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道路工程简介.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67313738
  • 上传时间:2024-07-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5M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路一般采用交点法定线,如图,交点(JD) 决定了直线的走向和位置,而直线又决定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这就是所谓的“ 以直定曲 ” 曲线要素中转向角的大小和左右转向由交点坐标决定;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由道路等级决定,其余的都可以推算出来所以,没有交点坐标,其它点的坐标都不能计算道路平面图要素图Z-直线Y-圆曲线H-缓和曲线〔这个我自己的理解: 就是直线 Z 和圆曲线 Y之前的曲线, 缓和曲线可能因为太短所以忽略不计,如上图左边就是没有缓和曲线的〕R-道路转弯半径〔 圆曲线 Y半径〕T切线长 度ZH直线与缓和曲线 交点〔直缓〕 HZ就叫缓直〔主要是看那条线在前面〕这里需要注意 ZY和 YZ ,ZY就是直圆〔没有缓和曲线H时,才会有 ZY点和 YZ点〕【剩下的字母组合ZY 、YZ之类的都是这个意思】注意: QZ是圆曲线Y中点为什么设计缓和曲线H:一般道路平面设计常见的组合就是直线接缓和曲线 接圆曲线接缓和曲线 接直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设计缓和曲线是为了道路超高加宽缓和,使行车方便道路平面简化图圆曲线参数图ZY—— 直圆点 ,即直线与圆曲线的分界点;QZ—— 曲中点 ,即圆曲线的中点;YZ—— 圆直点 ,即圆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

      以上三点总称为圆曲线的主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JD—— 两直线的交点 ,也是一个重要的点,但不路上圆曲线要素T—— 切线长 ,即交点至直圆点或圆直点的直线长度;L—— 曲线长 ,即圆曲线的长度(ZY —— QZ —— YZ 圆弧的长度〕;E0—— 外矢距 ,即交点至曲中点的距离(JD 至 QZ 之距离);α——转向角 ,即直线转向角;R—— 圆曲线半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缓和曲线图参数图每条缓和曲线要么为内曲要么为外曲工程师在设计和布局缓和曲线时最常用的两个参数为L〔缓和曲线长度〕和 R〔圆形曲线的半径〕 T1:从交点到TS的总切线距离T2:从交点到ST的总切线距离X1:SC处自 TS的切线距离X2:CS处自 ST的切线距离Y1:SC处自 TS的切线偏移距离Y2:CS处自 ST的切线偏移距离P1:初始切线进入移动曲线的PC的偏移P2:初始切线出来到移动曲线PT的偏移K1:参照 TS的移动 PC的横坐标。

      K2:参照 ST的移动 PT的横坐标LT1:长切线前缓和曲线LT2:长切线后缓和曲线ST1:短切线前缓和曲线ST2:短切线后缓和曲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横向力 和竖向力 是反映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横向力是不稳定因素,竖向力是稳定因素但大小相等的横向力作用在不同的汽车上有不同的稳定程度,例如, 5000N 的横向力作用在小汽车上,可会使其产生横向倾覆,而作用在重型载重汽车上则安然无恙为了准确地衡量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的稳定、安全和舒适程度,采用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称为横向力系数 〔用 u 表示〕 ,它近似地可看作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超高 (superelevation) 指的是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 为抵消车辆在圆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

      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为抵消一部分横向力,将行车道绕旋转轴旋转,逐渐形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一横向坡度,这种设置称为超高 超高缓和段 (superelevation runoff)从直线段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横坡的过渡段称为----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高缓和段Lc设于圆曲线的两端为了 行车舒适 和 利于排水 ,对超高缓和段长度必须加以规定注意:①超高缓和段长度应采用5 的倍数,并不小于10m;②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盘旋曲线时,横坡度由2%〔或 1.5%〕过渡到 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③超高的过渡应在盘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但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为保证排水、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而只设在该盘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加宽 (curve widening) 定义--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 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大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