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防护管理课件.ppt

56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192908
  • 上传时间:2019-04-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41K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职业防护管理,,2,经血液传播疾病的 职业防护和报告制度,,3,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 所有体液、血液的暴露源都列为潜在危险的传染源4,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用品,接触或可能接:带手套 正确的洗手方法 喷溅、飞溅:眼罩 大面积、大量喷溅、飞溅:防渗透的隔离衣,5,,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场所进食 与暴露源接触后的设备、环境、设施尽快消毒 自带伤口、皮炎、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如口腔溃疡),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治疗、护理和检查工作,6,积极参加职业防护培训,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学习 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 上报制度和流程,7,标准预防,,8,标准预防——双向防护-新的隔离预防 ◆ 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BSI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 ◆ 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以前的七类改为三类型,即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 更新了按疾病隔离的内容,如增加了对MRSA等新出现的耐药性病原体的隔离措施9,★★标准预防概念,◆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10,标准预防基本特点,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11,AIDS/HIV让感控改变很多,AIDS/HIV发病率高 不能对每个病人常规检测(人权,费时) 对每个所接待的病人均要假设为AIDS/HIV潜在感染者,,,11,12,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13,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14,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15,标准预防操作原则,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16,标准预防技术——手卫生,(一)洗手和手消毒指征 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手消毒17,许多妨碍洗手的因素,手消毒剂质量低劣,易引起皮肤刺激和干燥; 洗手池数量不足或安装位置不方便; 皂液配给器和手巾紙架空空如也; 时间不够,太忙或工作量大; 没有意识到或根本不知道手卫生意义; 医院没有拨出专门款项来促进手卫生; 。

      18,手部卫生技术,★★洗手:用不含抗菌剂的普通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仅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手消毒:用含抗菌剂含抗菌剂的普通肥皂/液或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外科洗手,19,手卫生有关的名词术语,★★洗手 手消毒 手卫生 外科手消毒 暂居菌 常居菌,20,手卫生有关的名词术语,普通皂、液 抗菌皂 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 明显污染的手 抗菌剂 免水手消毒剂,七步洗手法,掌心对掌心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指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两手互握至搓指背; 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摩擦 握住手腕回旋摩擦交换进行,22,标准预防技术 (二)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手上的细菌传至病人??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24,手卫生标准,25,标准预防技术,(三)使用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26,口罩的种类,N95口罩 N99口罩 外科医用口罩 无纺布口罩和棉纱口罩,27,标准预防技术,(四)使用眼罩或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

      (美国洗内镜时不带口罩,带面罩),28,标准预防技术,(五) 使用防护鞋 (六)使用工作帽,29,标准预防技术,(七)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种类多,应正确适当使用,30,标准预防措施,(八)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器具、物品 等,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其中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31,标准预防措施,(九)环境控制 保证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32,标准预防措施,(十)被服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应避免清点扰动操作,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33,标准预防技术,(十一)预防锐器伤 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不用手去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备除针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34,医疗废物锐器盒,,35,标准预防技术,(十二)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 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备用艾滋病职业暴露,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理人员等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的可能性情况。

      37,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38,常见的经血传播的疾病,目前,医院内经血传播的主要病毒 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0多种疾病 HBV 6-30%, HCV 3-10%, HIV 0.3%39,体液中的HIV,40,职业风险---锐器伤,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被污染物质的数量 接触途径 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 医务人员整体健康状况 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遍性 接触的频率 坚持采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措施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造成经皮肤损伤的器械种类,41,职业暴露的防范与补救方法,接种乙肝疫苗 职业接触AIDS/HIV的预防 刺伤的补救措施,42,锐器伤,高危操作:套回针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毁形★★,43,锐器伤的预防:,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注射器使用后却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至2/3便更换利器收集箱须放进红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放弃传统的床单,使用床罩发生针刺伤的表现形式及预防,表现形式 抽完药物重新盖帽的针尖 预防对策 单手重新盖帽技术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发生针刺伤的表现形式及预防,抽血或注射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 静脉注射后,拔除带翼针头 穿刺中,拔除导管芯 转移血样到试管 断开与针尖连接的静脉管路 手术中传递刀片 缝合中,带手套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 求帮助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 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将辅助静脉管路与无针系 统连接,发生针刺伤的表现形式及预防,使用后重新盖帽 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去未盖帽的针头 运输使用过得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注射器 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禁止使用双手重新盖帽使用过的针头 使用单手保护技术重新盖帽针尖 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运输未盖帽的针头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发生针刺伤的表现形式及预防,拆卸一次性注射器再利用 使用后将针头弄弯或用剪刀剪断 使用过的注射器在丢弃前进行浸泡消毒, 这是一个极危险的方法!据统 计,非安全注射引起的感染中 有1/3的人是由处理使用过的 注射器引起!,发生针刺伤的表现形式及预防,不合适丢弃导致的损伤 针头丢弃在塑料袋中; 针头丢弃在常规垃圾箱中,49,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立即利器损伤时,则应 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50,医疗咨询与处理,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措施 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内追踪观察 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 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至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IVAb、肝功能 暴露源为HIVAb(+)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IVAb(-),经过专家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性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1年;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查HIVAb.,51,上报流程,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min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h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h内上报 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由护士长组织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科室、感染管理科、上级部门(医务处或护理部)各留一份备案52,职业暴露不属于职业病, 职业防护工作任重道远,53,,参考文献 1.广东省卫生厅编.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P5-P21 P35-P48 2.广东省卫生厅编.护理工作管理规范 P96-P102,54,思考题,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 洗手的定义 标准预防的定义 锐器伤的高危操作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55,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