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3照相机同步训练.doc
10页贵州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3照相机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 . 一个放大镜 B . 投影仪镜头 C . 照相机镜头 D . 一个平面镜 2. (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凹透镜 B . 望远镜的目镜是由凹透镜组成 C .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D . 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 (2分)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 . 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 . 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4. (2分) 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A . 一次放大作用 B . 二次放大作用 C . 三次放大作用 D . 四次放大作用 5. (2分)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 .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 .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 .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 (2分) 如图所示,一个由薄玻璃围成、中间是空气的“三棱镜”置于水中,一细束白光通过该“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的Em=nBωs=10×2×10π×0.1=20π(伏)、π、π三种色光,再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 B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 C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 D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 7. (2分)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8. (2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凸透镜是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 . 若凸透镜是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 . 若凸透镜是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 . 若凸透镜是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9. (2分) 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 .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 .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D .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10. (2分) (2017高二下·盐城期中) 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细束蓝光从AC面的P点沿平行底面AB方向射入棱镜后,经AB面反射,再从BC面的Q点射出,且有PQ∥AB(图中未画光在棱镜内的光路).如果将一细束绿光仍从P点沿平行底面AB方向射入三棱镜,则从BC面射出的光线( )A . 仍从Q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B . 仍从Q点射出,出射光线不平行于AB C . 可能从Q′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D . 可能从O″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11. (2分) 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 .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 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12. (2分) 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10 cm B . 20 cm C . 30 cm D . 40cm 13. (2分) 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A . B . C . D . 14. (2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 . 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 . 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15. (2分)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的三棱镜,里面是真空的,一束白光从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小的入射角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 )A .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 .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 .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 .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16. (2分) 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A .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 .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 .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17. (2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光屏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 .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18. (2分) 如图是人眼的结构简图,如果长期近距离看书,将导致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B . 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C . 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像将在视网膜前面 D . 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像将在视网膜后面 19. (2分)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阳光下,在地面上看不到高压电线的影子,属于光的衍射现象 B . 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属于色散现象 C . 全息照片的拍摄主要利用了光的衍射 D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白光做光源,则不能观察到干涉图样 20. (2分) (2017·深圳模拟) 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 )A . 尺寸不变,亮度不变 B . 尺寸不变,亮度降低 C . 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 D . 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 21. (2分)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2. (2分) 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 B .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 C .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23. (2分) 光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全息照相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 B . 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 C . 医用无影灯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 D . 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3分)24. (1分) 彩虹的产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小水珠时的部分光路图,其中a、b为两种单色光. a光光子的能量________(小于或等于,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25. (2分)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________透镜来矫正.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3分)24-1、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