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教育现代化之我见.doc
4页农村教育现代化之我见拓石二中 宋宝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描绘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教育现代化重点在农村我国教育现代化可分为城市教育现代化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地域更为广阔,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政治、 经济、文化诸多因素远远地落后于城市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难点,是一个必须重点研究的战略性课题 一、 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大致分移植和催生两种模式前者复制城市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在城市发展之后再将资金和发展模式等运用、 移植到农村; 后者通过斩断农村与城市的大部分联系,改变农村对城市的附庸地位,期望农村现代化在农村内部自我循环、 自我生成移植模式以城市为中心,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农村教育现代化思路催生模式是一种自发内生型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思路,它与移植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生活与实际需要对农村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农村的合格劳动者与循序渐进的改造者,反对以城市为目标对他们进行教育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 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 城市中心”。
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价值是“ 城市中心” 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建构合宜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文化价值,挖掘农村教育资源教育政策的价值重构: 农村、 城市“ 和而不同”教育政策的价值重构是教育公平、 有效合理的要求没有在价值观念上洞悉农村教育的独特性; 没有关注重视农村现实需要和尊重农村文化价值教学设备的实际配备落后,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偏低,信息技术能力差; 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层面有待持续地研究; 教育投入不足实施过程中,易偏重于教育装备现代化,易忽视教育思想、 教育内涵等软实力二、作为学校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召唤,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呢?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更应该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一)更新理念,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思想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教育思想指引着学校办学的方向、个性与特色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简单的新旧取代,而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发掘与提炼,不断扬弃和整合,不断清晰与丰富,不断内化与升华,它经历着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站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深层次审视推动学校向更高目标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思想方面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创新精神与学校发展的高端定位不相适应;二是教师队伍的职业境界与学校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三是传统“功利教育”的思想还在左右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为让全校上下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我们学校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本质,努力建构生动而有深度的“学校表情”三)整合课程,推动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而教育内容现代化主要体现于课程在目前课程实施三级管理的体制下,存在着地方课程落实不好,学校课程开发不科学的弊端,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闭锁,知识视野相对狭窄,特殊才能无从施展,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展示针对以上弊端,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立足于生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生表情,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拓宽课程领域,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四)以人为本,推崇师资队伍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立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把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思想提升上,注重学习引导和榜样示范引领,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范,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大树典型,弘扬正气,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先进的典型带动人;将教师、学生、家长三级评价纳入评价主体,以完善的机制评价人。
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课程领导力成立了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研究中心组,加强课程管理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定期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摸清学情,抓准教环节中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引导教师教学创新积极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提高校本教研的工作质量,创建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四)科学管理,推助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农村学校管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效高耗”的现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往往成为对立面,较多地表现为管制与监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的管理已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应该从致力于生成民主平等、个性张扬的学校管理表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理念对教师的管理不仅仅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通过民主意愿、个性张扬、权力平等来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同时着眼于教师的潜能开发、价值创造和自我发展,实现学校的事业价值与教师的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让每个教师都有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最好的教育。
在目前的情况下,乡村社会更需要的是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基本的乡村情感,他们能用心从事乡村教育,他们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