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5页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一、 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意义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不仅仅是审计内涵与外延的扩大延伸,还对人们的经济活 动以及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可以协 调环境审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能够进一步处理好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的 关系第三,有助于处理好环境审计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二、 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现状我国环境审计刚刚起步,其主体主要是政府审汁机构和一些大企业的内部审 计机构审计署已将开展环境审计列为工作内容之一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3〜1997年 这期间虽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涉及-些 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此吋审计的重点是合规性审计,即审计排污费的征缴 和使用是否对保证环境保护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发挥了积极 作用但因当吋人力、财力有限,尚未对政府的环境政策和环境绩效进行审计 第二阶段是1998-2002年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 明确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第三个阶段是 2003年至今以2003年7月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的成立为标志,环境审计 成为一项全审计署的工作,其定位得到明确。
这一阶段环境审计的显著特点是: 兼顾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积极吸收国际环境审计的先进经验,充分 考虑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的新成效,不断开拓环境审计的新领域,及吋总 结环境审计工作经验,环境审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对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环境审计的理论基 础、动因、目标、主体、对象、依据、本质、假设以及原则三、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环境审计研究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环境审计的研究大多数只注重某一方血的研究,而不 是从整体的角度展开,尚未形成-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如果只是研究其中的某- 方血而忽视了其他,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这对于完备环境审 计理论是极为不利的二) 对于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没处理好环境审讣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其中基础理论包括环境审汁的 定义、目标、假设、原则、本质等,理论性强,可以间接指导和预测实务,是环 境审计的研究基础;应用理论包括环境审计准则、程序、方法等,实务性强,可 以直接指导实践环境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其划分没有绝对 的分开三) 研究偏重于实用性多数学者只研究应用性较强的理论,如坏境审计程序、技术方法等,而忽视 了坏境审计假设、原则等基础理论的探讨,这在我国当前环境审计研究不成熟的 情况下,对于环境审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
一般来讲,环境审计假设、 原则是确立审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等要素的基础,在没有确立环境审计假设、原 则的情况下,急于研究环境审计程序方法,难免会出现偏差四) 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借鉴国外经验,加快了我国审计研究的进程,对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是有益处 的,但同时,却也存在着对于西方国家某些资料的引证不够确切、不够全面的问 题而且,西方国家与我国坏境审计的口径和研究视角存在差异,直接引用国外 经验而不联系我国现实情况,往往会对环境审计有所误导,产生偏差酋方国家 环境审计的口径较我国相对宽泛五) 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我国目前的坏境审计主体主耍是国家审计机关,屈于行政型审计机关,独立 性相对较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民间审计组织的参与程度较低,难以保证环境 审计的质量,也难以使坏境审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致 使理论研究也偏重于国家审计,而对于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研究明显不足六) 缺乏完善的环境审计理论和规范的环境审计方法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坏境审计理论框架或准则,无法为实施环境审计提供 科学的依据另外,我国述未形成一套规范的环境审计方法,这严重阻碍了环境 审计的发展是否需要对坏境事项了以关注并实施必耍的审计程序完全依赖于审 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这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实施环境审计的难度和风险,使得环 境审计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七) 评价标准不完善,环境审计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有效的坏境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部门评价指标设 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的特点,缺乏严密的数据分析,不能满足绩效评价的需要, 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及合理性即使聘请相关专家,市于评价人员业务素质等原 因,设置科学、规范与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还是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相关的 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部门即使开展了环境审计工作,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对 被审计地区领导干部和单位的坏境业绩进行评价时,也会有很大难度,以致产生 审计风险由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成效直接体现在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能耗 的降低及坏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而环境审计又往往忽略了这些内容,这就影响 了环境审计的公正性,阻碍了环境审计的深入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四、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的对策(一) 注重系统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理论是否系统将直接影响到这一理论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否能够正确而有力 的指导实践在H前我国的坏境审计研究中,正是缺少这种系统化的研究这与 冃前我国坏境审计研究条件是有一定关系的。
