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野外地质素描授课课堂PPT.ppt

15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1180449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11MB
  • / 1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怎样画野外地质素描图怎样画野外地质素描图冯光虎冯光虎1 2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第二章第二章 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2 3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一、透视法基本原理一、透视法基本原理二、透视的主要类型二、透视的主要类型 1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3、倾斜透视 4、曲线透视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 1、近高远低 5、近下远上 2、近大远小 6、近清远朦 3、近宽远窄 7、近弯远直 4、近前远后3 4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地质素描地质素描地质素描::目的在于阐明某些地质问题,不仅要描目的在于阐明某些地质问题,不仅要描绘单一的地质现象,而且要把某些地质实体的空间绘单一的地质现象,而且要把某些地质实体的空间变化及相互关系表现出来,并要尽可能给人以立体变化及相互关系表现出来,并要尽可能给人以立体感、真实感。

      一般而言,地质素描有两种感、真实感一般而言,地质素描有两种表现形式表现形式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平面图形素描和立体图形素描平面图形素描和立体图形素描4 平面图形素描,平面图形素描,是是反映某一角度或某反映某一角度或某一横剖面的地质现一横剖面的地质现象,用极简单的线象,用极简单的线条,少量地质符号条,少量地质符号为辅助,按可见实为辅助,按可见实际地质现象表现这际地质现象表现这一横剖面范围内特一横剖面范围内特定的地质内容类定的地质内容类似速写的一种表现似速写的一种表现方法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5 立体图形素描立体图形素描,不,不但要表现但要表现地质现象地质现象的存在和诸多因素的存在和诸多因素间的联系,而且间的联系,而且把把现象的空间关系反现象的空间关系反映出来映出来给人以立给人以立体感觉它是以体感觉它是以绘绘画画为基础的一种表为基础的一种表现手法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立体图形6 6 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7 8 9 10 11一、透视法基本原理一、透视法基本原理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4 25一、透视法基本原理一、透视法基本原理透视透视透视透视,就是物像在平面,就是物像在平面上的投影。

      上的投影所谓投影所谓投影,,即假设素描者与实物间即假设素描者与实物间有一透明的垂直平面有一透明的垂直平面实物轮廓线上所有的点实物轮廓线上所有的点与素描者眼睛的连线与素描者眼睛的连线在假设垂直平面上相交,在假设垂直平面上相交,这些点就是实物在平面这些点就是实物在平面上的投影点如果这个上的投影点如果这个假设平面是画纸,那么,假设平面是画纸,那么,这些投影在平面上的交这些投影在平面上的交点的连线就是我们所要点的连线就是我们所要画的像为达到立体感的效果,就必须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应用现将透为达到立体感的效果,就必须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应用现将透为达到立体感的效果,就必须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应用现将透为达到立体感的效果,就必须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应用现将透视的基本原理及素描技法要领分述如下:视的基本原理及素描技法要领分述如下:视的基本原理及素描技法要领分述如下:视的基本原理及素描技法要领分述如下:透视原理示意图透视原理示意图透视原理示意图透视原理示意图25 26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远近高低和角度不同,在视觉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远近高低和角度不同,在视觉上会引起不同的反映,这种现象叫会引起不同的反映,这种现象叫透视现象透视现象。

      研究这些现象在平面上用线来研究这些现象在平面上用线来表示景物规律的科学称为表示景物规律的科学称为透视学透视学透视学透视学 各种景物在人们视觉中,在空间位置上总是给人以近大远小、近宽远各种景物在人们视觉中,在空间位置上总是给人以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直至成一线一点或消逝同样的物体窄,直至成一线一点或消逝同样的物体越远越小、越低、最远,越远越小、越低、最远,在地平在地平线上变成一个小点这种相同或相似的物体因距离及角度的变化,其形状、线上变成一个小点这种相同或相似的物体因距离及角度的变化,其形状、大小、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方面随之产生变化的大小、清晰度、色彩饱和度等方面随之产生变化的透视现象,透视现象,是人们视觉是人们视觉反映的基本规律,即反映的基本规律,即透视率透视率透视率透视率透视现象透视现象透视现象透视现象26 27二、二、透视的主要类型透视的主要类型1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在方:是在方形物体的平面中,存在形物体的平面中,存在着平行画幅的面或前一着平行画幅的面或前一边平行于视线,投影到边平行于视线,投影到画面上前一个边比后一画面上前一个边比后一个边长,左右的夹角向个边长,左右的夹角向视平行线收拢至视平行视平行线收拢至视平行线交于一点,这种透视线交于一点,这种透视为平行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又称一点一点一点一点透视透视透视透视。

