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合同管理探索.doc
3页BT投资合同管理探索摘要:本文指出了我国BT投资合同管理中的重难点,从加强BT投资合同管理力度、优化合同资金管理模式、探索风险共同分担制度、提供项目回购担保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BT投资合同管理效果的途径,希望为加强BT投资合同管理的效果有所裨益关键词:BT投资合同;管理;途径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日益扩大,有限的财政建设资金往往难以全部满足为此,不少地方政府探索施行了BT建设模式,吻合了当前市场化经济的特点但在建设过程中,BT项目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使工程建设本身遭遇到了各种风险的考验为此,非常有必要对BT投资合同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BT建设模式获得更好的效果1BT投资合同管理中的重难点 从笔者所工作的中铁投资集团所涉及的BT投资项目总体情况看,基本上每个项目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BT项目本身的特殊性,使其风险防控问题异常突出为降低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必须认真对待BT投资合同管理中的重难点,以求将风险的发生率降至最低1.1合同订立BT模式引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时间还不是很长,除一些基本的法律规章制度之外,其它操作性较强的配套法规仍没有制定完善。
BT模式涉及了多种经济建设工作,如投融资、建设、转让和回购等行为,业务开展模式异常复杂在项目参与上也包含了多个主体,如投资人、项目业主、各级地方政府、总承包方、BT项目公司、融资担保人、监理机构、分包商、保险公司和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等各个单位,同普通建设项目相比,BT投资项目的牵扯面无疑是较为复杂的这些主体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法律经济关系,如果处理不甚,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进程和效果为此,如何在合同订立之初,就在合同中对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以制度条文的形式规范下来,并要在法律规定的允许框架之内,就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在BT投资合同谈判过程中,主要核心还是如何确定投资建设的特许权,这关系到BT项目投资方和政府两方面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到BT项目最终合同预算价格的制定不同于普通建设项目,BT项目在前期设计时一般不会设计的非常细致,而是随着工程建设进度的推进,相关设计图纸和文件才会一步一步到位这就使得投资方难以准确的确定合同预算价格的合理水平,项目投资控制收益都存在了潜在的巨大风险考验1.2融资 BT投资合同在管理中经常遇到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建设投资超出预算水平、融资成本发生上升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进度。
如果未能按时配套到足够资金,项目建设将会陷入停滞,或者发生解除合同的现象,带来巨大损失在BT投资模式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融资,其成功的关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整体运作目标的达成1.3建设成本超支 投资方如果没有按照合同中的要求规定对建设成本予以准确的掌控,将造成投资收益水平的降低,如果采取追加项目投资的方式,可能还会产生融资无法完成的难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如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不达标、材料价格提高、设计发生变更、融资成本提升等因素,都是重点的诱因1.4项目竣工 项目建设质量不达标或工期延长等都会给BT项目的竣工产生负面影响设计方、施工方的技术难以达到合同的技术要求标准;投资方的管理手段、复杂问题处置能力、技术实力不足;分包商技术实力不够等,这些都是造成项目质量较差的原因如果项目竣工延期,将会使项目成本上升、投资难以回收,像设计变更、征地拆迁、管理水平滞后、自然外力因素等,都会造成BT项目无法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时间圆满竣工1.5回购 回购出现问题也是BT投资合同管理中的一个现象,这将会造成投资方的资金周转不畅甚至发生资金链断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因地方政府换届、财政收支出现问题等造成的,使BT合同中的回购要求不能得以顺利履行。
2完善BT投资合同管理效果的途径 从上述BT投资合同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可以看出,BT项目投资方必须高度重视合同中潜在的各种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小重大经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确保BT项目建设取得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1加强BT投资合同管理力度 首先必须正视我国当前关于BT项目法律规章制度制定相对滞后的现实问题,着重加强对BT投资合同的科学化、精确化管理力度,在合同中对项目各方的准确权责予以清晰的界定,防止因合同条款制定的不准确而发生各类纠纷合同制定好后,还要对其施用性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以便更有效的对工程资料进行管理另外,还要重视对承包商是否履约尽责进行全程跟踪管控,理顺合同监督检查程序,确保项目进程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得以顺利完成2.2优化合同资金管理模式 必须对BT项目的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使项目资金链保持完整不断裂由于BT项目所涉及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所需资金量都比较大,极易产生资金供给使用上的问题所以必须制定细致的项目融资计划书,规划好每笔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式方向同时,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资金无法到位的现象,应事先拟制针对性的融资补救方案另外,还应积极拓展融资的渠道来源,实践证明,单独依靠一家金融机构实现BT项目的融资,将会使项目面临巨大的资金安全风险,如果这家金融机构因资金实力不足导致项目融资无法完成,将会使项目建设显然停滞状态。
为此,投资方应广开资金的来源渠道,如境外基金、信托资金、民间贷款、股权置换和银行贷款等,都是很好的资金获取平台并且,这种分散式的多样化融资方式,将有效降低项目融资所面临的潜在风险2.3探索风险共同分担制度 建立风险共同分担制度是国外BT项目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很好经验,这非常值得我们充分借鉴为此,可将BT项目从筹划到最终竣工完成接收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细致划分如下:BT项目投资方主要承担资金周转风险、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等;BT项目投资方和材料供应商共同承担建筑材料价格提高产生的风险;融资机构和业主共同承担汇率、利率等因素造成的融资成本上升引发的风险;项目承包方主要承担工程建设技术风险;政府主要承担项目道德法律风险和政府信用缺失风险;业主主要承担项目回购不及时引发的风险2.4提供项目回购担保 从BT项目的承建特点来看,项目投资方显然要承担比地方政府大得多的风险,竣工完毕后项目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回购以使投资方获得预期收益,其关键性因素还是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和基本财政能力的好坏为此,投资方在对BT项目进行决策时,应重点考察当地政府的信誉水平和财政能力,预测项目收益前景,认真评估政府的未来回购能力,确保项目建成后不发生政府失信行为。
当然,对那些曾存在良好政企合作先例、地方经济蓬勃活跃、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地区,投资方应抓住机遇率先抢占市场,积极通过承建BT项目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此外,政府应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遵循BT项目建设的一般规律,以人大讨论审议通过的方式给投资方吃下“定心丸”,还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将回购款项单列出来,确保BT项目建设不发生问题除项目投资方和地方政府之外,还要积极依托第三方独立担保机构,如第三方上市公司、担保业知名公司、地方城投公司等,为BT项目提供具有合理法律效应地位的担保,防止一旦项目回购出现问题,地方政府无法履约,投资方也会拥有一条良好的变现渠道,需注意的是,担保合同中所规定的担保额度必须能够覆盖项目回购款,过少的担保额是无济于事的另外,还可以选择土地使用权抵押或履约保函等方式,对BT项目进行担保,这也是经实践检验过的很好的担保渠道,能够有效维护项目投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3结语 对项目投资方而言,希望拓展更广阔的投资领域,实现对资金的最大程度开发利用;对政府来说,急需推动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促进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BT投资合同的管理,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隐患,密切政府和投资方间的关系,畅通沟通联络渠道,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并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1] 张美蓉. BT项目下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J]. 水运工程. 2013.09[2] 侯兵兵. 浅谈BT项目的合同管理及资金回购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10[3] 谢晓红,李勇,张静晓. BT项目合同风险集成管理[J]. 建筑. 2011.02[4] 邓中美. BT项目投资建设——回购合同的风险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06[5] 王新芳. BT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 新西部. 201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