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上15-22课练习题.doc
3页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15-2215-22 课)班级课)班级 姓名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 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 ( ) A.班超出使西域 B.张骞出使西域C.玄奘西行 D.佛教东来 2.公元前后,在右图中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 明古国,它们分别是( ) A. 西汉帝国和古希腊 B.唐朝和天竺 C. 西汉和古罗马帝国 D.元朝和意大利 3.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 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4.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 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 A.和亲之路 B.丝绸之路 C.反击匈奴路线 D.出使西域路线 5.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华佗制成了“麻沸散” C.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 《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6.2011 年 5 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 医文化发扬光大。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 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东汉未年最著名的两位医学家是( )A 扁鹊与张仲景 B 扁鹊与华佗 C 张仲景与华佗 D 李时珍与华 佗 8.人们把《史记》定位为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 9.下列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秦汉时的雕塑艺术水平 B.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C.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大体相当 D.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10.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集团极其腐朽 B.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西晋皇族连年混战 D.内迁各族起兵反 晋 1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能取得显著效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B 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C 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D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 持 12.下面关于《齐民要术》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介绍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B.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C.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D.总结我国南方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13.1964 年 11 月 9 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 1888 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
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A.数学领域 B.建筑领域 C.医学领域 D.文学领域 14.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地区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使人们更加关注地震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你知道世界上最早发明测量地震方位仪器的是谁吗( ) A.祖冲之 B.僧一行 C.张衡 D.郦道元 15.《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作者是东晋书法家( ) A.顾恺之B.王羲之C.祖冲之D.贾思勰 1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位 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A.曹操 B.司马懿 C.诸葛亮 D.孙权 17.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曹操建立了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 18.南京时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吴国B.辽代C.北宋D.元朝 19.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的艺术是( ) A.东汉的“蔡侯纸” B.王羲之的书法 C.东晋的人物画 D.莫高窟的飞天 20.曹操曾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 ) ①官渡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 。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2.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之美誉, 被国家旅游 局评为国家首批 AAAA 级景区在 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 23.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2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C.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25.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 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26.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 对 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 爵黜官” 。
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27.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 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 为他人的囚徒了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异彩纷呈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国家的局部统一 ②各民族的大融合 ③经济的繁荣发展 ④中外文化的交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9.少数民族政权(北魏)进入中原,都会面临如何处置游牧部族和农业民族两种不同文化冲突的难 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目标是: ( ) A.以胡治汉 B.胡汉分治 C.胡汉融合 D.胡汉对立 30.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 C.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D.为逃避北方连年战乱 31.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融合了以下哪几种艺术的特点( ) ①书法艺术②绘画艺术③雕塑艺术④佛教艺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2. 以下战役具有以少胜多的特点的是( ) ①巨鹿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⑤赤壁之战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33. 小明要了解我国古代河流的走向,以及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 迹,应查找( )A. B. C. D. 34.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 35.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刘备称帝 ⑤孝文帝改革 ⑥三顾茅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36.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今天的台湾,并对那里进行开发,台湾当时称作( ) A.夷州B.琉球C.流求D.琼州 37.下列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⑤东晋 ⑥南朝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④ D.④⑤⑥3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在江南得到推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9.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有八十多万,但内部矛盾重重,军心不稳,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你认为 用下列哪一个成语评价前秦军队最合适( ) A.背水一战 B.外强中干 C.一泻千里 D.兵不厌诈40.石窟艺术综合了绘画和雕塑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云冈石窟位于 ()A.洛阳 B.西安 C.山西 D.南京 答题栏: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 ” , 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 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材料二: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材料三:曹操 53 岁时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的诗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曹操接受毛玠的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2 分)(2)材料二中, “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2 分)(3)材料三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当时的“壮心”是什么?(2 分)他的 “壮心”因为哪一次战役而最终没有实现?(2 分)(4)上面两次战役截然不同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2 分)2.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汉通西域以后,开通了闻名世界的东西方交通要道在这条要道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往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的“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作什么?这个地区是在什么时候正式归属中央政 府管辖的?管辖的机构叫什么?(3 分)(2)材料二中的“要道”指的是什么?(2 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条“要道”的开辟在当时产 生了什么影响?(2 分)(3)请你说出一位为开辟或维护这一“要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1 分)作为中学生,我们从他 的身上可学到哪些优秀品质?(2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4)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我们要想使这条“要道”重拾往日的辉煌,你能提 出哪些合理化建议?(2 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