      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平行透视27 282 2 2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是画幅与素描对象在平面位置上有一定角度或者说是画幅与素描对象在平面位置上有一定角度或者说立方体的一角对着视线(斜放)三个可视面好似菱形,四个边既不立方体的一角对着视线(斜放)三个可视面好似菱形,四个边既不平行、也不相等,在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如图),因此又叫平行、也不相等,在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如图),因此又叫两两两两点透视点透视点透视点透视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两点透视两点透视28 3 3、倾斜透视、倾斜透视:是指前后两边高度不同的方块,投影到画面:是指前后两边高度不同的方块,投影到画面上时,其上下边延长的交点,不在视平线上,具有三个消失点倾上时,其上下边延长的交点,不在视平线上,具有三个消失点倾斜透视富有变化,有动势感,多数存在于斜透视富有变化,有动势感,多数存在于仰视仰视仰视仰视和和俯视俯视俯视俯视之中,是物体之中,是物体与画面和地面都不平行的直线或平面的透视与画面和地面都不平行的直线或平面的透视倾斜透视倾斜透视倾斜透视倾斜透视2929 4 4、、曲线透视:曲线透视:曲线可分成曲线可分成平面曲线和立体曲线,这两平面曲线和立体曲线,这两种曲线又可分为种曲线又可分为规则曲线规则曲线规则曲线规则曲线和和无规则曲线无规则曲线无规则曲线无规则曲线,其中重点把握,其中重点把握有规则圆形物体的透视规律,有规则圆形物体的透视规律,一是透视圆面的前半圆大于一是透视圆面的前半圆大于后半圆;二是相同的圆柱体后半圆;二是相同的圆柱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三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三是圆柱体在视平线以上可见底圆柱体在视平线以上可见底圆,在视平线以下可见顶圆;圆,在视平线以下可见顶圆;四是圆柱体居视平线上,上四是圆柱体居视平线上,上下圆成弧形。

      下圆成弧形曲曲曲曲线线线线透透透透视视视视3030 31 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透视有规律,是规律就不能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透视有规律,是规律就不能违背透视有法则,就是熟练地掌握野外见到的地景变违背透视有法则,就是熟练地掌握野外见到的地景变化,要比理论概念上复杂得多化,要比理论概念上复杂得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此事要躬行””,根本在于需要多画多练习根本在于需要多画多练习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地质素描方法的基本要点3232 1 1、近高远低、近高远低 近高远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高度、空间方面公路边近高远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高度、空间方面公路边上的电线杆,其大小、长短本是相等的,由于距离的远近变上的电线杆,其大小、长短本是相等的,由于距离的远近变化,电线杆的顶点与地上的交点各自连成一条线,就会在视化,电线杆的顶点与地上的交点各自连成一条线,就会在视平线上相交成一点平线上相交成一点 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近高远低近高远低近高远低近高远低3333 2 2、近大远小、近大远小 主要是指主要是指景物体态的景物体态的景物体态的景物体态的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公路边上的树,其,公路边上的树,其大小是近似的,但从视觉大小是近似的,但从视觉上则是近的大、远的小。

