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在建脱硫塔火灾事故调查分析.docx
19页一起在建脱硫塔火灾事故调查分析[2018-09-30 07: 10]目录录目录 1摘要 31. 事故经过 32. 基本情况 33. 起火时间及部位(点)认定 53. 1.起火时间认定 53.2,起火部位(点)认定 54. 排除其它不可能的起火原因 64. 1.排除放火的可能性 64. 2.排除吸烟类火种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64. 3.排除塔内动火作业的可能性 74. 4.排除相关易燃品在勾兑时燃烧的可能性 74. 5,排除河南省、安徽省2家公司动火致灾可能性 75. 火灾原因认定 75. 1, 证人证言 75. 2,火场勘验 85. 3,提取物证 125.4,模拟实验 126. 脱硫塔工程火灾风险因素 136. 1.可燃物 136. 2.点火源 136. 3,消防措施 146. 4,安全管理 147. 吸收塔失火事故的原因分析 148. 脱硫塔火灾事故防灾防损建议 179. 结束语 17摘要通过对一起在建脱硫塔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调查,排除了其他不可能的 起火原因,准确认定了起火时间、起火部位和原因,为火灾事故认定提供了依据关键词:消防;脱硫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经过2016年10月19日17时23分,山东省滨州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 滨州市滨城区某公司1座在建脱硫湿电一体塔(以下简称脱硫塔)发生火灾,烧损 了在建的脱硫塔,以及湿电阳极管、屋脊式除雾器、喷淋层和防腐层等脱硫塔附 属物品。
滨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5个公安现役队和2个企业 专职消防队到场扑救,受困于脱硫塔塔顶的3人获救,其中1人被火焰灼伤20 时29分,火灾被彻底扑灭2. 基本情况火灾烧损的脱硫塔系该公司总包给甲公司承建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 目EPCX程,总承包方甲公司又分包给江苏省某公司(负责塔体安装)、河南省某 公司(负责内部防腐)和安徽省某公司(负责湿电安装)3个公司分别施工该塔高 (含烟囱)61.42m,其中42.58m以上部分为烟囱,42.58 m处为塔顶格栅板层,塔 25.8m层,25.8m以下为吸收塔,在距离地面约23.3m和21.3m处设有屋脊式除 雾器(如图1所示)图1脱硫塔火灾发生后,滨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滨城区大队立即启动火灾调查应急预案,在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刑侦部门的配合下,重点围绕起火时间、起火部位(点)、起火源和起火物等情况,认真开展调查取证,现场勘验,组织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3. 起火时间及部位(点)认定3.1. 起火时间认定对几个证人进行询问,确定起火时间① 经对证人吕某询问了解到,"17: 20左右,在会议室窗户看到的......〃;② 经对证人彭某询问了解到,“着火的时候应该是17: 20左右......”,③ 经对证人葛某询问了解,到"17: 15~17: 20左右我们四个人看到冒烟......〃;④ 经对证人闫某询问了解到,“大约到了 17: 10左右,我看到......冒烟接着 冒火〃。
