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22. 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3. 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4. 随着退耕还源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A. 湖泊峰值水位变高 B. 出湖流量峰值提前C. 入湖流量峰值增大 D. 出湖流量峰值增大参考答案:22. C 23. B 24. C22. 湖泊蓄洪时段,入湖径流量大,出湖径流量小根据图示曲线,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①、③时段,C对②④时段出湖径流大于入湖径流,是湖泊补给河流,A、B、D错23. 根据图示曲线形态,到乙时刻,入湖径流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到丙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丙到时段,入湖水量较大,但不如乙丙时段出湖水量多所以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乙,B对A、C、D错24. 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蓄洪能力增强,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湖泊峰值水位变低,A错。
出湖流量峰值滞后,B错蓄洪能力增强,入湖流量峰值增大,C对出湖流量峰值减小,D错2. 荷兰人通过围海造陆得到大量土地,称为“圩田”圩田现在是荷兰重要的农业区和居民点回答下列各题14. 荷兰圩田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所受到的最大限制条件是A. 排水不良 B. 盐分较高 C. 日照不足 D. 生长季节短促15. 荷兰圩田在分区租给农民之前,先由政府在田上种植谷类、油菜、苜蓿等作物,主要的目的是A. 提供圩田居民食用 B. 促进土地排水效果C. 培养土壤肥力 D. 回收圩田开发成本参考答案:14. B 15. C主要考查荷兰围海造田,本题要求了解荷兰围海造田的过程,熟悉荷兰围海造田活动的意义14. “圩田”是由填海造陆得来的,土壤中的盐分较大,影响农业生产;荷兰利用风车排水,排水条件良好;对农业生产来讲,日照和热量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15. “圩田”建造之初,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少,政府在田上种植谷类、油菜、苜蓿等作物,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培养土壤肥力,选择C3. 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人类活动 D.下垫面状况2、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复杂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参考答案:A C4. 东京是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
下图为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东京城市规划中高速公路以环形为主,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减轻城区交通运输的压力B. 加强城区与郊区联系C. 减轻城区的大气污染D. 加强工业区和森林的联系4. 皇宫位于东京市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经济 B. 政策C. 历史 D. 交通5. 东京城市规划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A. 调节城市小气候 B. 减弱航空港噪声C. 美化商业区环境 D. 减轻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参考答案:3. A 4. C 5. A【3题详解】环形高速公路最主要目的是减少进入城区的车辆数量,提高通过速度,减少对城区的分割,减轻城区的交通拥堵故A项正确4题详解】城市中心地价最高,一般为商业中心,但东京中心是皇宫,是历史时期的功能区布局沿袭下来的,是受历史原因影响的故C项正确5题详解】东京城市规划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体闲娱乐的场所;故A项正确森林没有分布在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无法减轻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森林没有分布在商业区,所以无法美化商业区环境;森林与航空港距离远,对减弱航空港噪声的作用小。
所以BCD项错误5. 右图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①②③④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8.从气流运动看,该图表示的是( )A.北半球气旋 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参考答案:B A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7.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 )A.Pa>Pb;Ta>Tb B.Pa<Pb;Ta<TbC.Pa<Pb;Ta>Tb D.Pa>Pb;Ta<Tb1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地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参考答案:17.D 18.A 17.考查热力环流原理据图可知,b地近地面空气上升,说明近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a地近地面空气下沉,说明温度低,空气冷缩下沉,形成高压;所以气压a>b,气温a
7. 2012年1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处在是 A.A-B 段 B.B-C段 C.C-D段 D.D-A段参考答案:C8. 读下图,完成顺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合理的是A.平原——高原——高大山脉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干旱——半干旱——湿润D.森林——荒漠——草原参考答案:B9.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局地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市区和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9. 若在图中规划布局某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污染,应选择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10.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该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选择在( )A. 市区 B. 农村 C. 远郊 D. 近郊区参考答案:8. B 9. C 10. D8. 由材料可知,市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市区和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故选项B正确。
9. 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热力环流,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甲、乙、丁三地在热力环流内,丙在环流圈外;化工厂大气污染严重,如果布局在图中甲、乙、丁处,大气污染物会随风吹向市区,对市区造成污染;而丙地则不存在此种问题,故C正确10. 根据城市风形成原理可知,城市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近郊区造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等功能,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故D正确市区内人口密集,土地价格高,不可能是城市造林的重点,故A错误远郊及农村造林对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很小,故B、C错误10. 近年来,外商对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世界三大疫苗生产商齐聚中国,分别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设厂结合“我国年增长人数示意图”,回答13—14题13.吸引世界疫苗生产商来我国投资设厂的最主要原因是A.先进的技术 B.庞大的市场 C.丰富的能源 D.优美的环境14.为应对激烈的竞争,我国的疫苗生产企业急需提升 A.交通通达度 B.环境质量 C.品牌技术 D.能源占有率参考答案:B C11. 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 D.为23小时56分4秒参考答案:B解析: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即太阳日:24小时;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12.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32—33题。
32.甲图中各纬度带的气流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0°~10°盛行西北风 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D.30°~40°盛行西南风33.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参考答案:32.D 33.C 13.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④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完成下列各题9.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中的软流层 D. 以上都不对10.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 ①层、②层构成地壳C. 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 ④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参考答案:9. C 10. B9.经过莫霍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③层为地幔,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C正确10.④界面是莫霍面,④界面以上为地壳,B正确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小,③圈层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不可能是液态14. 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15.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参考答案:14.A 15.B15. 读图6,回答22~23题。
22.图6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3.有关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沿岸地区的干燥状况参考答案:22.B 23.D16. 下列属于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的是 A.大连到海南岛旅游—海轮 B.秦皇岛煤炭运到上海—铁路C.拉萨到广州出席广交会—铁路 D.城市送货下乡—公路参考答案:D17. 读右图,完成10—11题1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特点的正确叙述有: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经营的方式是国有经营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11.该种农业的主要优点有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C.不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参考答案:D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