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寿螺孵化条件的实验探究.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6560019
  • 上传时间:2021-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福寿螺孵化条件的实验探究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incubatory conditions of Ampullarium insularum吴圣潘 (浙江省苍南中学 325800)摘 要 在进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探究来开展教学,本文针对 当前“生物入侵”这一热点问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设计了一个有关福寿螺的实验探究,来培养 学生生态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关键词福寿螺实验探究孵化条件福寿螺Ampidlaria Spix,又名人瓶螺,两栖淡水贝类软体生物,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 纲Gasopoda,瓶螺科Pilaidaeo成螺雌雄异体,爬彳亍体长3.5〜6 cm,贝壳近似圆盘形,一般具6螺层;卵 圆球形,直径2〜2.5 mm,初产吋深红色、粘稠,孵化前变淡,卵成堆叠产,每卵块3〜5层,约100〜960 粒不等;幼螺初孵体长2〜2.5 mm,软体部分呈深红色,初孵幼螺可在水中爬行,以后贝壳向右旋增加 福寿螺的主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三个阶段雌雄交配后,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产卵部位主要在离水 而10〜20 cm的朵草、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初孵幼螺脱落于水中,即能浮游觅食,独立牛活;成螺产 卵次数多,产卵虽大,每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卵10多次。

      成螺喜栖于土壤肥沃、冇水生植物生长的流水缓 慢的河沟或水皿等生境,白天多沉于水底和附在池边,或聚集在水生植物下面,夜晚取食温度对福寿螺 的牛长影响很大在长江以南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牛•两个世代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 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现今已造成人面积的危害,是国家环保总局今年3月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16 种外来物种名单之一本人在进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教学Z前,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生物入侵作了个全面的调査, 同时组织学生对福寿螺的孵化条件做了一些探究当然还可以在“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动物的个体发 育”、初中自然中的相关章节进行这项实验探究活动此项探究活动,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 力,以及积极探索,持Z以恒的科学探究精神;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坏保意识,生态意识和直接体验, 也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为教师积累了素材与经验,是开发地方校木资源的重要来源 和途径1实验原理福寿螺的人量繁殖主要是由于入侵到其它地方后,没有了天敌,它的产卵率和孵化率高,控制了其卵的孵 化率就等于控制住了它的繁殖速度软体动物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含氧量等等, 即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需要各种合适的条件,才能保证其止常的发育。

      运用人工控制这些条件来观察福 寿螺孵化的最适条件2实验设计思路整个实验只提供给学生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条件下,福寿螺卵的孵化率最高?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实验 观察、实践等全部冇学生分组自主完成教师要作好实验室的开放,野外调查采集的科学指导及安全教育, 评价,监督,鼓励及最后的探究成果的汇报交流等3学生确立的探究实验设计思路举例各小组实验山6-7名学牛组成,他们根据自己的假设及实验设计都纷纷给小组命名,加强了组内的合 作学习气氛同时在开展过程中,各小组都克服了实验条件差,仪器缺乏等种种困难,较巧妙,成功地设 计了各种实验,完成了木次探究现将各纟R的设计思路简单例举如下表(l)o 表(1)学生探究实验设计思路组名假设实验处理主要仪器及材料阳光组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福寿 螺的孵化率最高阳光直射处理;黑暗处理其它条 件尽量保持-致福寿螺卵块、沙土、 蒸憎水、过氧化钠、 干燥剂;培养皿、 脱脂棉、纸箱、烧 杯、温度计、大的 透明胶带、锻了、 简易保温箱(学生 自己制作)等等水分组在水分充足(湿度高)的条 件下,福寿螺的孵化率最 高干燥处理(培养皿底铺层干燥沙, 也可放如干燥剂);少水处理(培养 皿中放少许浸水的海绵团);多水处 理(培养皿底铺层浸水的脱脂棉)。

      其它条件致氧气组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福寿 螺的孵化率最高低氧处理(培养皿密封);有氧处理 (培养血不密封,也可加入一定量 的过氧化钠)其他条件一致综合组基于上面两者或两者以上 的条件下,福寿螺的孵化率 授高可以再分成很多组)是以上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双因索 或者多因素处理(略)注:1、学生每天定时定点观察实验设计组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和拍照2、以上实验设计是基于本校较差的实验条件而设计的,学生只能做粗略的探究,其他条件好的学校可以用恒温箱,培养箱等进行实验设计3、各组实验完成后,由各组组长重新组成一个综合分析组,对福寿螺的最佳孵化条件作出综合分析4实验结果和结论福寿螺的卵非常小,而一口.分泌物将上百个卵粘合成粉红色的团状物如果耍分离卵块,一方面怕分离 影响到卵的孵化率,另一方面此卵也很容易破裂,很难分离所以在结果的统计方法上,我们以每种处理 中孵化出的福寿螺幼螺数为统计指标同时在选择材料上,要求是选择当天刚产出的大小相似,牛境相似 的卵块现象观察记录表设计如下表(2),实验统一开始于4月4 FI,至4月28 F1结束表(2)观察记录表组名组观察记录表天气FI期温度记录人现象描述备注• • •• • •• • •现将一个综合组所得的结果总结如下表(3),记录时间为4月28日下午4点30分。

