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燕王乡燕王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8页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燕王乡燕王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材料中的“稀奇古怪的口号”指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立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立即用暴力推翻临时政府参考答案:C2. “我来了,为胜利而来这是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打出的竞选2008年总统的标语回顾历史,下列属于克林顿总统施政纲领的是A.改革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B.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C.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D.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参考答案:D3. 从地理大发现到1640年间,至少有180吨黄金和17000吨白银被运往欧洲,而真实的数据可能至少是这一数量的一倍黄金和白银的流入对欧洲的影响是A.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B.加剧美洲的贫困落后C.使商品价格持续下跌D.意大利地位日益凸显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带来的影响,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至少有180吨黄金和17000吨白银被运往欧洲”、“真实的数据可能至少是这一数量的一倍”,材料主旨揭示的是大量黄金流入欧洲,这无疑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是“对欧洲的影响”,排除;C项“持续下跌”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只说了对意大利的影响,而且说法错误,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影响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不包括( )①“采取了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②“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空前统一,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将统治权力交给人民,保障个人权利、恢复自由市场秩序”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依据题干的“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的关键信息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是指三大改造,以及②祖国大陆的统一,是符合题干中的“改变”,但与题意不符,注意限制词:不包括;③是在1971年,时间不符;④“恢复自由市场秩序”说法不对,C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三大改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成就 5. 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参考答案:C6. 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参考答案:D7.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现象反映的是A.殖民贸易 B.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 D.官民贸易参考答案:C8. 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A.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C.不利于社会进步 D.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参考答案:A9. 元朝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这表明元朝的行省 ①仅是地方行政机构,只有行政权 ②是中央派驻地方,管理地方的机构,具有多种权力 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形式 ④行省权力很大,代表中央行使权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A10.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参考答案:C11. 1896年清政府“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地方官不得阻挠清政府这一举措( )A.预先为维新变法做准备 B.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准备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D.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B解析:依据时间1896年和“地方官不得阻挠”可知是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活动了初步发展12.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会面中,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应该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是基于双方继续坚持A.“睦邻友好”的方针B.“区域合作”的模式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一个中国”的共识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大陆与台湾方面的接触主要是基于两岸都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区域合作”与“睦邻友好”都是对外政策在当前形势下,两岸并未坚持“一国两制”的构想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13.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某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该“国际组织”的标志是 A.B.C.D.参考答案:C【详解】世界银行是发展援助机构,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国际组织,符合材料主旨,答案为CA是关贸总协定的标志,该组织是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期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的,提供贷款是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不是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C错误D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其宗旨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不符合题意,排除14. 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团向联合国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参考答案:C材料反映的外交活动与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无关,故A错误;当时中国工业化并未提前实现,故B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活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故C正确;当时仍然处于冷战对峙时期,中国并未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故D错误15.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参考答案:C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的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孤立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因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故选C.16.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参考答案:C17.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过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易中天品三国》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秦始皇关于郡县制的诏书 D.有关长征的文学作品参考答案:C18. 2017年3月,英国脱欧启动,这是二战后欧洲国家联合50年来遭遇的最大挫折英国脱欧表明A.英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反对欧洲国家的合作C.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D.世界出现反全球化的趋势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英国脱欧说明世界出现反全球化的趋势,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英国是欧洲最强大国家的结论,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表明英国反对欧洲国家的合作,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世界出现反全球化的趋势,因此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的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19. 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抗战全面爆发,全民族要求团结抗战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刊参考答案:D20. 《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甲午战争参考答案:B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普及B.垄断组织形成并迅速发展C.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福利制度国家在欧美大量出现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垄断组织的产生并迅速地发展。
故选B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与资本的急剧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这样在生产内部,无计划性得到一定的调整,因此说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AC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项是在二战后考点:垄断点评:垄断组织控制着某一部门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整个社会的生产销售情况,加强计划性,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自由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需要掌握22.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参考答案:B23.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马克思个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B.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是空想社会主义C.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共产主义D.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参考答案:D【详解】《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故选D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A表述错误,故排除A《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