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答案).doc
10页一. 填空题 1.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 2.中国最早的外文报纸:《蜜蜂华报》 ,1822 年在澳门创办,周刊,葡萄牙文3.《 申报 》:1872 年创刊于上海,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4.《 时务报 》: 1896 年创办于上海,梁启超任总撰述,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5.《 大江报 》两篇著名时评:一篇是署名“海”的《亡中国者和平也》 ,另一篇是署名“奇谈”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6.我党(在中共苏维埃时期)最早的通讯社:1931 年,江西瑞金,红色中华社7.最早书报检查制度:宋朝的“定本”制度 8.我国近代最早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 年在广州由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9.《 国闻报 》: 1897 年创办于天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 10.《向导》: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 年 9 月在上海创刊,1927 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11.我党最早的日报:在五卅运动中,我党 1925 年在上海创刊的 《热血日报》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 12.白话运动开始于谁的文章,发表于哪一年哪本书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 1917 年《新青年》 13.最早的民间小报:《游戏报》 ,1897 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最早的小报 14.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 ,香港孖剌报馆创办的一种商业周刊,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15.《大公报》:1902 年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华,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16.《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 1918 年 12 月 22 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 25 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 26 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17.《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 年 1月 11 日在汉口出版同年 10 月 25 日迁往重庆1947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横三民为哪三份报纸组成”:《民权报》 、 《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 ,被人们称为“横三民报” 。
19.最早的通讯文集:黄远生, 《远生遗著》 ;最早的政论文集:王韬, 《弢圆文录外编》 20.《中国青年》的著名编辑: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 21.5·4 三大评论:《每周评论》 、 《湘江评论》 、 《星期评论 》 22.我党最早创办的报刊:《向导》 ,1922 年上海,蔡和森,共出版 201 期 23.万国公报:1869 年 9 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24.《新闻报》:1893 年创刊于上海,其为上海外商创办的商业性报纸 二. 名词解释 1.客里空:1944 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 ,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 2.《 循环日报 》 :1874 年 1 月 5 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3.《 大江报 》案 ”:《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1911 年,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 后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鄂督极为震恐,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 “大江报案” “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 4.孤岛新闻事业:从 1937 年 11 月 12 日中国军队从上海撤出到太平 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 爱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这种报刊聘请外 国商人担任发行人,避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新闻检查和租借当局的阻挠,继续进行抗日宣传这种挂出洋人旗号的做法,被称做办“洋旗报”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译报》 、 《每日译报》 、 《导报》和《文汇报》等 5.苏报案:1903 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文章;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 8 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 2 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 《苏报》永远停刊。
章邹 2 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6.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 、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7.梁启超: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 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 、 《中外纪闻》 1896 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 ,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 、 《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8.徐宝璜: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 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9.邵飘萍:1913 年主持《汉民日报》 1914 年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东京通信社1916 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 、 《时报》和《时事新报》 ,主要撰写时评。
1916 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 年在北京独立创办日报《京报》 ,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 年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 年回国恢复《京报》 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5 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10.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为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 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 (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11.癸丑报灾:1913 年(癸丑年) ,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 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 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
12.《文汇报》:19 世纪 60、 70 年代创刊,是英文报刊,经过不断兼并,到90 年代与《字林西报》 《华洋通闻》形成三足鼎立 《文汇报》于 1945 年 8 月18 日在上海复刊,声称保持中立,维护言论自由 13.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维新运动前,报刊上流行的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相结合的混合文体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14.湘江评论:在长沙,毛泽东于 1919 年 7 月 14 日创办《 湘江评论》 , 《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一共只有 5 期 15.竖三民: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 、 《民吁日报》 、 《民立报》 ,被人们称为 “竖三民” 16.新生事件:1934 年 2 月, 《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任编辑兼发行人它重新举起抗日的火炬,实际上是《生活》的继续1935 年 5 月, 《新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其中说到现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无理要求。
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出版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伙制造的“《新生》事件” 17.报章文体:王韬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 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 “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 18.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 1815 年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 “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蚀》 ;②最早的广告《告贴》 ;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三. 简答题 1.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征 答:1)报刊数量大,从 1896 年 8 月开始《时务报》创刊到戊戌政变发生的两年,全国各地报刊达到 70 余种。
2 )办报地区广,不仅是在上海,还延伸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3)报刊品种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继续发展,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性娱乐报刊,还有以青年、妇女、儿童等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其中不少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出现的报刊类型 4) 但是主流是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性报纸 2.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答:《神州日报》1907 年创刊,这是于佑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9 年,于右任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 ,揭露贪官污吏罪行1909 年又在上海租界办了《民吁日报》 ,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后日本政府串通清政府查封《民吁日报》于右任又于 1910 年在上海租界创办《民立报》 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 、《民吁日报》 、 《民立报》 ,由于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故被人们称为 “竖三民” 3.简述红中社的创办及其变化发展 答: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 ,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办的一个新闻机构,1931 年 11 月成立于江西瑞金红中社的新闻广播呼号是 CSR1931 年 11月 7 日这一天,就被定为“新华通讯社”诞生的纪念日。
1937 年 1 月, “红中社”改名 “新华社”后,仍旧使用这一呼号它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主,出版报纸是红色中华社的主要任务红色中华社是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创办起来的,他们辛勤建立通讯网,使通讯员从开始的 200 多人增加到 400 多人,还选聘有特约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