      此综合纽的实验 处理是:1、 放入水下并置于室内(无阳光直射低氧多水)2、 放入水下并置于室外(有阳光直射低氧多水)3、 放在有干燥剂的培养W1中并置于室外(有阳光直射多氧无水)4、 放在有干燥剂的、密封的培养血中并置于室外(有阳光直射少氧无水)5、 放在冇干燥剂的培养皿中并置于不透光的黑箱里(黑暗多氧无水)6、 放在有干燥剂的、密封的培养皿中并置于不透光的黑箱里(黑暗少氧无水)7、 放在有湿润脱脂棉的培养皿中并置于有光的室内(有光多氧少水)表(3)综合组实验记录实验处理孵化个数现彖变化描述10无明显变化,仅小部分卵变成空壳20无明显变化,仅小部分卵变成空壳,冇藻类产生36仅有小部分卵变灰色,大部分为口色40无明显变化,仅小部分卵变成空壳57有很大部分卵变成灰色,但是都还没有孵化出60长出霉菌,全部霉变786基本上全部变成灰色,并孵化出大量的幼螺木综合组的同学还考察了天气对卵孵化的影响,取了第7组处理出现幼螺开始到结束的记录即4刀22 口 至4月28日的记录见表(4)表(4)笫7组随天气变化孵化数记录表日期4 刀 22 R4 刀 23 04 刀 24 R4月25日4 刀 26 R4 刀 27 04月28日天气睛睛睛大雨小雨阴阴孵化总数251018306286本综合小纽最后得岀的结论是:福寿螺的卵在弱光,潮湿,有氧的条件下孵化率最高。

      在实践过程中, 其他各组也都有了各自的结论或收获,哪怕是失败,他们也都分析了原因比如有一个小组将卵沉入水底, 无论给于光照还是不给光照,25天下来卵完好无损,没冇得到一个幼螺,因而他们总结出氧气是卵孵化必 不可少的条件,还联系学过的知识,指出受精卵是活的细胞,它要分裂、分化都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最 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対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的小组提岀了具体治理福寿螺的方案,还设计了变废为 宝的实验如“福寿螺作为家禽类饲料的可行性探究”、“福寿螺应川价值的开发”等等作为卜•次研究性学习 活动的内容5教学反思本实验探究,充分利用了本地丰富的材料,充分发挥了学牛•的创新能力,也发展了学牛应用知识來解 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的科学体验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也曾有过沮丧和苦恼, 但是更多的是快乐,有一个小纟R在研究体会中写到:“当我们发现第一个小生命——小福寿螺破売而出时, 我们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也忘了所有的辛苦,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其他组的同学也纷纷 来参观,我们说不出的高兴……”不仅是他们,我也兴奋不已,从中分享到了快乐特别是最后的成果 汇报,是各组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大好时机,教师要重视授后学生的自我反思及成果的汇报交 流。

      整个实验探究的开展经历了一个月,也出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要把握好开展的时间,因为 福寿螺产卵的高峰期是在每年的3-4月份和8-9月份,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卵就很难收集到;当然有条 件的学校,如果冇培养箱,可以人工培养福寿螺,再控制产卵的温度等条件使成体产卵供实验所用以上 是本人在开展探究性教学吋的设计及体会,请各位专家和同仁赐教参考文献:1. 丁建清、解炭.1996.中国外来种入侵机制及对策.《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二)》(汪松、谢彼德、 解炭编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07-128页.个人简介:吴圣潘 温州师范学院生物与环境科学系毕业,现任浙江省苍南中学生物 教研组组长,中学二级职称,从事教学三年来,有一篇文章获2001年度县 教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生物学教学》(2002.第 7期)和《生物学通报》(2003.第4期)国家级刊物中,有一篇发表于《现 代教育》(2003.第1期)省级刊物中;获2003年县第八届优质课评比一等 奖,2003年县研究性学习教师论文评比一等奖,教学课件《分离定律》发 表于国家级电子刊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含》2003年第3期,获市第二届 教师命题比赛三等奖;获2002年省探究性案例评比二等奖;2003年省论 文评比三等奖;2004年市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三等奖;获省生物竞赛园丁 奖.生物竞赛市级优秀指导师,指导的学生有三人获生物奥赛全国二等奖, 七人全国三等奖,多人获省市级奖,等等。

      联系:办公室0577-64838679,13819781518E-mail:senpanwu97@sina. co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