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剑出鞘 围栏封洲.doc
5页绿剑出鞘 围栏封洲——沅江市生态血防纪实(一)作为我国最大的过水性湖泊,洞庭湖水面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形已很明显即使这样,其东、南、西三大水域的板块分布依然保持着清晰的“u”形轮廓湖南省沅江市恰好地处东洞庭、南洞庭和西洞庭三大水域围成的“u”的正中因临水而居,洪水及以洪水为传播媒介的血吸虫病的双重肆虐,已成为千百年来湖区百姓生存际遇中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俗话说“火起水灭,水来土挡”,洪水来了人们已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抵御,可是血吸虫来了何以拒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区人民对此历经了太多的探索与思考,但毕竟江湖浩瀚,疫水横流,破解总难得法上世纪五十年代,沅江内湖尚未形成,人们生产生活完全置身在外湖环境,疫水防不胜防,对血吸虫的抵御只好无奈地选择了“轻防重治”;进入六十年代后,由于党和政府对科学防疫的重视,加之堤垸、湖坝的逐渐闭合,疫水侵扰的机会相对减少,因而“血防”二字遂以浓墨重彩的字体出现在人民卫生事业的思路和疫区百姓的视野中与“治”相比,“防”,体现更多的是抵御血吸虫病转守为攻的民生方略!湖滨地带有一种形状类似钉状的湖螺,叫钉螺钉螺很小,却在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以为只要将钉螺消灭似乎就可以遏制血吸虫病的蔓延。
于是,长时间以来一到枯水季节,老老少少或上洲子查捡钉螺;或将灭螺机械开赴有螺地带连土带草将钉螺深耕掩埋;或组织人员分片对钉螺密集地带实施药物灭螺,这一阶段主要体现为对垸内外钉螺实施杀灭和对人畜实施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防治策略有效地降低了钉螺的密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沅江市堤垸总长多达285公里,大堤向外延伸千米范围内的洲滩均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血吸虫尾蚴靠水存活并形成疫水,后来湖区围湖渔耕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湖区群众因外湖耕种、猎鱼接触疫水的机会,因而人从外湖感染血吸虫病的机率得到了较好控制但毕竟血吸虫是靠人畜粪便中的虫卵形成繁殖链,在人畜共患条件下,人迹虽可控,畜牧却无常,近些年随畜牧产业的发展,牛羊放牧外湖洲滩已成沅江湖区来势迅猛的产业现象,很明显,在湖区群众渐离疫水的时候,牲畜却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潮水般向外湖洲滩涌去据统计,2002年至2006年五年间,沅江全市水草丰盛的洲滩已饲养过85582头耕牛和菜牛,牲畜洲牧放养率高达85%面对如此浩大的传染源,沅江市卫生血防部门心系民生,及时调整血防思路,将“防”的目光从化学灭螺的环节转移到改变牛羊牧区这种绿色生态血防上来,让牛羊粪便不进入有螺洲滩,控制血吸虫虫卵入水,从而斩断传播链。
如果将灭除钉螺当成血防第一道关卡,用化学手段为主切断传播链,那么,让牛羊粪便不进入有螺洲滩则是血防“第二道设防”,它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被人们称之为斩断血吸虫病传播链的“绿色之剑”,这属于绿色生态血防的新的尝试二)尝试原本就是一种充满艰辛、苦涩与智慧的过程世间最听使唤的莫过于牛和羊单纯的让它们远离疫水应该是十分容易的事,可是临到做起来却比当年全民灭杀钉螺要难得多目前,沅江全市有牛2.3万头,羊6千余头,养殖户主要分布在沿堤一线,垸外近16万亩近水洲滩水丰草茂,是四季皆宜的天然牧场,湖滨野地草不要钱,地不要钱,水更不要钱,藏金储宝之地,业主与牛羊都乐于前往问题现在是要将这条生财之路堵死呀!于是卫生血防人员拿着政府签发的疫区禁牧的资料逐一登门宣讲牛羊与疫水、疫水与疾病、疾病与赚钱之间息息相关的道理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能为了少数人赚取几个牛羊钱,而置湖区百姓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事实上许多养殖业主当着政府的面也都笑嘻嘻地一诺千金过,可是转过身回到牛羊堆里一想到财富,望一眼堤外满目的鲜嫩水草,他们便又都顾盼流连起来,因而大堤之外依旧牛羊成群,粪便满地,大水一到,就这么一遍复一遍地将血吸虫卵通通淘洗而入流,疫水循环波波相连——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当大浪反复淘洗血吸虫卵将其拥入江怀的时候,大浪也淘冶出血防人员新的防范谋略本世纪初,随牛羊野牧势头的兴起,洞庭腹地一些乡镇的洲堤相接处忽然冒出了许多铁丝围栏,将满目葱茏的苇洲围的严严实实原来,眼看养殖部落率领畜群频频到来,洲子上芦苇和杨树种植业主为了保护青苗和幼树不遭牛羊啃毁,都自发设置围栏堵死了牛羊进山的通道从这里卫生血防部门却意外地收获了对家畜传染源控制的新的防略,血吸虫感染率由养殖部落加剧,防略却猛然由种植部落拓展!