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域医共体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同质化管理及应用.docx
12页县域医共体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同质化管理及应用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县域医共体平台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同质化管理方法:医院自2019年10月起组建县域医共体,基于此平台发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同质化管理,成立医学培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强化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中医药与公共卫生融合,夯实信息支撑,形成“321”特色模式,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设为实施后,2019年1月~2019年12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医共体单位中实行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后,基层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能力、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等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医共体单位中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能够提升基层护理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关键词:医共体;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TCM nursing technology in County medical communityLuo Zhenhua, Chen Liyuan, Li Xianhua, Huang Wenli, jiashijian, Chen ya, Wang Yang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of appropriate nursing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county medical community. Methods: the hospital has established a county medical community since October 2019. Based on this platform, it has developed the 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established medical training center, remote consultation center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center,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pecialty,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consolidated information support, and formed a "321" characteristic model,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and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ology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CM nursing technology 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mmunity units, the TCM nursing ability, pati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grass-roots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CM nursing technology 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in medical community units can improve the TCM service ability of grass-roots nurses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medical access" of patients.Key words: medical community; TCM nursing technology; Homogenization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出台政策,支持县级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开展县乡一体化中医药服务[2]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医防融合为纽带,以医疗资源共享为抓手,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党和政府也大力扶植发展中医护理事业,高度重视中医护理技术的继承与创新[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4]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 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在临床的运用越来越广,但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却参差不齐同质化管理是将岗位职责与个人能力相结合,采用相同的管理模式及管理内容,逐渐缩小服务特性差距的一种管理模式[5]医共体自2020年1月起将“321”建设模式用于中医护理技术的同质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 1. 一般资料 医共体单位自2020年1月起启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同质化管理模式,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设为实施后,2019年1月~2019年12月设为实施前。
研究期间由6家医共体成员单位共计516名护理人员参与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研究期间护士无变化(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实施前按常规管理方法 实施后将“321”模式用于中医护理技术的同质化管理 2.1医学培训中心2.1.1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建设,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是集医疗、康复、治未病、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全国县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单位、“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网络”新都分中心省外与中国人民解放总医院合作建成远程医学中心,省内与成都医学院深度合作建设非直管附属中医院,共享院校实验室设备及医学前沿信息临床护理是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设置有19个临床护理单元拥有1个大型中医护理实验室,配备中医护理临床设备、仪器、训练模型,是开展护理教学实践、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2.1.2管理小组建设成立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小组,制订中医护理技术同质化管理方案,修订《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方案》根据《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使用手册》,结合医共体实际情况,将28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手册,制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每项技术操作包括概念、适应证、禁忌证、疗程、评价周期、技术评价指标、健康教育、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操作步骤、流程图且评分标准等。
2.1.3师资建设由我院获得全国中医护理骨干证书、省级中医护理专科护士、中医护理专业毕业或经过系统的100学时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主管护师及以上、从事中医护理临床工作≥10年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师资2.1.4培训课程设置①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学习主要依托钉钉软件平台,以观看直播、回放等方式进行学习;线下学习以自主学习和集体授课为主理论培训内容为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学时设置为33学时,参培人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抽查,并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合格为80分,理论考核合格者可进入中医操作培训,理论考试不合格者继续进行理论培训,直到考试合格方可进入操作培训②操作培训:将拍摄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视频上传至医共体信息内网平台进行线上学习,线下学习以技能中心集中培训为主培训学时设置为为33学时,完成规定学时后统一进行操作考试,合格为90分 2.2远程会诊中心在医共体6家单位内实施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上下级一起协同合作视频会诊,由中医护理亚专业小组成员针对患者的具体证候表现、辨证要点、证候分 析、护治法则来指导基层护理人员进行个案的辨证施术、健康教育。
同时患者可通过医共体智慧医疗中心预约中医护理亚专业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2.3 中医护理质控中心成都市新都区中医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制订全区中医护理的规范细则,做好质控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实施专业中医护理质量评估,进行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质量把控、成效维持等,协调解决医共体成员单位中医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中医护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2.4 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依托医共体平台,开展县乡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相关研究,促进护理学科县域内发展融合开展基层帮扶,签订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师带徒”协议书,在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2.5 中医药与公共卫生深度融合实施中医特色延续性护理服务,针对医共体内高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卧床等出院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同时开展社区讲座、义诊等,指导患者实施推拿、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居家康复开展疾病防控主题宣传日,举办各类医学知识讲座、科普三下乡活动2.6 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医共体内6家单位HIS、LIS、PACS、EMR等系统,协助医共体内所有单位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保障医共体内患者就医档案共享和连续性,同时上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作视频、各项中医特色护理健康宣教视频,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资源互联互通。
3.观察指标 采用改良版Min-Cex测评量表评估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越高表明中医护理能力越强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分为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等 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结果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能力比较见表1 实 施前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能力比较(分,X±S)项目理论能力操作能力四诊能力中医护理计划能力辩证施护能力沟通宣教能力实施前5.84±0.766.38±0.556.02±0.225.25±0.366.32±0.527.05±0.66实施后7.25±0.788.75±0.668.25±0.768.22±0.778.68±0.688.89±0.42P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