      上则是近的大、远的小 三、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近大远小近大远小近大远小近大远小3434 3 3、近宽远窄、近宽远窄 是指等宽的景物、因距离变化、两边连线至远方逐步是指等宽的景物、因距离变化、两边连线至远方逐步由宽变窄,最后在视平线上交汇成一点由宽变窄,最后在视平线上交汇成一点 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近宽远窄近宽远窄近宽远窄近宽远窄3535 4 4、近前远后、近前远后 是指地貌开阔而又遮挡重叠,透视变化不太明显,素描时是指地貌开阔而又遮挡重叠,透视变化不太明显,素描时要注意空气透视变化,虚实处理得当,从而显示出它前后关系要注意空气透视变化,虚实处理得当,从而显示出它前后关系近前远后近前远后近前远后近前远后3636 5 5、近下远上、近下远上 是指在视平线以下景物(俯视)越近的物像越接近图幅是指在视平线以下景物(俯视)越近的物像越接近图幅的底边线(基线),越远的物像越接近地平线的底边线(基线),越远的物像越接近地平线 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三、透视法则与规律的应用近下远上近下远上3737 6 6、近清远朦、近清远朦 因空气透视的影响,会产生清晰度的不同变化,近的清晰因空气透视的影响,会产生清晰度的不同变化,近的清晰可见,远方城镇及山体朦胧不清。

      素描时,尽力把近景画实、可见,远方城镇及山体朦胧不清素描时,尽力把近景画实、远景画虚,景物之间留下一定空白,显示出它们的虚实层次远景画虚,景物之间留下一定空白,显示出它们的虚实层次近清远朦近清远朦近清远朦近清远朦3838 7 7、近弯远直、近弯远直 即在曲线透视的作用下,弯曲的公路和河道,越近越大,即在曲线透视的作用下,弯曲的公路和河道,越近越大,越远弧度越小,直至成一线越远弧度越小,直至成一线近弯远直近弯远直近弯远直近弯远直3939 40第二章第二章 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一、地景(貌)形体的简化(与几何立体一、地景(貌)形体的简化(与几何立体的比较)的比较)二、地景形体变化的二、地景形体变化的““五大面五大面””40 第二章第二章 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一、地景(貌)形体的简化(与几何立体的比较)一、地景(貌)形体的简化(与几何立体的比较) 地质素描往往离不开地形的地质素描往往离不开地形的形态描绘形态描绘形态描绘形态描绘,,而地形形态本身就而地形形态本身就是地质作用过程的反映,因此地质素描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地质作用过程的反映,因此地质素描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地形形态的素描。

      地形形态变化比较复杂,素描只有抓住就是地形形态的素描地形形态变化比较复杂,素描只有抓住它的形体特点,才能准确地描绘地形变化的轮廓,掌握地形形它的形体特点,才能准确地描绘地形变化的轮廓,掌握地形形体特点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体特点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几何形状作大致分析和比较作大致分析和比较4141 二、地景形体变化的二、地景形体变化的““五大面五大面”” 要使素描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客观地质体,必须处理好两要使素描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客观地质体,必须处理好两大关系,即大关系,即空间位置变化的关系空间位置变化的关系空间位置变化的关系空间位置变化的关系(透视关系和景物形状起伏(透视关系和景物形状起伏变化关系,前者主要是运用透视法则来解决,后者主要运用变化关系,前者主要是运用透视法则来解决,后者主要运用块面分析来解决)块面分析来解决) 所谓所谓块面块面块面块面,也就是素描所能(或所需)表现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素描所能(或所需)表现的基本单位是由哪几种形状的面所组成野外一般是循着它的自然分割是由哪几种形状的面所组成野外一般是循着它的自然分割面去寻找划分面去寻找划分““基本单位基本单位””的规律大小,可视素描内容的的规律大小,可视素描内容的需要而定。

