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二物理上册辅导教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3417975
  • 上传时间:2022-0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3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二物理上册教案科学之旅●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 1.学生相识物理是好玩的、有用的对物理探讨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留意的事情二、实力目标: 1.过视察和试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育初步的视察实力、分析实力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酷爱科学的精神,发觉科学试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视察及试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协作●教学重点:通过视察、探讨、试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和愿望●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教学方法:探讨法、试验法、视察法●课时支配: 1课时●教学过程一、老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 从这个学期起先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美丽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三、进行新课[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好玩的试验[演示] 课本图0.1-1试验 [演示] 课本图0.1-2试验老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视察分析试验现象老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试验好玩吗? [板书] 物理是好玩的[板书] 物理学的探讨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好玩且都包含肯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渐渐弄清晰其中的奇妙。

      物理学不仅好玩,而且特别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板书] (1)勤于视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索、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结物理学是好玩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细致视察四周的生活,从中发觉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擅长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觉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五、布置作业(略)六、板书设计§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会运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分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阅历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改变的过程,培育对科学技术的酷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需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通过学生的探讨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二)讲授新课1.时间的测量让学生探讨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激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相识四周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②学生活动:练习运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摇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2.长度的测量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娴熟驾驭各进制)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④学生探讨并活动:如何较精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运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数字+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运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马虎等缘由造成的两者区分:误差不能消退,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退三)课堂小结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四)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五)教学后记§1—2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难点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探讨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状况是可以不同的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学问,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化了解体育,还能深化了解自然二)讲授新课1.机械运动让学生探讨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针对学生的探讨,提出如下问题: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改变?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依据什么?引导学生从探讨和回答中得出:(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更板书)提出问题: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②我们四周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探讨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2.参照物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探讨,初步明确乘客推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推断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让学生探讨回答:①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②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得出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状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在探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状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三)课堂小结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四)作业与思索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五)教学后记:§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洁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速度的计算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场面描述:我校的101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艳羡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讲授新课1.速度组织学生探讨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探讨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动身,怎么推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探讨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m/s或者是km/h例题:书本23页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练习:20m/s= 54km/h= 例题:书本24页指导学生学会娴熟驾驭公式的变形2.匀速直线运动指导学生视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改变的运动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平均速度:v=s/t 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三)课堂小结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四)作业1.书本26页第一、四题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五)教学后记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学会运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①.驾驭运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②.体会设计试验、试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总过程③.逐步培育学生学会写简洁的试验报告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仔细细致的科学看法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试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详细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日我们就要用试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试验器材可从试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试验方案,画出试验表格,进行分组试验,收集数据最终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试验报告,分组探讨并完成试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拿出一组同学的试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运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起先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运用秒表了,下面就起先进行试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起先:试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师:哪位同学发觉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精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试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方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 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试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再拿两组试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试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下面请同学们思索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便利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试验 3、声现象的分析、说明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试验现象、总结结论教学过程:导学达标: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演示试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立刻停止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扩展:录制声音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