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比较晚,虽然学 术界对于此项研究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真正系统研究的还不多并且我国 政府、企业各方面对环境的关注还不像国外那样热,各项环保措施并没有真正到 位,加之企业所披露信息大多没有涉及到环境信息,这些条件都对环境审计的系 统化研究有一定限制,直接影响到坏境审计研究的进程rh此看來,在当前注重 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对丁-坏境审计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只有理论基础牢固了, 才能使坏境审计研究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应着重 研究的基础理论内容如下:第一,环境审计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于环境审计定义的研允,相对较多, 但在我国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并且定义之间出入还比较大主耍原因是对于 环境审计的研究视角不同,认识也不同有的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的定义,有的则 往往与环境监管相混淆第二,环境审计主体我国学术界对于环境审计主体的认识大都倾向于国家 审计机关、社会审计团体和企业内部审计组织,这与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以 及我国现实国情是相适应的第三,环境审计类型大多学者认为我国环境审计可以分为财务审计、合规 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但也有人认为对以考虑西方国家的其他类型,如环保投资项 FI审计等。
我们也认为考虑将西方环境审计中适合我国国情的类型融入到我国环 境审计当中來,以充实我国环境审计,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第四,环境审计假设和原则目前对于环境审计研允假设和原则的研允比较 少,鉴于假设与原则在理论中的重要性,两者的研究不应忽视二) 完善环境审计的依据第一,坏境法规不完善尽管我国己颁布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基本 形成了较完整的坏境法律体系,但仍缺乏具体的指导,也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 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可以 为环境审计提供直接的依据第二,环境会计制度尚未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要使环境审计顺 利地开展,被审计单位需要如实地将企业环境成本、环境效益以及受托环境责任 的履行情况等用财务报告的形式加以反映和披銘,并rh独立审计人员进行验证 而我国迄今为止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坏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从而造成 环境会计信息的确认、计暈和披露缺乏统一的标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很不规范 从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来看,描述性信息居多,定量信息很少这就 使得审计人员很难根据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准确、客观地评估企业环境管理的绩 效,以及企业环境管理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
第三,评价标准不完善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必然耍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 析,然而令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感觉最困难的也正是用哪些指标和标准来科学地 反映和评价环境成本和效益,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计量由于评价标准不 完善,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绩效的评价将会十分困难,从而加大审计风险三) 加强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首先,完善我国的坏境审计法规,在修改《环境保护法》、《审计法》、独 立审计准则时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明确坏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在《证券法》、 《公司法》中增加环境审计内容,规定上市公司的项目审批及年审必须经过具有 坏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出具有环境信息披籃内容的审计报告等其次,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准则体系,借鉴国际环境审计准则,结合我国 国情,研究提出环境审计的定义、对彖、范围、内容、职责、实施方法、评价标 准等可操作的环境审计规范和丄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后,尽快建立相应机构,开展坏境会计和审计试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和 制定一套统一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为环境审计建立基础,促进环境 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四) 处理好不同种类环境审计理论之间的关系环境审计按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它们既相互联系,又 分工协作,各有特点,各自独立,在不同领域共同构成环境审计监督体系,因此 不应存在主导和从属的关系但是,从我国环境审计开展的现状来看,应以国家 审计为重点,逐步带动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发展环境审计按内容和目标可分 为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一方面,它们在对象、依据、目标、范围、 报告内容和报告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 进,是坏境审计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体现当前,我国环境审计仍以合规性审 计为主,应尽快发展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五) 促进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协同其他部门开展环境审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国家审 计、内部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各自的作用,实现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有机融合 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环境管理,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充分的环境决策信息,同时 能够为外部审计部门捉供企业的坏境会计信息,以降低监督成本,将环境审计融 入常规审计之中民间审计组织凭借其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在确保受托环境责任 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民间审计一方面可以减轻政 府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民间审计组织培养环境审计方面的专门人才,应 制定相应的环境审计规范,促进中介机构、中介市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目前 我国环境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 用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对委托人指定的环境报告和环境经济活动进行鉴定和审 计,由于其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存在,因此能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环境审计 服务活动因此,扶持和培育独立口主的民间坏境审计力量是加强环境审计工作 的一项重要内容六)全面理解、正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包扌舌国家审计署、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家环保总局等在内的各 相关职业团体、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国际间环境审计的交流和协作,紧密结合我国 的现实国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适 用于我国的部分,以不断提高我国坏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上 述相关组织应肖立足丁-口身职责权限和职业优势,加强对环境审计实践途径、范 围、方法等方而的研允,在各个领域加强协作,优势互补,积极鼓励和指导企业 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参与开展各种类型的坏境审计,以不断提高我国环境 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