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费下载.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089506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核心预测之九: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相关知识点1. 改革的全面性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血地改变牛产关系中不适应牛 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 在全血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2)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 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 的统一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 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 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

      因 此,需要统观全局,梢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 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 的胆子要人,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 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 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才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 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 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 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 耍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 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而临的实际问 题为工作重点。

      命题角度新疆7. 5事件的启示;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示范例题材料1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年增长9%以上,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为5689. 8 亿元,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09407亿元;1978年我国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 亿美元,2006年已达到17607亿美元;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为L 67亿美元,2006年己达 到10663亿美元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可以说, 这是我国生产力巨人发展,综合国力人幅度跃升,人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是我国国际 影响力显著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彖大大提高的时期事实胜于雄辩,事 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山之路改革开放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 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 史转变在新的历史吋期,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材料来源:2008年10月6日马克思主义研究网材料2邓小平于1985年9月23日在《在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阐述道: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利精神状态的一系列 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利程度的革命性 变革这是一件人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了因此,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口我完善”,这体现 的是量变,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牛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讲的是量变中的部 分质变可见,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的过程实践证明,许多 重大的改革的成功,如在农村实行责任制,搞包产到户,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僵化的计划经 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体现了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的正 确性如何才能完成好这第二次革命呢?邓小平于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 华莱士问》一文中指III:-我们也讲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 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询进既然是新事 物,难免要犯错课。

      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谋就赶快改,小错课不要变成人错 课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又在《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人有希望》一文中进一步指 出:“改革开放放弃不得如果固守成规,照过去的老框框一•模一样地搞,没有一些试验、 一些尝试,包括受一些挫折、有一些失败的尝试,肯定达不到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 耍真正地搞改革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材料来源:2004年8 21 0新华网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是中国笫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 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案要点】(1)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改革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肓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①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是 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摆脱贫困落示的状态②从深度上看,我国的改革不 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③从广度上看,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而,改革 一个陈旧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

      ④从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上讲,改革将把一个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宏伟和艰巨不亚于 建立一个新中国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它是社会上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个重大关系,需要正确处理①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 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血•的重人关系,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 题与新孑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询进中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从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深化改革必将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坏境从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看:只 有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突出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而 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国家一乱则一事无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