      往往为了突出某一地质内容而需要更详细地表现需要而定往往为了突出某一地质内容而需要更详细地表现一些细小的起伏变化,如下图引起各种地景块面的分解一些细小的起伏变化,如下图引起各种地景块面的分解第二章第二章 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4242 地景形体变化的地景形体变化的地景形体变化的地景形体变化的““““五大面五大面五大面五大面””””1 1 1 1、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 2 2 2、波状面;竖立面;、波状面;竖立面;、波状面;竖立面;、波状面;竖立面;4 4 4 4、斜面;弧形面、斜面;弧形面、斜面;弧形面、斜面;弧形面4343 在有些所要素描的在有些所要素描的复杂的画面当中,复杂的画面当中,需要在大块面基础需要在大块面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小的上进一步划分小的块面,才能形象地块面,才能形象地表达客观地实体,表达客观地实体,在大块面变化确定在大块面变化确定后,逐渐后,逐渐从大到小从大到小从大到小从大到小依次分割块面依次分割块面第二章第二章 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二、地景形体变化的二、地景形体变化的““五大面五大面””面块分解面块分解面块分解面块分解4444 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45一、透视法基本原理线条的分类一、透视法基本原理线条的分类二、线条的运用二、线条的运用 1、轮廓线条 2、块面分割线条 3、阴影线条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四、线条的对比四、线条的对比五、五、线条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线条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 1、明暗面的表现 2、明暗面的表现方法45 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一、线条的分类一、线条的分类 根据地质素描中各种线条在画面上所起作用,一般可分为根据地质素描中各种线条在画面上所起作用,一般可分为三种三种。

      1 1、轮廓线条、轮廓线条 用于圈定景象成型轮廓的线,它概括了物像外形的特点,用于圈定景象成型轮廓的线,它概括了物像外形的特点,相当于逆光照片中物像边线的线条相当于逆光照片中物像边线的线条轮廓线轮廓线轮廓线轮廓线4646 2 2、块面分割线条、块面分割线条 表现素描对象表现素描对象的表面起伏变化的的表面起伏变化的线是景象主体造型线是景象主体造型的辅助线条,主要的辅助线条,主要作用是反映描绘对作用是反映描绘对象的次级形态变化象的次级形态变化及各个分割面的性及各个分割面的性质(即竖面、平面、质(即竖面、平面、斜面、波形面、弧斜面、波形面、弧形面)这种线条对形面)这种线条对表现物体的质感起表现物体的质感起很大作用很大作用一、线条的分类一、线条的分类块面分割线块面分割线块面分割线块面分割线4747 阴影线条及成图阴影线条及成图阴影线条及成图阴影线条及成图4848 3 3、阴影线条、阴影线条 是用于反映是用于反映景物明暗差别的景物明暗差别的线条,以增强素线条,以增强素描的立体感效果,描的立体感效果,也可以帮助表现也可以帮助表现景象背光部分表景象背光部分表面的起伏变化,面的起伏变化,但一般描绘远景但一般描绘远景时应尽量少用或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不用阴影线条及成图阴影线条及成图阴影线条及成图阴影线条及成图4949 二、线条的运用二、线条的运用 根据前面述说根据前面述说““五大面五大面””,地质素描时,运用线条,,地质素描时,运用线条,可根据选用可根据选用水平线水平线水平线水平线、、直立线直立线直立线直立线、、斜线斜线斜线斜线、、弧形线弧形线弧形线弧形线和和曲线曲线曲线曲线五种各种线条各种线条各种线条各种线条5050 由于地质素描的对象变化比较复杂,尤其作近景及特征由于地质素描的对象变化比较复杂,尤其作近景及特征素描时,简单地对应使用这五种线,要反映素描对象的结构素描时,简单地对应使用这五种线,要反映素描对象的结构或外形特征,往往比较平板、单调,因此野外素描时在运用或外形特征,往往比较平板、单调,因此野外素描时在运用上述法则的基础上,常以上述法则的基础上,常以点线点线点线点线、、折线折线折线折线、、曲线曲线曲线曲线、、丁形线丁形线丁形线丁形线,,小片小片小片小片全涂全涂全涂全涂,,平行直线平行直线平行直线平行直线等六种辅助线条交叉使用,或选用其中某一等六种辅助线条交叉使用,或选用其中某一种作为主要线条,以表现不同类型的景物。

