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docx
7页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彭胜华,江西余干人,深圳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习与认知;康武,深圳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摘 要:以深圳高校278名在读研究生为被试,以《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为工具,调查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发现:①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有无工作经历、是否跨专业和年级对其专业认同水平影响显著提出提高专业认同水平的合理化建议,为促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提供指导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专业认同 调查研究1.引言专业(major)是高校为传授专门性职业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认同(majoridentity)指高校学生是否认同所学专业,依据专业选择职业,认同专业及职业价值,感到在专业学习、工作中展现自身价值,愿意接受专业及相应的职业规范专业认同是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衡量某个职业专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慧敏等(2008)认为专业认同包括对报考专业、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态度三方面。
王顶明(2008)认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探究所学专业,并提出专业认同的认知、情感和持续三维度结构秦攀博(2009)认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情感上接受和认可所学专业,并有积极的外在专业投入行为和内心的专业适应感,他将专业认同分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倾向性和适切性四维度黄涛(2008)编制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并将专业认同分为专业价值感、专业学习观、专业投入行为及目标计划四维度Henning认为专业认同度是个体对于社会现实中的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是个体与该专业内心保持一致和平衡的程度kristie(2006)研究1明个体专业学习时的专业认同水平对其日后社会成就具有重大影响刘欢欢(2004)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态度消极即专业认同水平较低,会引起对专业的不满意,使得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和发展问题杨晶(2004)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专业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对就读学校、所学专业、任课教师及专业前途等的认同危机Thomas(2002)和Jonathon(2004)围绕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力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专业认同对学生学业成功、学习动机、专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大都为大学生,而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对其学业状况、学业成就、职业规划及未来社会成就都具有重大影响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习内容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而有些硕士研究生可能会体验到专业学习状况不理想,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专业的学习投入度不够,专业学习的目标、计划不明确等不良状况同时,高校硕士研究生数量剧增,“重博士轻硕士”和“重本科教学轻研究生教育”现象的出现,同时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一些专业就业不理想的学生可能会忽视平时专业学习,就业时放弃了自己所学专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个人机会成本的增加因此,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了解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为其专业认同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在深圳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发放问卷300份并向其说明研究目的及填写方法,问卷当场收回,事后对个别被试进行访谈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回收率为92.7%其中,男124人,女154人;跨专业122人,没跨专业156人;有工作经历102人,无工作经历176人;文科140人,理工科122人;研一98人,研二128人,研三52人。
2.2研究工具采用黄涛编制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该问卷有24个条目,分四维度,分别为专业价值感(7题)、专业学习观(7题)、专业学习投入度(6题)及目标计划(4题)所有项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完全符合”计5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3,各维度同质信度最低的为0.6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3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管理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及方差分析3.结果与分析3.1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四维度及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从平均数分析,问卷平均分为3.57,高于临界值3分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度各维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专业学习观、专业价值感、目标计划、专业投入行为总体上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2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得分在年级、是否跨专业、有无工作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1)有工作经历硕士研究生在专业价值感、专业学习观、专业投入行为和专业认同总分均显著高于无工作经历硕士研究生;(2)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观和专业投入行为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没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在目标与计划维度上,研三学生显著高于研一和研二学生,研一和研二学生在目标与计划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4.讨论4.1在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专业认同状况的高低和研究生本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是紧密相关的同时,个体对其专业定位和专业就业前景的认识会影响到其专业认同水平可见,专业认同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到硕士研究生在校的学业表现和其个人发展和成长有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无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可能是因为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在考研究生时专业发展和专业目标更符号本人的意愿和需要而跨专业考取硕士研究的被试可能是本科专业和个体期望不符,于是考取自己理想的研究生专业,所以专业认同水平相对没有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较高三年级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在目标[来自www.lW5u.coM]计划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一、二年级,说明三年级硕士研究生的本专业学习的目标和计划会更明确,更加珍惜最后一年时间,在本专业领域内学习更多的内容来充实和提高自己4.2提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合理化建议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该学科科研和教学的能力从个人层面来讲,要将个人兴趣和专业学习内容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对所学专业的定位,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学校要加强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那些专业认同较低的研究生,要加以关注其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引导,转变其对专业的不合理的认知。
同时,要完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实力和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在社会层面来讲,要更加支持硕士研究生在专业选择和个人的发展前景上的意愿参考文献:[1]李慧敏,胡成功,刘浩.法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5):23-24.[2]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8-22.[3]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黄涛.上海地区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Henning,Salling,Olesen.Professionalidentityaslearningprocessesinlifehistories[J].JournalofWorkplaceLearning,2001,13(7):209-298.[6]KristieAnemergingprofessiona[来自wWw.lW5u.Com]lidentity:influencesontheachievementofhighabilityfirstgenerationcollegefemales.Journalfortheeducationofthegifted:2006,29(3)305-338.[7]刘欢欢等.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及其专业满意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31-333.[8]杨晶.大学生的认同危机与调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