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2.docx
11页项脊轩志?课堂实录2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单元的现代散文:?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 生:?泪珠和珍珠? 师:如果允许我们自作主张 ,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这四篇散文的体例加以描述的话 ,那么 ,我想可以把?纪念刘和珍君?叫叙事散文 ,那么?故都的秋?叫什么? 生1:抒情散文 生2:写景散文 生3:写景抒情散文〔众笑〕 师:不要笑 ,写景也是为了抒情 ,这三种书法都是一回事 ,都没问题那么 ,?道士塔?呢? 生4:文化散文 生5:历史散文 师:这两个词要辨一下了哪个说法比较妥帖? 生4:当然是文化散文准确 ,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写中国历史 ,也不是 ,就是说 ,写了中国历史只是为了关注中国文化的而且 ,历史是文化的构成因素 ,文化包容历史 师:说得不错如果要说这是历史散文的话 ,恐怕与?史记??资治通鉴?的差异还很大就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文化散文〔众人表示赞同〕那最后一篇—— 生6:哲理散文因为它是写人生感悟的 师:但是我觉得它与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不一样 ,它更多是从生活的层面感悟的 ,哲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叫抒情散文 ,好吗? 生6:这个不要紧。
只要是明白了一种认识 ,有了看法的散文 ,应该是哲理散文 ,尽管它表达比较多但是作者不是书法个人情感 ,是有观点的! 师:恩 ,有道理 ,我被你说服了那就听你的! 师:好中国的散文源远流长 ,可以说 ,在古代诗歌诞生之时 ,散文也出现了大家可曾知道:散文为什么叫“散文〞? 生7:因为内容比较多 ,比较杂 ,什么都可以写 生8:写得随意 师:你说的是结构上看上去松散 生9:有时我读散文就觉得它往往会离题 ,但是好文章是不离题的 ,这也大概是“散〞吧 师:你说的还是内容、材料上的感觉其实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 生:神不散 师:我觉得用“神聚〞比较好什么叫“不散〞?否认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以前我们做的习题中 ,概括语段就是要把否认句剔除掉的吧正面说 ,才可以给人清晰的印象形散神聚〞 ,这还不是散文之所以叫“散〞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应该是:诗歌讲究压韵 ,而散文那么不压韵 ,声律上显得散乱却很自由下面你们要听我对散文的开展罗嗦一番 ,并且还要把我罗嗦的话写在笔记上—— 〔生动手准备〕 师:一、先秦散文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诸子散文 ,如?孟子??庄子? ,大家说还有什么? 生:?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
师:算不算?论语? 生10:算也算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了 师:好另一类散文是历史散文比方?春秋??左传??国语?大家说?战国策?算不算? 生11:当然算 师:它反映的是战国的历史 ,但是成书于西汉 ,笼统的说 ,可以归到先秦散文里我要着重说的还有一篇很棒的散文 ,就是秦相李斯的?谏逐客书? ,是写给嬴政的一封信针对秦王嬴政将其他各诸侯国的人才驱逐出境 ,发表了广揽贤才为秦国效劳的主张 ,非常华美鲁迅都说“秦无文章 ,唯李斯?谏逐客书?一篇而已〞但是这封信是秦王朝建立前写的 ,我们也可以将它归到先秦散文一类 师:二、汉魏六朝散文这阶段散文秉承了先秦散文的开展体式 ,有历史散文、政论散文等历史散文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被称为“前四史〞政论散文呢 ,我们就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另外还诞生出一种诗歌与散文结合的一类散文 ,叫赋 ,赋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可以说是鸿篇巨制 ,洋洋洒洒 ,但内容上大都记述皇家生活 ,“劝百而讽一〞 ,赞美一百处 ,最后提一条建议:园林固然美丽 ,皇帝您老人家出游 ,也别忘了保护龙体之类所以现实感差了一些不过当时写大赋的文人有不少比较知名的“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前三位大赋都写得很大。