      种作为主要线条,以表现不同类型的景物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二、线条的运用二、线条的运用5151 点线点线点线点线5252 折折折折线线线线曲曲曲曲线线线线5353 丁丁丁丁形形形形线线线线小小小小片片片片全全全全涂涂涂涂5454 平行直线平行直线平行直线平行直线55 ““线条随面走,线条随面走,面变线也变面变线也变””,就能较好地,就能较好地反映景物形态反映景物形态的变化图的变化图-1-1运用了运用了较多的较多的较多的较多的线条线条线条线条,图,图-2-2的的线条较少线条较少线条较少线条较少,却,却具有同样的效具有同样的效果具体运用果具体运用中一定要注意中一定要注意线条的分配,线条的分配,避免单调和呆避免单调和呆板图图图图————1 1 1 1图图图图————2 2 2 25656 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 描绘同一景物,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而效果是不一样描绘同一景物,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而效果是不一样的是以三种不同线条和技法描绘花岗岩风化的块石是以三种不同线条和技法描绘花岗岩风化的块石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不同线条的比较不同线条的比较不同线条的比较不同线条的比较5757 白描法白描法,只需要画轮廓线及主要的块面分割线,线条简单明,只需要画轮廓线及主要的块面分割线,线条简单明晰,但主体感较差,由于它的线条不多,画起来快速简便,晰,但主体感较差,由于它的线条不多,画起来快速简便,适于野外记录地质的总体轮廓。

      适于野外记录地质的总体轮廓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白描法白描法白描法白描法5858 条阴影法线条阴影法线,,它以较多的线条表现明暗变化,具有一定的立它以较多的线条表现明暗变化,具有一定的立体感,但画面比较复杂,适于表现块面变化较大的地质体体感,但画面比较复杂,适于表现块面变化较大的地质体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线条阴影法线条阴影法线条阴影法线条阴影法5959 点线阴影法点线阴影法,它有很强的立体感,画面精细富有变化,但画,它有很强的立体感,画面精细富有变化,但画起来较慢,适于描绘物象的细小特征,一般多用于室内整理起来较慢,适于描绘物象的细小特征,一般多用于室内整理或作书刊的插图或作书刊的插图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三、不同线条所起的作用点线阴影法点线阴影法点线阴影法点线阴影法6060 利用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刚柔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利用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刚柔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空间感,还可以表现差异,地质作用程度的差别造成地增强空间感,还可以表现差异,地质作用程度的差别造成地质现象的形态特征质现象的形态特征四、线条的对比四、线条的对比6161 四、线条的对比四、线条的对比1 1、粗细对比、粗细对比 粗细对比可增强空间感。

      粗细对比可增强空间感6262 四四、、线条的对比线条的对比2 2、虚实对比、虚实对比 6363 四、线条的对比四、线条的对比3 3、疏密对比、疏密对比 6464 四、线条的对比四、线条的对比4 4、刚柔对比、刚柔对比表现软硬岩性的差别表现软硬岩性的差别 6565 五、线条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五、线条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1 1、明暗面的表现、明暗面的表现 地质素描,一般只要掌握三种基调,即物像接受光源的角度不地质素描,一般只要掌握三种基调,即物像接受光源的角度不同,受光的程度就有强弱的区别,受光的一面最强,为同,受光的程度就有强弱的区别,受光的一面最强,为白色基调白色基调白色基调白色基调;;背面的最弱,为背面的最弱,为深色(或黑色)深色(或黑色)深色(或黑色)深色(或黑色)在受光和背光的过渡区,光线适在受光和背光的过渡区,光线适中,为中,为灰色灰色灰色灰色根据这些线条不同的基调,用线条来反映景象形态结根据这些线条不同的基调,用线条来反映景象形态结构空间立体感构空间立体感三种基调三种基调三种基调三种基调6666 2 2、明暗面的表现方法、明暗面的表现方法 两种方法:两种方法: 线条画法线条画法线条画法线条画法:受光面不加线条,过渡区用稀疏、细小线:受光面不加线条,过渡区用稀疏、细小线条、背光面用粗而密的线条。

