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问自探自主发展-杨献荣《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学赏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3029001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问自探自主发展杨献荣《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学赏析    江苏洪泽朱坝中心小学( 223113) 高翠兰前不久,在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建成“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讨会上,著名特级教师杨献荣为我们执教了《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沪教版)一文课堂上,明了的三次阅读(初读——再读——三读),简单的三个板块(粗知内容——体悟情感——学习表达),递进的三层问题(课始发问——以问追问——以问教问),真正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明白了文本“写什么一怎么写一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杨老师的这节课为我们撩起了阅读教学云遮雾罩的面纱,让许多老师有了拨云见日的顿悟,懂得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一、初读,自问实录师:(出示第一节课文总起句“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你有什么困惑?(学生发问)师:根据课文的表达顺序,我整合一下同学们的困惑,那就是:1.偏爱图书馆里哪些地方的小镜头?2.偏爱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为什么“更偏爱”?学生带着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赏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发现问题是“自问自探”教学的关键问题最容易引起定向的探究反思,有了反思,思维便应运而生。

      但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课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学生阅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回答“是什么”、“写什么”、“怎么写”等知识性问题;一类是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回答“学什么”和“怎么学”、“悟什么”和“怎么悟”等学习策略的问题自问自探”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学习从问开始,有问才有教,才有学自称是“自问自探”教学模式忠实践行者的杨献荣老师,在课始审题后,便拎出课文第一节的总起句,让学生自己先“学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想学什么、怎么去学;再对“问”进行分析,将个性的问题归为共性的问题,巧妙地将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问题,准确地诠释了“自问自探”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条主线展开的、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同时探索学和教问题的小学阅读教学的革命二、再读,追问实录(学生阅读后,师生交流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小结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追问:你现在又有什么新的问题?)生:“我”和图书馆里的人们表现的原因?(学生默读、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赏析:提出问题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正是实施“自问自探”教学的核心杨献荣老师没有包办代劳,那是“师教”;他也没有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就叫学生回答,因为那是“生教”;而是在答案中追问原因,在“自问”的前提下进行“师问”。

      师问”不是问问题,而是以问促思,以问拨难,以问追问杨老师在没有和学生做任何课前接触的情况下,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个学生,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学生主动求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即“自探”自探是对自问的探究,一方面探究解决自问的策略,找到自问的答案;一方面探究自问的策略,不断地自探新的问题三、三读,促问(教师小结学法)师:同学们现在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提出问题)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共同探讨一1.作者是如何表现人们“争先恐后”进大门的?2.三处小镜头的写法相同吗?3.三处小镜头的写作顺序可以颠倒吗?4.为什么只详写三处小镜头?5.结尾处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再读,交流汇报略)师:这些问题都是围绕什么提出的?(学生交流学习收获)赏析:阅读教学必须“言意兼得”杨献荣老师在教学中优先关注“意”的解读,但“言”的探究也紧随其后,切实引导学生在文本言语形式中走上一个来回,咀嚼出另一番语文味,欣赏另一道语文风景解决问题不是自问自探教学的终结,师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探索提出问题的思想,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提出新的问题杨老师在问题的答案中追问原因,不但提升了学生问题的层次,形成规律性,帮助学生学会提问、习得方法。

      即在“写什么”“怎么写”的激活下,根据个体知识或合适图式,形成认识问题——对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整体性模糊认识;在“学什么”、“怎么学”的激活下,找出未知或要建图式,形成方法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在“悟什么”、“怎么悟”的激活下,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形成情感问题——对教材的价值取向和作者情感态度进行选择、认同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倡导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建成在观摩了杨献荣老师的示范课以后,称其对“自问自探”教学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补充和完善;并希望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像杨老师那样,在阅读教学中以“自问自探”为轴,以朗读训练为径,以字词句篇为纬,努力建立自己的问题框架,坚持从“问”开始,以“问”贯穿,用“探”来推进,在“问”与“探”的过程中,展开学习,在这一链条上的齿轮相互咬合,形成一种新的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学习模式责编 韦雄)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