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述类文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4953439
  • 上传时间:2021-1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9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述类文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论述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 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 的渊源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 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 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 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 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 物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 《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 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 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 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 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 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 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 圣色彩明显消褪论述类文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 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

      这时皇家也 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 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 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 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 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 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 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 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 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论述类文 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 望、晦、朔为基准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 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 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 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 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南宋杭州中 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 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 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市井贫民“解衣 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 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 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 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 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月饼 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 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 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 论述类文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 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 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 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 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 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 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 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 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 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 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 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 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 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 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 定就与“望”有关B. 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论 述类文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 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 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 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 演变为月神嫦娥论述类文阅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 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D. 隋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 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 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 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 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 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 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 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论述类文阅 读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 晦、朔为基准C. 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 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 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 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 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 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答案1. D2. C3. 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