      条、背光面用粗而密的线条 涂影画法涂影画法涂影画法涂影画法:背光灰白和深色基调范围内涂上浓淡不同:背光灰白和深色基调范围内涂上浓淡不同的色块,以表现明暗变化的色块,以表现明暗变化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地质素描中怎样运用线条五、线条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五、线条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6767 6868 作业作业696969 7070 7171 7272 7373 7474 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75一、一、确定主题确定主题二、位置的选择(图)二、位置的选择(图) 1、褶曲素描的位置 2、表现河流阶地及河流两岸冲刷现象的素描 3、素描山岳或山前地貌的形态 4、不同对象应选择不同素描位置三、图幅大小和空间利用三、图幅大小和空间利用 1、素描内容的多少有三种方式 2、能否如实地反映地质素描的对象 3、方便复制和保管 4、图幅空间的处理和利用75 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一、确定主题一、确定主题 它反映素描作者对某一地质现象的认识程度。

      确定素描主它反映素描作者对某一地质现象的认识程度确定素描主题要有说服力题要有说服力二、位置的选择二、位置的选择 应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景象去画,注意角度的变化,找到最应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景象去画,注意角度的变化,找到最易于表现物像立体感的角度易于表现物像立体感的角度原则原则原则原则::第一第一第一第一,要能够全面反映想要表现的地质现象要能够全面反映想要表现的地质现象 第二第二第二第二,能更形象地表现地质现象形态的变化能更形象地表现地质现象形态的变化7676 1 1、褶曲素描的位置、褶曲素描的位置 选择在天然剖面的垂直方向大于选择在天然剖面的垂直方向大于45°45°的侧视角度上,在地的侧视角度上,在地质形态显露清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褶曲轴的延伸方向上最为质形态显露清晰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褶曲轴的延伸方向上最为合适二、位置的选择二、位置的选择褶曲素描位置褶曲素描位置褶曲素描位置褶曲素描位置7777 2 2、表现河流阶地及河流两岸冲刷现象的素描、表现河流阶地及河流两岸冲刷现象的素描 最好选择在这种现象的斜前方,河道较弯的高一级阶地或丘最好选择在这种现象的斜前方,河道较弯的高一级阶地或丘陵上。

      陵上河流的素描河流的素描河流的素描河流的素描7878 3 3、素描山岳或山前地貌的形态、素描山岳或山前地貌的形态 选择在素描地段山脉走向的选择在素描地段山脉走向的45°45°交角方向,一定距离的更交角方向,一定距离的更高一级台阶或山岭,取俯视角度,让其画幅浑远而广阔一些高一级台阶或山岭,取俯视角度,让其画幅浑远而广阔一些山岳的素描山岳的素描山岳的素描山岳的素描7979 4 4、不同对象应选择不同素描位置、不同对象应选择不同素描位置 若反映某天然露头不同岩性抵抗风化能力或岩层产状若反映某天然露头不同岩性抵抗风化能力或岩层产状对地形起伏的影响则选择视线与岩层走向平行或小于对地形起伏的影响则选择视线与岩层走向平行或小于30°30°夹角的位置,倾斜岩层风化后,硬岩突出,素描位置夹角的位置,倾斜岩层风化后,硬岩突出,素描位置应选在出露较好,一端沿走向伸展方向上的某一点上应选在出露较好,一端沿走向伸展方向上的某一点上素描露头的选着素描露头的选着素描露头的选着素描露头的选着8080 三、图幅大小和空间利用三、图幅大小和空间利用图幅大小的确定,主要有一下因素图幅大小的确定,主要有一下因素。

