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90458061
  • 上传时间:2023-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部崛起视角下的咸宁市产业结构策略思考摘要: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咸宁产业发展带来了 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研究和分析咸宁市产业结构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向,对推动咸宁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咸宁经济;产业发展;问题;建议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咸宁作为城市圈的一员, 进入了全国先试先行的行列,为全市发展迎来了新一轮重大战略机遇两型社会”建设内 容涵盖面广,需要社会经济各领域统筹兼顾,整体协调推进,但对于咸宁这样一个欠发达的 新型中等城市来说,突破点应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因此,探索咸宁“两型社会”产 业发展战略更具现实意义一、咸宁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咸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相对较慢,有如下几个表现:1. 农业内部结构有待更进一步优化撤地设市以来,咸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 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 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 少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咸宁的茶叶、水果、 蔬菜、雷竹等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有一定的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 高的困扰。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 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三是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 特色竞争力强的有巨大影响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工业化水平偏低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原因, 大多数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 化竞争中取得优势2007年,咸宁市工业化率为37.43%,比城市圈的39.06%低1.63个 百分点,低于黄石、鄂州、仙桃、潜江、武汉,位居第六位工业化水平低的同时也反映成 宁的劳动生产率低2007年,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员人平劳动生产率1 19648元,比全省 的1 38036元低18388元3、 投资对经济的贡献较低 2007年,咸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48.15%,比全省的49.6% 低1.5个百分点,四年的平均投资率咸宁比全省低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系数38.1%, 比全省的34.6%高3.5个百分点,四年的平均投资系数咸宁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即四 年问咸宁每百元投资比全省少产出2. 4元GDP4、 支柱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2007年,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2个,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79. 3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工业增加值1490万元,比全省每个企业的31 16万元少1626 万元。

      同时咸宁市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业增加值11亿元,只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3%,支 柱作用不显著咸宁市企业规模偏小,支柱作用不显著,使咸宁市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市场 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5、 支柱产业发展滞缓咸宁市的工业支柱产业从九十年代以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造 业、金属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为支柱产业,到2007年纺织业仍是第一支柱产业与同时代的 全国的工业支柱产业比,差距较大全国制造业中各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纺织业 由过去第一位下降到第六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一位说明咸宁的 新产业、新产品增长缓慢,是咸宁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6、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0 2008年咸宁 第三产值122.03亿元,所占比重才34%,反映出咸宁服务业发展缓慢,也反映了咸宁市城 市化水平、城市服务水平较低二、 加快威宁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咸宁在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中产业发展应遵循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突出项 目建设,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思路。

      突出先行先试,注重改造提升,做强传统优势 产业;突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新兴、高端产业;突出产业协作配套,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1、 解放思想,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在市场经济较 为发达的今天,市场是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优化依赖市场优化所以,首先要进一步解放 思想在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组织方式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树立大发展的意识,建立创 新的开放体制, 只要是有利咸宁发展、有利市场主体和民生发展的就应鼓励,鼓励全民创 业其次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下大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克服本位主义、部门主义,治 理不作为和慢作为,建立政府服务市场制度,服务各种经济发展,壮大咸宁经济实力,达到 加快发展的目的再次要大力优化环境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要健全和先善 服务机制,强化监督机制,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拓宽投 资、融资和引资渠道建立公平、平等的市场体制,提高市场信用,建立一站式服务或办理 各种手续服务部,提高行政服务效率2、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咸宁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七成, 没有农村的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咸宁的现代化。

      要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规划咸宁 农业经济带把发展安全农、 、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放在发展的首 要位置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示范模式, 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产品加工、 质量安全、贮藏保鲜和批发销售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产量、 质量和效益通过发展,基本形成基地设施现代化、生产技术高新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资 源利用循环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农业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3、 积极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1)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从目前咸宁的现状来看,产业集群化程度 还比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链不够长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要围 绕电力能源、苎麻纺织、森工造纸、冶金建材、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在支持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的同时, 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规模的扩张为目标,提升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 群2) 实施“产业两型化”,精心培育新兴产业产业两型化”是指对现行产业实施“两 型”化改造,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技术工艺升级、生产环节补充和产业布局调整,促使企 业及相应地区的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达到相应的预设标准。

      加快优势资产向重点企业集团和 战略产品流动,促进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跨越式扩张,壮大优势企业规模,着力培 育一批主业优势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利税贡献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3)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资源开发为重点, 以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依托,突出抓好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优化项目布局,推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增强园区吸引力和辐射力 要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办好一批各具特色 的工业园区要按专业立园、特色立园的思路,在做大规模、增强实力、突出特色上下功夫, 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咸宁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咸宁经济发展的重要 增长点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实现新形势下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两个转变, 即从依 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建立符合国际 惯例的各项服务4) 加快市区工业发展步伐,强化项目带动战略集中精力发展市区(市直、咸安区、开 发区)工业,注重发挥市区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龙头拉动作用两型试验区的产业项目建设, 总体上要以“两型” 产业为轴心,重点谋划一批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动作用强、产业 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

      要建立完善咸宁“两型社会”建设重大 项目库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等重点,继续策划和包装一批具有 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优化产业项目布局;根据产业升级的方向,多上有利于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的项目,优化区域布局5) 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民营工业经济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加快工业 化城镇化步伐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一批民营骨干企业, 力争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90% 以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 业发展从财政、金融、能源、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等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4、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和水平1) 发挥区位优势,做大现代物流业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地区,长江境内里程126公里, 目前还没有深水码头,制约沿江经济发展一是要加快沿江的开发和产业布局,促进码头经 济和沿江经济的发展,辐射内陆经济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以三重配送圈 组成的鄂南商贸物流网络、构筑以鄂南为中心、辐射湘鄂赣的区域性农副产品中转批发中心 和重要农产品集散地2) 提升城市品位,做大旅游业加快中心城区和城镇建设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城同创”活 动,以城市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突破性的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和旅游 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娱乐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和规模,加快各种旅游资 源的椎介,逐步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推进咸宁向旅游强市发展3) 大力发展金融业要加快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以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为 重点,发展壮大商业银行;逐步将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村金融企业,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和农户联保贷款要在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创造企业与银信部门沟通和协调 的平台参考文献:[1] 赵昔平•我国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2] 袁宏•札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