4.完成剧本创作,进行展示5.设计剧本评价量表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1.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的相关内容2.《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全剧3.现实生活、文学作品、网络资源中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现象。
四、学生活动1.各小组讨论前两个课段的学习收获,完成收获清单的填写2.依据学习收获,搜集资料,确定剧本的内容、人物、主题等3.形成“心怀悲悯,坚守良知”情境主题剧的剧本初稿4.讨论、修改剧本初稿5.有条件的小组可以把剧本拍成视频上传到校园网五、学习评价讨论制定剧本评价表,并完成对剧本的评价、展示专题评价】一、单元核心问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归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学习的是剧本的欣赏与创作其核心内容是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戏剧与人生”专题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本单元后完成一个剧本的创作既着眼于读剧、品剧,也着眼于编剧、演剧,还着眼于剧本的创作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学生既要了解作为剧本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共同之处,又要了解剧本欣赏与创作的独特要求,进而体会戏剧的独特魅力第一课段的核心是阅读理解,立足于作品本身,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内容,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了解主题的深刻性,通过想象、对比等手法的学习了解戏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第二课段的核心是编剧与演剧,是对课内学习的延伸与发展,在编剧与演剧中进一步体会这种文学样式的独特价值。
第三课段的核心是完成剧本的创作戏剧古老而悠远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她伴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衍生、丰富和蓬勃发展她始终充溢着‘人’的精神渴求和内在激情,发挥着陶冶心性与净化魂灵之功[2]创作剧本,可以让学生多一条表达情感、抒发对社会生活认知的通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二、测试反馈1.必做题1)元杂剧的语言历来有“文采派”和“本色派”之分,关汉卿是本色派的代表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这是关汉卿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窦娥冤》的语言特色请你结合作品中的例子,分析《窦娥冤》的语言特色2)有人说《雷雨》中每个人物的命运都是悲剧,请结合剧本内容,分析这样说的原因2.选做题1)在《窦娥冤》的【滚绣球】中窦娥对天地的不公进行了指责和控诉,而在最后一部分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矛盾?(2)比较分析《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几部剧作的共同点,试着概括悲剧的艺术特征作者单位:王忠亚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100035;张秋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875)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教学赋能 瑞鑫点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