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docx
6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 张锦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塑造幼儿良好的品格,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欣赏、自主成长,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让幼儿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思想、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教师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幼儿了解其内容,陶冶幼儿的情操,端正幼儿的思想,帮助幼儿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鼓励幼儿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积极开发形形色色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幼儿开展各种语言活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等,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改革教育方式,创新幼儿教育的内容,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适合幼儿的教育模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和设备,向幼儿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分享一些传统文化故事,组织幼儿开展一些传统民间游戏等在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教师还要点燃幼儿的学习热情,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三)强化幼儿的文化意识,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道德伦理、礼仪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合理设置课程环节,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增强幼儿的文化意识,培养幼儿的家国情怀,帮助幼儿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时,幼儿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还可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观念,从内心深处唤醒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活动性原则幼儿是通过感官、动作等方式认知事物的在向幼儿传授文化知识时,教师要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如游戏、表演、实地参观等,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为幼儿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幼儿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内容,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教师要遵循活动性教学原则,加深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幼儿积累更多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生活性原则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地方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引导幼儿了解家乡文化,让幼儿对自己的家乡产生热爱之情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文化素材,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找到幼儿的兴趣点,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故事,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三)适宜性原则教師要积极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选择一些民族特色强、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实践,根据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为幼儿安排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除了要考虑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帮助幼儿分析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在教学设计上还要与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规划相适应,基于幼儿的学习兴趣、生长规律等,选择适合幼儿的、契合当今时代发展价值观的文化内容一)打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影响。
教师要注重教育环境的创设,为幼儿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提高幼儿教学活动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拓宽幼儿的知识面,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传统文化,促进幼儿自身经验的发展例如,笔者开展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幼儿活动室中,笔者创设了传统文化角,投放了各种民间工艺品、国学经典绘本,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在绘本内容上,笔者尽量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图画阐述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道理同时,笔者还提供了一种带有注解的原著本,其内容更全面、涵盖范围更广,适当加深了幼儿的阅读难度这有助于幼儿积累一些文学常识,锻炼幼儿的自学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习惯,提升幼儿的理解水平在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读本的趣味性、生动性在走廊等地方,教师可以张贴一些剪纸、美术图片、立体画等,引导幼儿自主欣赏这些图片,鼓励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强化绘本阅读的整体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室、走廊等地方,为幼儿营造浓厚的、多彩的文化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游戏活动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帮助幼儿了解与感知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推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例如,在端午节,笔者引导幼儿了解端午的节日风俗,培育幼儿的民族精神,通过“包粽子”和“赛龙舟”两项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游戏体验在包粽子环节,笔者事先准备好了食材和烹饪器具,带幼儿观看了包粽子的教程视频,亲自指导幼儿动手实践在尝粽子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了端午节的历史知识而在“赛龙舟”活动中,笔者并没有真的让幼儿划龙舟,而是以民间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学习和练习了划龙舟的动作,在户外活动场地组织幼儿进行了体育比赛笔者将幼儿进行了分组,从队伍开头到结尾,每位幼儿都要依次抱住前一位幼儿的腰部,以蹲行的方式前进当发令枪声响起后,幼儿要一同迈出右脚,以一定的节奏和速度行进,最快到达终点的队伍为获胜者为了鼓舞士气和打造赛龙舟情境,笔者还导入了赛龙舟时的打鼓音乐这样充满趣味的活动可以调动幼儿的多重感官,培育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幼儿在生动、欢快的氛围中全方位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教学互动中融入民间艺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更是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全面掌握和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幼儿自主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民间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了民众的日常活动其中,泥塑、剪纸、陶艺等艺术较为突出,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工艺品展示故事中主要的角色,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揠苗助长》绘本阅读中,笔者用泥塑小人代表农人,利用立体剪纸布置了农田,鼓励幼儿自主制作耕田的小道具,引导幼儿认清自身的责任、分工合作在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时,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场面十分热烈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加深了幼儿对寓言故事的理解,锻炼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极具渗透性、教育性和感染性,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让文化植根于幼儿的内心深处,提升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幼儿的良好品质,端正幼儿的思想观念,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港城实验幼儿园)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