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pptx
29页数智创新变革未来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1.外包服务协作的基础1.风险共担机制的必要性1.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原则1.风险共担机制的内容与形式1.风险共担机制的实施要点1.风险共担机制的绩效评价1.风险共担机制的法律保障1.风险共担机制的未来展望Contents Page目录页 外包服务协作的基础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 外包服务协作的基础外包服务协作的基础1.明确目标和预期结果:双方在合作之初应明确明确合作目标和项目期望结果,包括具体的目标、可交付成果、项目时间线,以及如何衡量项目绩效,通过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合作的目的,并为项目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2.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外包服务合作的基础,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会议、电子邮件、工具等,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交换和澄清,有效沟通可以帮助双方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问题和变化,并做出必要的调整3.建立信任和开放的关系:信任和开放是外包服务合作成功的关键,双方应建立相互信任和开放的关系,以支持有效和高效的合作,双方应诚实交流、透明共享信息,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通过建立信任,双方可以更好地合作,并实现合作目标。
外包服务协作的基础风险共担机制1.风险识别与评估:双方应共同识别和评估项目潜在的风险,并确定降低风险的策略,包括风险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2.风险分配与分担:双方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责任,确定风险的分配与分担,形成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风险分配可以根据双方的谈判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合同条款等因素来决定3.风险管理和控制:双方应共同建立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包括风险监控、风险报告、风险应对等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可控,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双方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的必要性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的必要性风险共担机制的必要性:1.风险共担机制是外包服务协作中的一种重要机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包商和客户的风险,确保外包服务的顺利进行2.风险共担机制可以帮助外包商和客户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增强彼此的合作意愿,从而提高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风险共担机制可以激励外包商积极主动地履行合同义务,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风险共担机制的类型:1.风险共担机制的类型有很多,包括成本风险共担、收益风险共担、技术风险共担、市场风险共担等。
2.外包商和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风险共担机制来进行合作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原则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原则风险分担原则:1.风险分担原则要求外包商和发包商共同承担外包项目中的风险,这种风险分担的原则应该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发包商和外包商双方都应该合理分担外包项目中的风险2.风险分担原则可以根据外包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可以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是指可以通过外包服务协议来控制的风险,不可控风险是指无法通过外包服务协议来控制的风险3.风险分担原则可以根据外包项目的不同阶段来确定,外包项目可以分为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发包商和外包商所承担的风险不同公平互利原则:1.公平互利原则要求外包商和发包商在合作中共同受益,双方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经济上的收益,也可以是非经济上的收益2.公平互利原则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分担原则来确定,外包商和发包商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收益,这种收益应该与风险成正比3.公平互利原则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业绩考核指标来确定,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业绩考核指标来衡量外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业绩考核指标来确定双方的收益分配。
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原则风险应对措施:1.风险应对措施是指外包商和发包商在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应对这些风险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风险预防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转移措施2.风险应对措施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分担原则来确定,外包商和发包商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应该能够有效地应对外包项目中的风险3.风险应对措施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业绩考核指标来确定,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业绩考核指标来衡量外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业绩考核指标来确定双方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预警机制:1.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外包商和发包商在合作中建立的风险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外包商和发包商及时发现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2.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分担原则来建立,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风险预警机制来及时发现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3.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业绩考核指标来建立,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业绩考核指标来衡量外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业绩考核指标来确定风险预警机制的阈值风险共担机制的设计原则风险处置机制:1.风险处置机制是指外包商和发包商在合作中建立的风险处置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外包商和发包商及时处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