张衡是天文学家 ,也是文学家 ,他的小赋篇幅虽小 ,但是有现实意义 ,针对性强六朝散文主要以书信、奏章、辞赋为主我们学过的有?出师表??归去来兮辞?等另外 ,才高八斗的曹植写过?洛神赋? ,其中有“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写出洛神步履轻盈 ,身材婀娜之美南朝被称过“江郎才尽〞中的“江郎〞 ,也就是江淹 ,在名篇?别赋?一开头就来一句非常煽情的话:“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可惜生花的妙笔一旦失去 ,再也写不出美丽的散文里还有一个我非常敬重的任务 ,他叫嵇康在我们看的?遥远的绝响?里 ,曾记述过嵇康写过一封比较有名的书信 ,跟他的好朋友山涛绝交 ,叫?与山巨源绝交书? ,很有趣 ,自己不跟他来往了 ,却把儿子交托给他抚养山涛也欣然应允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魏晋风度吧 师:说得比较累了还要不要讲下去了? 生:要! 师:隋王朝与秦朝一样短命 ,文学上总把它附着在强大的唐王朝一起来说隋唐散文是中国散文的转型期我们看初唐的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时 ,大概有个印象 ,内容是有的 ,形式上还是比较华美 ,这是宫廷文学的作风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振作起来 ,竭力批判六朝以来形成的绮丽虚弱的文风 ,与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 ,声假设洪钟 ,振聋发聩。
他们的文章说是“古文〞 ,其实是自己的创造 ,自由而实在 ,韩愈的?师说?多有现实意义啊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还有“永州八记〞?黔之驴?等 ,清新 ,现实 ,暗含讥刺 ,却又表达为人请命的深沉真君子也!杜牧这人比较有才华 ,?阿房宫赋?说是写历史 ,何尝不是他早已觉察到衰落的唐王朝的政治嗅觉的表现呢这是第三阶段 师:第四阶段是宋代散文任何一朝的散文都要解决形式与内容之间脱离的关系欧阳修就大力割除形式主义文风 ,他做进士考试的主考时 ,就明确宣布“玩形式只能玩死自己的前程〞之类的话 ,使“西昆派〞无处遁形实际上 ,欧阳修、苏轼等人散文眼光很宽广 ,取法范围也很大 ,他们对骈文并不那么深恶痛绝 ,相反还颇有喜好 ,所以他们的散文兼收骈文之长在语言风格上 ,他们特别强调“切意〞 ,虽也关心修辞 ,讲究章法、节奏 ,但都要符合“达意〞的要求不过相较于韩柳的散文 ,可以感觉到北宋几位大家散文的感情强度及语言张力是有所减退的宋代理学兴起 ,在程朱看来 ,无论韩柳还是欧苏 ,尽管他们标榜儒道 ,却还是文人气过重 ,他们的文学追求仍然有害于道随着理学渐盛 ,宋代散文也不得不走向衰落 师:最后说明清散文。
受到唐宋散文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明清散文根本上规唐仿宋 ,但复古中不断孕育变化明代散文与诗歌相似 ,走过了一个类似马鞍形的开展历程明初散文比较繁盛 ,代表人物是宋濂、刘基、高启和方孝孺等 ,?明史?本传称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的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是历来学子必读篇目文中写他求学的时候要跑几十里路 ,在大雪天到达馆舍的时候 ,脚已经失去知觉 ,别人用温水浇灌 ,才复苏问老师问题是要看老师脸色的你们现在呢?老师根本上是你们奴隶了刘基就是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军师了 ,他的一篇?卖柑者言?极有挖苦意义 ,直指当权者高高在上、飞扬跋扈以至社会“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现实随后是“台阁体〞盛行近百年 ,明代散文步入低潮直至明代中叶 ,文坛酝酿着新变先是李东阳为盟主的“茶陵派〞 ,继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又将复古革新运动推向了高潮 ,为晚明狂士之文和晚明小品文的出现作好准备另有以袁宏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 ,提出了以“性灵说〞为核心的文学主张 ,提倡“独抒性灵 ,不拘一格〞 ,文章清新洒丽 ,但也过于俚俗浅薄 ,之后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力倡“幽情〞“别绪〞 ,企图另辟蹊径。