他们看出湖洲禁牧当然不可以将各养殖业主的牲畜栅栏锁住,然而像种植业主那样将“锁”挂在国家的湖州上,实行围栏封洲却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封的是湖洲,拦的是牛羊,治的是疫水,保的是健康在许多为民称颂的民生举措中,寻找一种造福当代、利系子孙的血防谋略,这正是中共沅江市委市政府为之殚精竭力的决策作为后来经过小范围的比照性试验和论证,在确认围栏区域人畜感染率明显低于栏外洲滩后,卫生血防部门尝试着在疫区大堤临水一侧的广阔洲滩设立一道永久性禁牧屏障,让牲畜粪便远离洲滩,用生态的方式阻断循环传播链,无疑这是一柄斩向血吸虫病魔的绿色之剑!于是“绿剑出鞘,围栏封洲”很快上升为政府的强力作为。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长近三百公里的水泥桩、铁丝网围栏已顺堤而建,牛羊养殖密集区的所有频水地带全部实行了堤洲隔离围栏封洲后,牛羊只在堤坡栏网外面放养,家畜传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泗湖山镇的冯家湾村地处东、南洞庭交界处的赤磊长河尾闾,2002年围栏封洲前感染性钉螺密度为0.042只/框,围栏两年后就查不到感染性钉螺了;另一传染源观测点设在共华镇的共华村,2004年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高达14.8%,围栏两年后感染率降至4.1%;2010年实施的“示范区建设”项目围栏区9个监测村,2009年(围栏前)人群感染率、家畜感染率及钉螺感染率分别为3.78%、3.96%、0.54%,围栏后两年(2011年)人群感染率、家畜感染率及钉螺感染率分别降至为1.83%、1.27%、0,监测表明在长江中下游湖区实行围栏封洲的血防措施,成功的效果已经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三)效果也许是难能预料的,然而可以预料的是沅江市决策层面对“绿剑出鞘,围栏封洲”的责任与担当在这个层面,关注民生大计是天下最大的责任;保护人民生命是为官最基本的担当在近三百公里长的大堤与洲滩接合部,每两米设立1.8米高的水泥桩,桩上等距离固定三道铁蒺藜,加上基建、维护,所需费用自然是昂贵的。
但是同疫情大面积蔓延相比,人们觉得为子孙的健康,为全市人民健康安全的卫生环境买单和付出劳动应该舍得!围栏封洲是血防工程,是林业工程,是畜牧工程,也是湿地保护工程绿剑出鞘”,原以为只是卫生血防在孤军作战,思路一旦拓开却很快形成了多家筹谋、共同受益的联合行动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政府出面协调整合项目,向各方借力,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及时扫清了各类障碍,并成为国家“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综合示范区”一方面要培育安全的健康环境,另一方面要培植高效的产业项目,这二者之间有时候需要作出割舍的选择当围栏封洲、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同拓展牧场,发展畜牧产业出现矛盾时,沅江市人民政府果断决定地方经济发展为人民健康安全让路,为此沅江市人民政府接二连三地以布告的形式将“关于禁止在有螺洲滩放牧的通知”张贴到全市牛羊养殖场所及堤边、林地与此同时,沅江市政府结合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的实际,从源头控制牛羊敞放,大力倡导家畜圈养,并将湖区养殖产业由湖州牧畜逐步转向“养禽替畜”,让养殖产业既向血防事业让路,又不“因噎废食”,努力为产业的发展另辟蹊径围栏封州在湖区血防全局中前景广阔而且一举多得,正因如此,沅江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地方财政负担其中的部分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使围栏设施很快沿堤绵延开来。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对围栏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围栏绵延数百里,这当然不是作给牛看,事在人为,无论是拒牛羊拒感染,还是护林木护湿地,用好管好每一处围栏都应当从长计议,使之制度化、经常化目前正在施行的护网、护堤、护林“三护合一”的围栏管理机制就是按照市政府“垸外易感地带围栏封洲设施管理责任书”的要求付诸实施的与此同时,由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建立健全了“血防围栏封洲协管员工作职责”,围栏所在地村组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规约尽管简洁,但简洁的叙说却从基层的最末端处将血防忧患意识深深地融入到了群众中,成为一种抵御疾病感染的卫生自觉十年围栏封洲,生态血防保护了这里的湿地环境,遏制了钉螺的感染实践表明:在血防事业中,一场成功的抵御行动可以胜过一百场空洞抵御宣传!“绿剑出鞘,围栏封洲”血防行动带给这方土地的不只是为使牛羊远离湖州,更可喜的是让这里的人们在建设与发展中对控制家畜传染源保持了一份科学的高度警觉,为湖乡人民的小康与健康递交了一份最新的绿色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