2.风险处置机制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分担原则来建立,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风险处置机制来及时处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3.风险处置机制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业绩考核指标来建立,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业绩考核指标来衡量外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业绩考核指标来确定风险处置机制的阈值风险评估机制:1.风险评估机制是指外包商和发包商在合作中建立的风险评估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外包商和发包商评估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2.风险评估机制可以根据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分担原则来建立,外包商和发包商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机制来评估外包项目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风险共担机制的内容与形式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的内容与形式风险共担的划分标准:1.风险的源头:是由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是由于自然灾害还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是由于甲方自身的过错还是乙方自身的过错造成的2.风险的性质:是突发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是可预测的还是不可预测的,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3.风险的严重程度:是轻微的还是严重的,是局部的还是全局的,是致命的还是非致命的。
风险共担的责任主体:1.甲方:甲方是外包服务的委托方,负责提供外包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资源和技术支持,并对服务质量负责2.乙方:乙方是外包服务的提供方,负责根据甲方的要求提供外包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3.第三方:第三方是指与甲方和乙方都没有直接关系的组织或个人,可能对外包服务的质量产生影响风险共担机制的内容与形式风险共担的责任范围:1.服务质量责任:包括服务交付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2.数据安全责任: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方面3.知识产权责任: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让等方面4.财务责任:包括费用支付、违约赔偿等方面风险共担的责任比例:1.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来划分:风险发生概率高、影响程度大的风险,甲方承担的责任比例应较低,乙方承担的责任比例应较高2.根据甲乙双方的实力和承受能力来划分:甲方实力较强,承受能力较强,甲方承担的责任比例应较高,乙方承担的责任比例应较低3.根据合同的约定来划分:合同中约定甲乙双方的责任比例,则按照合同约定执行风险共担机制的内容与形式风险共担的争议解决机制:1.协商解决:甲乙双方通过协商解决争议2.仲裁解决:甲乙双方通过仲裁解决争议。
3.诉讼解决:甲乙双方通过诉讼解决争议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1.风险共担奖惩机制:根据风险共担的责任比例,将奖励和惩罚措施结合起来,以激励甲乙双方共同努力降低风险2.风险共担保险机制:甲乙双方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以降低风险的损失风险共担机制的实施要点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 风险共担机制的实施要点风险共担机制的目的1.提升外包服务质量:通过风险共担机制,外包商与客户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外包商将更加重视服务质量,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2.降低外包服务成本: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客户可以降低外包服务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3.增强外包服务灵活性:风险共担机制可以使外包服务更加灵活,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服务范围和水平,减少决策障碍4.提高外包服务满意度:风险共担机制可以提高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因为客户可以更好地参与服务的规划和实施风险共担机制的实施原则1.风险共担必须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双方应充分尊重对方的利益,避免一方强迫另一方承担过多的风险2.风险共担必须以明确的合同为基础,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担比例等内容,并对风险的发生、处理、解决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规定。
3.风险共担必须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双方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以便及时发现、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4.风险共担必须以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为前提,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充分地交换信息,并以合作的态度共同解决风险问题风险共担机制的绩效评价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的绩效评价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1.全面性:绩效考核指标要覆盖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各个方面,包括成本、质量、时间、服务水平等2.可衡量性:绩效考核指标要能够量化,便于比较和评估3.相关性:绩效考核指标要与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目标和任务相关,能够反映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实际绩效4.及时性:绩效考核指标要能够及时反映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绩效,便于及时调整和改进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1.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考核方法,它将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绩效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进行评估2.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一种绩效考核方法,它将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绩效分解为若干个关键绩效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估3.360度绩效考核法:360度绩效考核法是一种绩效考核方法,它从外包服务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的角度对绩效进行评估。
风险共担机制的法律保障外包服外包服务协务协作与作与风险风险共担机制共担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的法律保障契约约定:1.合同中明确规定风险共担的原则、方式、内容:例如,共担风险的比例、共担风险的范围、共担风险的期限等2.明确风险分担的机制:例如,按比例分担、按成本分担、按收益分担等3.约定风险发生时的处理程序:例如,由哪一方负责处理、如何处理、处理结果如何分配等法律规定:1.我国法律对风险共担机制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2.我国法律还规定了风险共担机制的具体内容:例如,保险法第39条规定,保险合同可以约定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损失承担一定的免赔额3.我国法律还规定了风险共担机制的法律后果:例如,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风险共担机制的法律保障司法实践:1.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关于风险共担机制的案例:例如,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合同双方可以约定风险共担机制2.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风险共担机制的认定标准也比较明确:例如,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明确规定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双方可以约定风险共担机制,但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