但他们又被后代正统文人讥为亡国之音不管如何 ,晚明小品文以其清俊灵巧、富有情韵和具有时代特色而著称于世除了公安派、竟陵派的作家外 ,还有徐渭、王思任、陈继儒、张岱等都是小品文的重要作家清代散文也分三个时期:先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侯方域、魏禧、汪琬等的学者散文 ,接着是中期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 ,后期以龚自珍、魏源、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为代表 ,提倡“新文体〞 ,为“五四〞时期文体改革的先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曾国藩的家书 ,看看他的文章究竟与哪一派有联系 师:累啊也快下课了课后请大家熟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预习题请课代表中午抄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谈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进化历程理解散文怎么来的 ,曾有过哪些主张、哪些样式、哪些手法 ,对我们学写散文是很有帮助的还需要大家多读一些古代优秀散文篇章上节课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课文内容可以用‘一间破屋 ,两种情感 ,三个女人’来概括 ,说说自己的理解〞现在来检查一下—— 生1:一间破屋就是指项脊轩 ,两种情感在第二段上写了“喜〞与“悲〞 ,三个女人指的是自己死去的亲人有三个:祖母、母亲和妻子 师:好 ,没什么异议吧? 生2:我觉得题目不好 ,思念的应该有四个女人 ,还有一个“老妪〞。
师:那是不是还有叔叔伯伯一些人呢?我想站在思念的角度上 ,思念应该如第一个同学说的祖母、母亲和妻子是吧? 师:好了 ,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里了 ,好吧? 生:啊?不行! 师:为什么? 生:太简单了 ,内容太少了 ,考试过不了关的 师:同学们真是好孩子啊一篇文章只知道写了什么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善解其中味 ,才算是真正的消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慢慢品味品味怎么品味呢?还是从内容开始—— 师:一间破屋 ,是怎样的一间破屋? 生3:是一间狭窄的下雨时候雨水就会漏下来的破屋 师:是狭窄还是狭小? 生3:狭小 师:怎么看出它狭小? 生3:“方丈〞 ,就是一丈见方 ,相当于现在10个平方 ,只能一个人住所以很小 师:下雨漏下的是雨水 ,不下雨的时候漏下的是尘泥连放一张桌子东挪西挪 ,狼狈不堪一个读书人的书斋简陋如此你们家里像这样吗? 生:不! 师:珍惜啊归有光没有掩饰家境的清寒 ,也不是哭穷这么一写 ,不仅写出小屋特点 ,读来也很有情趣 师:除了小、漏 ,两个特点 ,还有没有小屋修葺前其他特点了? 生4:老说了小屋的历史有百年之久另外还有暗因为门朝北开 ,光线不充足 ,中午后就昏暗了 师:好修葺之后的项脊轩是怎么样的? 生5:问题解决了。
不漏了 ,通过放一堵墙来反射日光 ,也亮了…… 师:打断一下 ,什么样的墙? 生5:院子四周的墙 ,墙上应该刷白石灰的 师:就叫“粉墙〞了好 ,关键问题解决了 ,但是小、老没法解决 ,还是给人阴森、陈旧的感觉 生6:不是他在小屋前种上一些树 ,美化了环境所以 ,小和老的局限也没有了作者的心情很快乐的白天读书应该比较舒服 ,惬意 ,晚上 ,特别是月圆的晚上 ,景色也很美 师:说的好写三五之夜的景色注意到了动静结合 ,别有清雅来读一下三五〞—— 〔生齐读〕 师:老师一直想啊 ,老师自己的房子也小 ,但是精神生活丰富 ,这物质上简陋也就荡然无存了 ,正是应了那句“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啊 〔学生呈鄙视状〕 师:这一段大概就是写第二段的“喜〞了 ,那作为过渡段的第二节 ,又引出下文的“悲〞主要悲在什么地方? 生7:失去亲人 生8:还有分家 师:说到分家 ,我的心也禁不住悲凉起来想当年 ,我们弟兄三人分家 ,姐姐嘛 ,按农村的规矩 ,已经是人家的人 ,就不参与财产的分割了那天晚上 ,我爸爸召集我们开一个家庭会议 ,我从来没见过他那么严肃过爸爸语调沉重 ,说:“你们都成家了 ,不能在合一起过了自己都要有小家庭。
今天就把分家的事情说一下〞我问:“爸 ,在一起不是很好吗?〞爸爸说:“傻孩子 ,树大分杈 ,人大分家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