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第9讲课题2顺乎世界之潮流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含解析.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乱石****奔波...
  • 文档编号:213333412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0.9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复习资料课题2 顺乎世界之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 “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了《各国律例》《四洲志》等资料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是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知识点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2.提出: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3.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4.实践: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知识点三 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3)主张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2.康梁维新思想(1)康有为①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3)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只是人民的公仆3.戊戌变法(1)变法: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2)影响: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漫画解史] “师夷长技以制夷”信息提取:在中西文化最初的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使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分析比较] “中体西用”与“师夷长技”的关系(1)前者继承了后者并结合国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2)“中学”与“西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消除,影响了其对“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结局。

      [构图解史]维新变法思想信息提取: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思想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无完整的理论,也无实践活动维新人士托古改制,宣传维新思想,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复杂历程3)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思想解放程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城市要优于内陆、农村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原因及该书的价值①原因: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的委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对传统地理观念的反思;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②历史价值: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3)徐继畬开眼看世界的表现①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入世界范围内②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

      4)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2.“体用之争”(1)“体用之争”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论,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2)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顽固派则认为外来事物皆是“奇技淫巧”,败坏人心,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这引发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论3)争论实质是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3.戊戌维新运动(1)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2)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②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学术前沿]西学东渐使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史学新论]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

      诚如毛泽东所指出的,19世纪中后期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西学的传入,使得封建、古老的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近代因素,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历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思维激活]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传统思想文化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冲击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逐步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这有利于弘扬资产阶级的民主、人权,为启蒙思想传播提供了条件[考题研析][2018全国卷Ⅲ,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命题立意通过考查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目的,弘扬民族主义精神,突出家国情怀时空定位严复翻译《进化论》,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关键点拨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严复宣传进化论,提出社会发展也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目的是倡导维新变法,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参考答案]     [史料实证]史料一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

      张树声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形,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宋雪梅《中国近代化探究》史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史料三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解读] (1)史料一中“果足恃欤”可译为“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体现了“中体西用”在逻辑上的荒谬,遭到有识之士的批评2)史料二信息“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表明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传西学,“透露出叛逆色彩”说明康有为借助儒学否定君主专制3)史料三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学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探究] (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

      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目的和原因   [历史解释]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政治上:维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2)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家国情怀]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1)从被动到主动①鸦片战争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民主”与“科学”,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②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2)从“天朝上国”到平等交往①在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为“夷”,和外国有关的事务为“夷务”②从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逐渐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逐渐演变为“洋务”③清朝统治者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交往的理念。

      课题随堂演练1.[2021江西漳州模拟]《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表国地总论筹海总论增补卷数1125145111总卷数22663125334据此可知,魏源(  )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 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 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2.[2021河池市一模]左宗棠把兴办民用企业视为“利民实政”早期维新派人物之一冯桂芬针对“船坚炮利不如夷”,则“设局厂、制洋器”;针对“人无弃才不如夷”,则“改革科举,废除八股,设同文馆”;针对“地无遗利不如夷”,则“大兴水利,广植农桑”这表明(  )A.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B.早期维新派仍未突破“中体西用”的桎梏C.“天朝上国”观念抑制近代中国的发展D.洋务派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河3.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4.[2021广东佛山顺德模拟]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

      其主要用意在于(  )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 D.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5.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