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14313
  • 上传时间:2021-07-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4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采取介入护理对其并发症的相关性影响方法:收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科室接诊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统计66例,以双色球法分组,可分为常规组(n=33)和观察组(n=33),常规组施以普通护理,观察组采取介入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脑灌注综合征等相比于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AMA评分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采取介入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舒缓不良情绪,值得借鉴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介入护理;效果脑血管病是指位于脑部血管内由于颅内血液循环阻碍而形成的脑组织损伤,具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是当下公认的生命头号杀手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脑血管介入疗法因自身优势(效果明显,创伤小等)得到临床大面积运用,成为脑血管治疗理想型手段[1]然而在介入诊疗后患者需保持制动,极易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还需融入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促进康复[2]本研究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患者予以研究,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科室接诊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统计66例。

      纳入标准:经诊断符合脑血管相关确诊标准;患者同意研究,且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严重意识障碍;并发恶性肿瘤;罹患精神疾病以双色球法分组,可分为常规组(n=33)和观察组(n=33),常规组男女数量比19:14;年龄上限、下限78岁、43岁,均龄(60.525.47)岁;观察组男女数量比21:12;年龄上限、下限75岁、45岁,均龄(60.045.33)岁两组相关性资料比较,无均衡可比性P>0.051.2 方法常规组辅以普通护理,术前常规备皮、查看生命指征,强化手术宣教等观察组立足于常规组基础采取介入护理:①心理疏导与家属、患者多沟通、交谈,掌握其心理需求,经介绍成功病例、疾病致病机制及治疗流程等,增强患者信心;沟通时语气温和、态度友好,降低患者抵触情绪针对焦虑情绪显著者,以个体化原则对其开展心理疏导,舒缓焦虑、烦闷此外,加强家属心理指导,嘱其多陪伴患者,并予以鼓励及安慰,进一步消除内心疑虑②术中护理维持患者舒适位,术中观察其表情与生态,并采取按摩方法进行不安、紧张等情绪的缓解因颅内放置血管支架,使低血压及心脏骤停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强化生命体征测定,一旦有异常表现即刻上报处理③拔除鞘管护理。

      鞘管拔出时,需进行动脉穿刺点的压迫,以免有静脉回流异常表现;包扎过程中,结合患者手指情况调整松紧度,当有渗血迹象时需重新包扎④并发症护理脑血管痉挛: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瞳孔及意识密切观察,一旦有脑血管痉挛表现,需即刻终止手术并行针对性处理;制动穿刺时需进行穿刺位置、颜色及搏动状况的观察,出现异常后调节松紧度,必要时采取低分子肝素;术前对脑血管窄小程度、血量实施评估,以此为支架选择标准,以降低脑灌注综合征另外,密切注视生命指征,当有呕吐、恶心等表现,及时处理1.3 观察指标①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灌注综合征及穿刺位出血等②焦虑情绪以HAMA量表进行两组焦虑情绪改善程度的比较,分数越低越好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2.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焦虑情绪用( s)表示,以t进行检验并发症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3.03%与常规组21.21%比显著下降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1:并发症(n;%)组别脑血管痉挛脑灌注综合征穿刺位出血总发生率观察组(n=33)0(0.00)0(0.00)1(3.03)3.03%(1/33)常规组(n=33)3(9.09)2(6.02)2(6.06)21.21%(7/33)------5.121P------0.0242.2 焦虑情绪观察组HAMA(10.562.21)分与常规组(18.263.61)分比明星降低P<0.05,对比成立,有统计学意义(t=10.450,P<0.001)。

      3. 讨论脑血管疾病为高发疾病,发病后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介入疗法为脑血管主要诊疗手段,治疗原理为对出血位置加以处理,待血肿消除后舒张血脉血管,将此视为前提进行血管状况的改善值得强调的是,介入诊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质量对其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护理手段成为重点解决问题[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相比于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AMA评分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提示介入护理效果可观介入护理为近年来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精细化各护理流程,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服务术前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将焦虑、不安等情绪消除,积极配合治疗;术中观察各生理指标,尤其是瞳孔、意识及面部表情等,一旦有异常即刻处理,降低生命风险;预见性对可能并发症实施护理,如观察穿刺位皮温、搏动及预先评估脑血管窄小程度等,降低相关性并发症,进而促进机体康复[4-5]综上,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采取介入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舒缓不良情绪,值得借鉴参考文献:[1]李小宁.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7):60-62.[2]汪朝霞.介入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6):156-157.[3]李向梅.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43.[4]董冰心.介入护理在脑血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01):63-64.[5]万宝珍,李雪明,王雪萍.追踪方法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86-189.-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