经调查分析,认定起火时间为17: 15许3.2, 起火部位(点)认定⑴证人证言① 经对证人吕某询问了解到,"24m以下是脱硫,24m以上是湿电〃、“看到 大约24 m左右的地方有火焰”;② 经对证人彭某询问了解,到"看到下面除雾器附近人孔往外喷火焰";③ 经对证人闫某询问了解到,“我看到脱硫塔中部南侧喇叭口上方大人孔开 始往外冒烟接着冒火";④ 经对起火部位施工的宋某、赵某、李某询问了解到,“脱硫塔内部刷的一 层涂层开始着火了⑵火场勘验整体勘验发现,脱硫塔内部全部过火,但脱硫和湿电交界处燃烧严重,该部 位塔壁内部防腐层脱落严重,外部保温层烧损严重从滨城区消防大队搜集的现 场施工人员在火灾初期拍的照片可以证实大致起火部位(点),如图2所示经调 查分析,认定起火部位位于脱硫塔塔内一一脱硫和湿电交界处图2火灾初期情况4. 排除其它不可能的起火原因4.1. 排除放火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点证据:① 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刑侦部门第一时间配合消防部门调查取证,没有 发现放火因素和动机;② 起火时间正值10月中旬17: 15,光线充足,员工众多且分属于不同公 司,相互监督;③ 火灾现场位于高大的脱硫塔上,即便放火,难以脱逃。
4.2. 排除吸烟类火种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从以下几点排除:① 起火单位为重点防火区域,严格执行禁烟禁火制度,由证人证言李某“谁 敢在上面抽烟啊,被逮住一次罚1000元〃、宋某"不准带烟、不准带火,有检查 的"、赵某"我和宋某还有厂家安装喷淋装置的老师都不吸烟,也没看见有人带打 火机啥的”均能证实;② 起火部位人员均未被烧伤;③ 勘验现场未发现烟头、打火机等物证4.3. 排除塔内动火作业的可能性塔内光线暗,电焊等明火作业明显,从在塔内起火部位施工的李某、宋某、 赵某的证言相互印证,均证实无明火作业,且勘验该处现场均未发现作业工具 44排除相关易燃品在勾兑时燃烧的可能性2017年1月19日,滨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火调技术人员邀请建设单位、总承 包单位和3家施工单位共5方火灾事故当事人到场做实验,证实勾兑混合的湿固 化剂、不饱和树脂、催化剂仅升温凝固,不会导致高温燃烧、自燃4.5.排除河南省、安徽省2家公司动火致灾可能性有以下证据:① 被困塔顶的河南省某公司员工陈某称,“我在塔上面用切割机打磨人孔的 玻璃钢,切割机是两相电的",这是对河南省某公司多方查证唯一的电气火源, 但其打磨玻璃钢的热量有限,无法导致塔内中部起火;② 现场勘验印证了陈某的说法,即塔顶正东偏北紧邻烟囱有1个角磨机, 带砂轮切割机,接两相电,绝非江苏省某公司臆测的接三相电等离子切割机,即 便该点角磨机产生火花,因两相电无接地,与起火部位(塔内中部)毫无联系;③ 无任何证据证明安徽省某公司员工在塔上动火作业。
5. 火灾原因认定5.1.证人证言对几位证人进行询问:① 位于塔内起火部位的证人李某称,"上面应该有电焊工,我在下午干活时, 从上面下来一个人,我问他是哪里的,他说是河北省的,他说是电焊工,我问他一天多少钱,他说一天220元”;② 位于塔顶施工的证人陈某称,“还有两个拿电焊机的进行电焊作业,但不 是我们施工队的";③ 位于塔顶施工的证人郭某称,"在平台上有搞电焊作业"的、"塔下面也有 电焊作业,,;④ 江苏省某公司施工队长何某称,“我们公司今天应该有(电焊),从一早到 下班在大概40 m高处塔的外边用电焊把平台上的网格板焊住”;⑤ 江苏省某公司雇佣吊车工闫某称,“10月19日一整天我一直配合江苏省 某公司进行吊装作业,这两处动火焊接点在作业时有火花掉落"、"一直干到着火 就都停了、跑了”5.2.火场勘验⑴通过火场勘验,发现塔顶西南角处有9台电焊机、2台等离子切割机,发 现电焊机有3处接地,均随意搭放在金属钢梁上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施工 工具连通配电箱和电闸,总电源从地面引至此处1个电闸,该电闸为塔顶总电闸 现场电闸处于短路保护状态,该电闸引出两路电,一路电连通电闸左侧的4个空 气开关,另一路电连通1个配电箱。
