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s包括哪些环节.docx
5页bls包括哪些环节 1.BLS的基本步骤 根底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开展复苏抢救,以使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常按正规训练的手法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BLS顺序包括:心搏骤停的判定,开放气道(Airway,A),重建呼吸(Breathing,B),重建循环(Circulation,C)和转运等环节,即CPR的ABC步骤 (一)心跳骤停的早期诊断 意识消失,呼吸行为停止,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ECG示:停搏、室颤、心电机械分离 (二)安置复苏体位 正确的复苏体位是仰卧位,小心放置病人仰卧在坚实平地上,转动时应一手托住病人颈部,另一手扶着他的肩部,使病人沿其躯体纵轴整体地翻转到仰卧位 (三)开放气道(A)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仰头抬颏法,也可采用仰头举颈法(对有颈椎损伤者不宜)或双手托颌法 (四)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即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用耳及面部贴近病人口鼻,分别听和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声及气体呼出,如无呼吸应立即开展口对口人工呼吸。
(五)重建呼吸(B)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借助抢救者用力呼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到达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法为:(见上节) (六)重建循环(C) 触摸颈动脉,如无搏动,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剑突以上4-5cm处;按压频率:80~100次/分,每5次心脏按压后,行人工呼吸一次; 深度为3.8~5.0cm;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挤压适当,防止血气胸,心包积液发生 (七)单人或双人复苏 1、单人操作:由同一抢救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2∶15 2、双人操作:一人先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另一人作胸外心脏按压5次,以后人工呼吸数与胸部按压数为1∶5,如此反复开展操作过程中,除须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外,通气不能与按压同时开展,双人轮换抢救位置时,可在完成一轮通气与按压后的间歇中开展,不应中断抢救时间大于5秒以上 (八)心前区捶击 心前区捶击主要用于1min内目击心搏骤停或心电监测有心室颤动两种情况。
如无效,可重复1次或立即开展ABC步骤 2.心肺复苏中的bls包括 根底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开展复苏抢救,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常按正规训练的手法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 BLS的根底包括突发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CPR)、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除颤对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早起识别和反应也被列为BLS的其中部分 3.心肺复苏根底生命支持包括哪些环节 (1)重建循环(C) 对于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只有喘息)的患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有效的胸外按压能维持心脏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恢复心跳,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器官(如脑)因较长时间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至少 5 cm,儿童约5 cm,婴儿 4 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无论是一人还是两人开展复苏,胸外按压与呼吸的比例均为 30 : 2 (即做30次按压吹两口气)。
未经培训或不愿/无法实施口对口通气的目击者可开展单纯胸外按压 (2)维持呼吸道通畅(A) 猝死患者舌后坠,咽喉部的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梗阻原因消除方法包括:用纸巾、纱布等去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采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 (3)人工呼吸(B) 不再强调用“看、听、感觉”的方法评估心脏骤停者有无呼吸,观察到患者胸廓无起伏则表示呼吸已停止人工通气方法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面罩呼吸等,同时要防止过度通气 (4)电除颤(D) 大多数成年人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心跳节律紊乱,出现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可导致心肌活动不协调,不能有效泵血而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击除颤目前已有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急救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可以使用AED对患者开展除颤,无需医生在场,以争取早期除颤的时间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