      1 1、素描内容的多少有三种方式、素描内容的多少有三种方式 a a、、广幅广幅广幅广幅是用于反映诸多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画幅,即是用于反映诸多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画幅,即具有宏观性的地质题材,如广貌的地貌,几种现象相联系的具有宏观性的地质题材,如广貌的地貌,几种现象相联系的地质素描地质素描 b b、、中幅中幅中幅中幅是对某一基本地质现象的素描,它的内容单一、是对某一基本地质现象的素描,它的内容单一、范围不大如一个向斜、背斜、岩溶孤峰、单斜山、溶洞等范围不大如一个向斜、背斜、岩溶孤峰、单斜山、溶洞等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地质素描取景方法及应用8181 广幅广幅广幅广幅8282 中幅83 c c、、特写特写是突出某种地质现是突出某种地质现象的细小结构、构造、形象的细小结构、构造、形态的素描如劈理、缝合态的素描如劈理、缝合线、层间滑动面、一个旋线、层间滑动面、一个旋转构造的砥柱和回旋面,转构造的砥柱和回旋面,有时为了地质记录重点突有时为了地质记录重点突出2 2、能否如实恰当的反应地、能否如实恰当的反应地质素描的对象质素描的对象特写特写特写特写8484 •3 3、方便复制和保管:、方便复制和保管:•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野外调查的重是野外调查的重要记录,有些需要复制,纳入要记录,有些需要复制,纳入文字报告作插图,底图又往往文字报告作插图,底图又往往需要存档,因此图幅一般不宜需要存档,因此图幅一般不宜过大。

      过大•4 4、图幅空间的处理和利用:、图幅空间的处理和利用:• 图幅形式:一般分立幅、横图幅形式:一般分立幅、横幅、方幅三种幅、方幅三种85 四四 取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取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素描时,为了确定描绘范围和大体控制物像大小位置,取景的素描时,为了确定描绘范围和大体控制物像大小位置,取景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 一是按照三种图幅的形势,用硬纸板取成长方形、正方形,将一是按照三种图幅的形势,用硬纸板取成长方形、正方形,将其中切空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在空中设置十字形黑线而成十字其中切空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在空中设置十字形黑线而成十字格,就成了经济实用型格,就成了经济实用型取景框取景框取景框取景框,另一种以,另一种以双手食指及拇指组成框双手食指及拇指组成框双手食指及拇指组成框双手食指及拇指组成框形形代替纸板取景框,适于野外随时作画代替纸板取景框,适于野外随时作画8686 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和利用地质素描的步骤和利用87一、素描步骤一、素描步骤二、素描要点二、素描要点87 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1 1、控制比例,划出总体轮廓,确定景象前后位置。

      控制比例,划出总体轮廓,确定景象前后位置 控制比例一般用比例法:素描前手握铅笔,伸直手臂,以控制比例一般用比例法:素描前手握铅笔,伸直手臂,以笔的一端瞄准景物高、低、长、宽、大、小等可比较的一端,笔的一端瞄准景物高、低、长、宽、大、小等可比较的一端,并移动拇指把一端准确记下来以第一次的比较长度作为一,并移动拇指把一端准确记下来以第一次的比较长度作为一,其它各次以其比较的相对比例相应地定在图上,作为圈定大其它各次以其比较的相对比例相应地定在图上,作为圈定大体轮廓的控制然而用简单线条勾出图象的大体轮廓,并作体轮廓的控制然而用简单线条勾出图象的大体轮廓,并作为圈定整个画面其它景物高低、大小、远近比较标准为圈定整个画面其它景物高低、大小、远近比较标准一、素描步骤一、素描步骤8888 8989 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一、素描步骤一、素描步骤•2 2、画出景象的几何立体形、画出景象的几何立体形态,划定块面态,划定块面•在大体轮廓已定基础上,在大体轮廓已定基础上,从近到远、从主到次,逐从近到远、从主到次,逐个将已圈定的个将已圈定的““景象单位景象单位””,按实际形状所近似的,按实际形状所近似的几何立体形状圈定出来,几何立体形状圈定出来,并分析其主要块面性质,并分析其主要块面性质,画出块面分割线条。

