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身设计指南_典型截面图.doc
3页车身部设计开发指南- 1 -白车身部设计开发指南第四章典型截面图车体骨架的设计应满足车身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刚度不足,将会引起车身的门框、窗框、发动机舱口及行李箱口等的变形,导致玻璃破裂,车门卡死;低刚度必然伴随有低的固有振动频率,易发生结构共振和声响,并削弱结构接头的连接强度;此外,还会影响安装在底架上的总成的相对位置而结构强度不够则引起构件早期出现裂纹和疲劳断裂一、壁杆件截面形状与刚度的关系薄壁杆件的截面形状对其截面特性有很大的影响,与刚度有关的截面特性是弯曲惯性矩I,扭转惯性矩J k等薄壁杆件的截面形状分为闭口和开口两类,他们的截面特性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对于闭口截面,扭转惯性矩J k=4A2st/s,式中A s为板料厚度中线所围成的面积可见,中线周长s一定,材料厚度t一定,扭转惯性矩 Jk与A s的平方成正比,而截面形状无独立意义,所围面积大小则很重要可见,在材料面积A和壁厚 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闭口截面的抗弯性能稍次于开口截面,但闭口截面的扭转惯性矩要比开口截面大多啦因此,从提高整个车身和构件的扭转刚度出发,宜多采用闭口截面,但是还需要考虑构件截面的其他因素,如结构功能、配合关系以及制造工艺等等。
因此,实际车身骨架构件的截面形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二、骨架结构中的应力集中当受力杆件的截面发生突变时,就会由于刚度突变引起截面变化处应力集中在经常承受交变应力的汽车车身上,应力集中可能锈发进展行裂缝,导致疲劳损坏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避免截面急剧变化,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板和接头的设计三、 典型截面图与冲压工艺和焊装工艺的关系Ⅰ,针对截面图与冲压工艺的密切关系,现在以一个简单的截面来分析截面如下图:设计车身零部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零部件的拉延工艺性,其中一点就是拉延方向,保证凸模进入凹模的可能行如果零件在某一部分有内凹,如上图所示,有凹模达不到的死角,车身部设计开发指南- 2 -则无法拉延出所需的零件形状也就是说,在设计零件前,首先考率它的冲压工艺性另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注意减少工序和简化工艺当零件上既有翻边,又有局部骨包和凸起肋等,应尽可能设计成凸起的方向与翻边压弯方向一致,以便在一道工序中冲压出来图一 流水槽与顶盖的连接1—内边槽 2—外边梁 3—顶盖 4—流水槽图二 流水槽与顶盖的连接1—内边槽 2—外边梁 3—顶盖 4—流水槽如上图一所示,顶盖侧边改进设计成向外翻,向图二所示,则在切边时一次成型,即简化了工序,又免于采用笨重复杂的楔形冲模,此外,外翻边也便于流水槽双面点焊。
Ⅱ,截面的形状和焊接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设计车身零件的连接型式时,尽量采用翻边连接或搭接,因为这两种连接型式焊接品质好,且便于大量生产车身部设计开发指南- 3 -总之,设计车身冲压件接头型式时,尽可能采用开式翻边连接或搭接从装配精度看,采用搭接接头装配时前后易错位,如改为采用翻边接头则能控制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但是从补偿零件的制造误差来看,采用搭接更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