配电箱有1个总开关和12个分开关,配电 箱内开关均处于通电状态⑵水喷淋PP管南侧距离平台外侧边缘水平位置约lm处有1个夹着焊条的 焊枪(标记为2号,如图3所示),塔外侧为正在施工的金属爬梯该层岩棉保温 层无明显过火痕迹,有高度约lm范围保温层未施工完毕,东南角有焊枪、砂轮 切割机等施工工具;中部作业平台,平台上距离塔壁约2.6m处水平位置有1台 等离子切割机,其接地随意用钢管压在平台上(如图4所示);平台偏南方向塔的 东南侧有另一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上方施工金属管道上挂有1个等离子切割枪, 距离塔壁约1.3m图3夹着焊条的焊枪图4等离子切割机接地(3)作业平台上有焊枪(如图5所示),距离塔壁约1.8m平台上有切割作业 时的金属下脚料,焊条,电缆,电焊作业时防护面罩(面罩上写有刘某)为延长 电缆长度,电缆中间接头处使用焊枪连接从该平台电缆延伸至西南作业点处1 个焊枪(标记为5号,如图6所示),焊枪距离塔壁约0.4m,焊枪旁边放有手套, 插在脚手架钢管中有1个防护面罩,面罩上写有王某图5作业平台上焊枪图6西南作业点焊枪(4)靠近塔壁的工字钢中掉落有焊渣和残留焊条头混合在一起(标记为8号, 如图7所示)。
塔外中上部法兰孔下方加固钢圈上有电焊作业的残留焊条、焊渣 等该法兰孔斜上方距离该孔洞约0.3m、距离塔壁约0.4m处有脚手架跳板从 该法兰孔位置向塔正上方看去,距离地面约38 m处,塔外金属梯作业点跳板处 悬挂1个焊枪,该焊枪电缆向地面延伸;金属梯作业点处共有2个焊枪,其中1 个焊枪钳着半根焊条(标记为9号,如图8所示)搭在金属锦钢梁上,另1个焊枪 悬挂在脚下跳板处钢梁上,该焊枪为下层法兰孔位置正上方处焊枪3处法兰作 业点靠下的2处只用几处焊点连接管道与法兰,施工未完成,管道与法兰连接处 还有缝隙,有明显作业痕迹靠上的1处法兰盘已用螺丝固定,电动阀门正准备 吊装,未发现明显动火作业痕迹西南作业点法兰处正在施工,法兰与金属管道 连接处只有4个焊点固定,还未完全焊接完毕该处法兰左上方有1个管口连接 塔内,管口残留的玻璃丝明显向塔内抽吸图7焊渣和残余焊条头图8金属梯作业点处焊枪以上勘验证实江苏省某公司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用电管理混乱主要表现 在:① 未规范电焊接地,持续的接触不良打火可引燃塔内壁涂层鳞片;② 电焊作业不采取防护措施,在塔外动火作业产生的焊渣,向下崩落及受 人孔向塔内抽力的作用,高温焊渣引燃塔内可燃易燃物;③ 江苏省某公司施工人员在塔外中部平台点焊阀门引燃高分子套管,并受 法兰孔向塔内抽力的作用,引燃塔内可燃易燃物。
5.3.提取物证火调技术人员在勘验现场同时提取物证12件,除角磨机、除雾层喷淋管2 件物证外,焊枪、等离子切割枪和掉落的焊渣等物证均属江苏省某公司所有证 明江苏省某公司正在赶工期,不可避免地动火交叉作业,与江苏省某公司雇佣吊 车工闫某称"10月19日一整天我一直配合江苏省某公司进行吊装作业,这2处 动火焊接点在作业时有火花掉落......一直干到着火就都停了、跑了"等证言形成证 据链54模拟实验火调技术人员在认定的起火部位处进行了模拟实验,认定了电焊引起火灾的 可能性(如图9所示)图9模拟试验6. 脱硫塔工程火灾风险因素6.1. 可燃物0防腐材料(玻璃鳞片胶泥)旧除雾器模块(PPR材质)□除雾器冲洗管路(PPR材质)旧氧化风管路(环氧树脂)以上材料均为易燃物质,其中玻璃鳞片胶泥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使用苯乙烯作 为稀释剂,苯乙烯会缓慢挥发出可燃蒸汽,增加脱硫塔的火灾风险此外,衬胶 施工使用的丁基胶水极易挥发出易燃蒸汽、施工过程使用的其它可燃物质,都会 增加脱硫塔的火灾风险6.2. 点火源旧焊接、切割等产生的熔渣、火花旧未燃尽的烟头旧静电熔渣、火花主要存在于脱硫塔施工作业及改造维修期间,也是脱硫塔火灾事 故最主要的点火源之一,应予以重点关注。
6.3.消防措施□初期火灾探测旧内部自动灭火系统旧消防器材配备旧外部消防响应时效旧有效防火分隔脱硫塔内部不适于安装设置火灾探测装置,因此可能延误初期火灾探测时 机;目前较为普遍的内部自动灭火装置是利用装设在吸收塔内部除雾器上的冲洗 装置进行灭火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隐患:1) 第一,除雾器冲洗管路的设置位置无法扑灭顶层除雾器或除雾器上部的火 灾;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