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尿酸血症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的效果探讨.docx
6页高尿酸血症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的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的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院高尿酸血症患者82例(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1例)与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的观察组(41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血尿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好,血尿酸水平低,P<0.05结论: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且降低血尿酸水平,值得借鉴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效果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嘌呤摄入正常但空腹血尿酸升高的情况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嘌呤代谢异常、尿酸代谢障碍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干预不及时,在病情发展下会导致人体多个部位出现尿酸沉积的情况,如关节、肾脏等,进而导致泌尿系结石或通风的发生,不仅损伤患者肾功能,还会导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1]在高尿酸血症治疗中,西药治疗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存在复发的可能[2]本研究选取我院高尿酸血症患者82例,观察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选取我院高尿酸血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7至76(55.82±4.19)岁,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8至77(54.26±4.20)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参与研究前未服用降尿酸药物;无糖尿病、脑血管病史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尿酸血症;急性通风关节炎;对本研究药物过敏1.2方法对照组:痛风定胶囊(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70025),1天3次,1次4片,治疗3个月观察组:中药基础方为苍术、茯苓、丹参、厚朴,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湿热者加薏苡、车前子、土茯苓,痰浊者加砂仁、猪苓、蔻仁等上述药物200ml水煎煮,1天2次,1次100ml患者饮食方面需注意低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等,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盐、高糖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戒酒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治疗3个月1.3观察指标治疗效果:显效(血尿酸恢复正常或降低10%)、有效(血尿酸降低5%)、无效(未达到上标准);血尿酸水平1.4统计学方法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n=41)15(36.59)20(48.78)6(14.63)35(85.37)观察组(n=41)18(43.90)22(53.66)1(2.44)40(97.56)---3.9048P---0.04812.2血尿酸水平对比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361.28±50.27)u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血尿酸水平对比(umol/L)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1)573.16±40.13396.14±51.84观察组(n=41)575.18±38.61361.28±50.27t0.23223.0911P0.81690.00273讨论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3]临床认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长时间酗酒、高蛋白食物联系较大,患者患病后常存在体内血尿酸含量超标的情况,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很多患者会出现痛风,还存在一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虽然这些患者暂时表现不明显,但是疾病依然会对其各组织造成伤害,必须对此提高重视[4]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血尿酸水平(361.28±50.27),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中医治未病的含义为在尚未发病时进行有效预防,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进行早期治疗,对病情进展起到阻碍作用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属于历节、痹症等,疾病的发生与脾湿健运、脾胃亏损、肝失疏泄等造成的经络痹阻有着密切联系[5]基础方中,苍术、白术具有燥湿、化浊、健脾作用,茯苓能利水、渗湿,丹参具有凉血、止痛的作用,厚朴能行气化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砂仁、猪苓、蔻仁能益气健胃、行气化湿,土茯苓、黄柏薏苡具有清热、解毒、渗湿的作用合用以上药物能促进患者气血阴阳平衡,进一步降低血尿酸水平,进而达到治未病防治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合理调节,以此来降低血尿酸水平当前,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中,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在高尿酸血症防治方面,食疗能发挥积极作用,且具有可行性根据中医治疗末病思想指导,还需做好患者出院后教育工作,叮嘱注意事项,使其认识到高尿酸血症致病原因较多,与多类基础性疾病的发展联系较大,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好保护措施,提升抗病能力,防病于未然所以,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治未病干预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且降低血尿酸水平,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刘佳,李中宇.李中宇教授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6):120-122.[2]师建平,张志芳.米子良运用治未病思想论治痛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0):284-287.[3]郭峰,谢榆,袁滨.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运动疗法在干预高尿酸血症中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1):65-67.[4]杨淑芬,潘新.高尿酸血症的中药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7):1307-1309,1316.[5]张青颖,陈泽林,陈波,等.中医"治未病"标准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信息,2019,36(6):21-2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