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法勘探》2010年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4页成都理工大学 2009-2010 年《电法勘探》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名词解释(共 7 小题,每题 3 分,总 21 分)参考答案:(1)视电阻率 : ρS =K·△U/I 在电场涉及范围内,地表不平坦,地下各种地电体s的综合反映结果称为视电阻率2)视极化率 :ηs=△U2/△U * 100%,在电场涉及范围内,地表不平坦,地下各种地s激电体的综合反映结果称为视极化率3) 卡尼亚电阻率 :ρT=1/ωμ(|Ex/Hy|2)或 ρ=0.2T|EX/Hy|2 Ex:mv/km THy:伽玛 由均匀电磁波向地下传播时,导出的交变电磁场中的电阻率参数,该式表明,测量正交的电磁场分量,也可获得电阻率参数4)波阻抗:正交电场与磁场的比值5)趋肤深度:当电磁波能量衰减到其能量的 1/e 时电磁波的穿透深度,该深度与电阻率成正向关系,与频率成反向关系 (6)静态位移:当波长远大于良导电或导磁体地质体引起的积累电荷或磁荷产生一个附件电场或磁场,在对数坐标中表现出位置偏移原地质体的位置,这种现象称为静态位移静态位移的本质为非平面波现象7)波区:在电磁法勘探中满足平面波的勘探区称为波区。
评分标准:完全正确给 3 分,其他酌情给分二 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总 30 分)参考答案:1、 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有(ABCD)A 地形 B 装置 C 测点位置 D 不同介质的分布2、充电法可解决下列地质问题(ABCD)A 石墨勘探 B 判断矿体连接 C 金属矿床勘探 D 勘探无烟煤3、根据充电法电位平面等值线图可判断(ABD)A 等值线疏处为矿体的下延方向 B 等值线最大处为矿体上顶中心C 等值线密处为矿体的下延方向 D 等值线密处为矿体的边缘区4、利用自然电位法勘探某金属矿,在其上方中心处通常能观测到(B)A 明显的正异常 B 明显的负异常 C 正负异常伴生 D 无法确定5、激发极化法可解决下列地质问题(ABCD)A 寻找致密的金属矿体 B 寻找浸染矿体 C 寻找水 D 寻找碳质、石墨化岩层6 、电磁偶极剖面法中,哪些装置能观测纯异常(二次场) (BD)A(X,X) B(X,Z) C(Z,Z) D(Y,Z)7 、下列方法中受地形影响最小的方法是(C) A 电阻率法 B 自然电位法 C 激发极化法 D 电磁感应法8 、 影响岩矿石电阻率因素有(ABCD)A 岩矿石结构 B 岩矿石成分 C 温度 D 岩矿石的孔隙度9 、下列方法哪些方法是主动源的电法勘探方法(AC)A 充电法 B 自然电位法 C 回线法 D 大地电磁测深法10、电磁感应法二次磁场与频率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D)A 低频时二次场实虚分量都很小 B 高频时二次场实虚分量都很小C 低频时二次场实分量比虚分量大 D 高频时二次场实分量趋于饱和11、下列哪些测量参数受静态位移影响较小(BCD)A B C DMTTET12、在电磁法勘探中哪些方法可以忽略位移电流的影响(ABD)A MT 法 B TEM 法 C GPR 法 D VLE 法13、下列电磁方法中哪些方法属于被动场源法(AD)A MT 法 B TEM 法 C GPR 法 D VLE 法14、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找下列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BC)A 直立的低阻矿体 B 直立的高阻矿体 C 水平的低阻矿体 D 水平的高阻矿体15、联合剖面法理论上在找下列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BCD)A 直立的低阻矿体 B 直立的高阻矿体 C 水平的低阻矿体 D 低阻囊状矿体评分标准:给出正确选择每题 2 分三、分析与计算题(共 3 小题,第 1 小题 15 分,总 45 分)1. (1) 绘出对称四极测深 曲线; s答:K 型(图略)评分标准: 给出正确答案 3 分(2) 答: 欧 姆601T22h评分标准: 给出正确答案 3 分(3) 答:不变,因为此时 ,满足等值原理。
欧 姆60522h评分标准: 给出正确答案 3 分(4) 答:曲线尾支呈 45 度直线上升评分标准: 给出正确答案 3 分3.计算(1)解: IuMNAIukmvusss 1121296%0所以: As 517.0694023831 评分标准: 给出正确计算过程与结果 6 分2)解: 1085.302112ffm所以电磁系数恒大于 1,可不计位移电流 mf .30503评分标准: 给出正确计算过程与结果 6 分四、问答题(共 3 小题,第 1 小题 8 分、第 2 小题各 7 分,第 3 小题 10 分,总25 分)1. 评分标准: 给出 “联合剖面法 ”3 分;给出“OA 30m,MN<30m” 2 分;给出“正交点的联合剖面视电阻率异常”3 分答:电阻率联合剖面法 (3 分)1、含水断层相对灰岩呈低阻板状体模型,二者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2、设计 OA30m,MN<30m (2 分)3、可观测到近于对称的、具有正交点的联合剖面视电阻率异常(3 分)如给出下面答案:“高密度电阻率法”4 分;给出“温纳或施仑贝尔装置,极距 3m,隔离系数 n1=1,n2≥8”3 分;给出“与断裂分布基本相一致的低阻异常”给 3 分。
如答下述方法亦可: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电磁偶极剖面都给分含水断层与灰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电阻率差异,采用温纳或施仑贝尔装置,极距 3m,隔离系数 n1=1,n2≥8, 偶极剖面法采用 S-S 装置,在视电阻率断面图中呈现出与断裂分布基本相一致的低阻或明显的二次场异常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评分标准:给出原理 3 分,给出特点 2 分,给出关系 2 分答:基本原理:由电磁波向下传播时的穿透深度公式可知,电磁波的穿透深度与电磁场的频率和介质导电性有关,频率越低、导电性越差,电磁波的穿透深度就越大因此,改变发射场的频率就可达到测深的目的,这就是频率测深的基本原理特点:(1)磁源频率测深可不用接地系统2) 发射和接收位置固定,通过改变发射频率进行测深3) 可穿透高阻屏蔽层4) 探测深度大5) 可测量相位参数探测深度、勘探区的电性与发收距离发射频率关系:根据勘探深度与最佳发收距离的关系: 来确立发收距根据发收距与电性Hr)5~3(佳按 来确定最低频率Hz{r}106.72m5Df3 评分标准:每小题各 2 分(1)答:H 型(2)答:高频电磁波的反射与干涉(3)答:在低频段不满足平面波,近似于直流电场或静磁场作用。
其差异差异主要是直流电场与静磁场的作用差异引起的4)答:发收距参数越大,越接近实际曲线类型,因为发收距参数越大,越保证在波区工作(平面波) 5)答:发收距有关参数 r/H 大于 8 时,曲线受发收距的影响比较小,不同发收距的曲线几乎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