      这时画出块面分割线条这时素描已初具立体感效果素描已初具立体感效果9090 3 3、刻划细部,加注说明、刻划细部,加注说明 块面分割线条画完后,应着手景物细部的表现,作者根据要表达的地质内容特点块面分割线条画完后,应着手景物细部的表现,作者根据要表达的地质内容特点可选用不同线条完成后加注说明:可选用不同线条完成后加注说明:1 1 1 1)图中的主要高地、居民点、河流等名称和标高;)图中的主要高地、居民点、河流等名称和标高;)图中的主要高地、居民点、河流等名称和标高;)图中的主要高地、居民点、河流等名称和标高;2 2 2 2)地层界线、地质符号或代号及相应说明;)地层界线、地质符号或代号及相应说明;)地层界线、地质符号或代号及相应说明;)地层界线、地质符号或代号及相应说明;3 3 3 3)比例尺、方位、日期;)比例尺、方位、日期;)比例尺、方位、日期;)比例尺、方位、日期;4 4 4 4)图名或素描图说明;)图名或素描图说明;)图名或素描图说明;)图名或素描图说明;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一、一、素描素描步骤步骤9191 9292 要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地质内容,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要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地质内容,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 1、用透视关系反映地质构造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其原则是:、用透视关系反映地质构造在空间位置的变化其原则是:近大远小近大远小近近近近::高高高高、、大大大大、、宽宽宽宽、、前前前前、、下下下下、、弯弯弯弯、、滑滑滑滑远远远远::低低低低、、小小小小、、窄窄窄窄、、后后后后、、小小小小、、直直直直、、朦朦朦朦2 2、用、用““块面块面””关系反映地质构造形状的起伏变化关系反映地质构造形状的起伏变化主要有竖面、平面、倾斜面、波状面和弧形面五大面如褶皱主要有竖面、平面、倾斜面、波状面和弧形面五大面如褶皱的的““块面块面””分解二、二、 素描要点素描要点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9393 94 3 3、用线条表达地质的形态变化、用线条表达地质的形态变化 要把空间物体表现在平面上并显示立体形态,必须把变化要把空间物体表现在平面上并显示立体形态,必须把变化复杂的光线,即明与暗表现出来,没有明暗便没有立体,在地复杂的光线,即明与暗表现出来,没有明暗便没有立体,在地质素描时一般用轮廓线、块面分割线、阴影线(线条加密)来质素描时一般用轮廓线、块面分割线、阴影线(线条加密)来表达线条可以是水平线、直立线、斜线,也可以是弧形线和表达。

      线条可以是水平线、直立线、斜线,也可以是弧形线和曲线,这些线条要与五大面对应使用,即曲线,这些线条要与五大面对应使用,即““线条随面走、面变线条随面走、面变线也变线也变””只要掌握了这个法则,物象的主要分割面的性质和只要掌握了这个法则,物象的主要分割面的性质和基本外形起伏就反映出来用线条的平直、弯曲、粗细、长短基本外形起伏就反映出来用线条的平直、弯曲、粗细、长短及其疏密变化便可以把地形的缓急、陡峭勾绘出来及其疏密变化便可以把地形的缓急、陡峭勾绘出来第五章第五章 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地质素描的步骤及要点二、二、 素描要点素描要点9595 96 一组素描图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104 105105 106106 107107 108108 109109 110110 111 112112 113113 114114 115115 116116 117117 118118 119119 120120 121 122122 123123 124 125125 126126 127127 128128 第一步:几何图形第一步:几何图形129 第二步:轮廓线第二步:轮廓线130 第三步:局部细画131 第四步:成图第四步:成图132 133 134134 第一步:几何图形第一步:几何图形135 第二步:轮廓线第二步:轮廓线136 第三步:局部细画第三步:局部细画137 第四步:成图第四步:成图138 139 祝大家身体健康、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学业有成!140 141 142 143 黄土滑坡-圈椅状144 145 黄土滑坡-“几字形”146 147 148 黄土桥149 150 151 15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