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年画制作形式的演变.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90032631
  • 上传时间:2022-1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年画制作形式的演变从年画的定义来理解,年画是适应年节而张贴的画,以表辞旧迎新;从反映的内容而言,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满足民俗与审美需要的程式化造型;年画区别于卷轴画和壁画,是张贴在门上或墙上的,没办法保存这种情形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年需要除旧布新,年节民俗的群体性,家家趋同,因此,复制年画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实践,复制性也就成为年画制作的显著特征年画并非一开始就具有复制性的特点不论从事实还是从历史的逻辑,最早的年画应是手工彩绘的就现有的资料看,有实物可证的早期木版年画为辽金和南宋时期的作品,如著名的《四美图》、《义勇武安王位》和《东方朔盗桃》等在这一千年左右,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大部分时间是在稳定地发展也就是说,木版年画得到空前发展,彩绘年画逐渐降为陪衬地位,多为印版填彩但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随着西方新印刷术的传入,起了很大的变化先是石印年画的出现,对木版年画的冲击很大,接着又是月份牌”年画,近50年来又发展了擦笔淡彩的胶印新年画制作方法变了,表现形式变了,年画在艺术上也必然发生变化研究年画制作形式的演变,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手绘年画手绘年画有可能是最早的年画形式。

      据了解,过去在一些画庙、画水陆道场图、画灶头画以及画纸扎的民间画家中,很多人也兼画年画{1}早在先秦两汉时期,于门上绘神荼郁垒等像,即最早的门神手绘门神的图像我们可以从汉墓手绘门画中间接见到1931年在辽宁金县营城子前牧城驿发现的东汉砖券墓门壁画,让我们见到壁绘门画的情形:豪放笔法,简练的程式线描,所表现的形象明显存留着上古绘画的风采汉壁画、漆画、帛画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汉代画工在门墙、漆门、木门手绘复制门神时有可能直接采用笔绘、漆绘、彩墨手绘的形式也不排除在帛上、纸上手绘门神悬挂于门的可能到了宋代,门神的制作则有手绘和雕版印刷两种手绘中之高档者精工富丽,或为屏风,或为挂轴,皆供宫廷及上层社会年节需要,现今犹存于世的宋人所绘《货郎图》《九阳报喜鸟》《岁朝图》《大傩图》等即属于此类作品{2}这一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不仅丰富了年画题材内容,同时也扩大了年画欣赏阶层,年画供不应求《画继画继补遗》载:刘宗道,开封人,作照盆孩儿……每出一画样,必复制百本,而后于上市出售,当日流布{3}刘宗道复制百本之画已无法考证,复制百本在当日流布的情形却提出了速度与质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与实践,也是手绘年画形式产生的过程。

      在已发现的元、明手绘年画中的《福禄寿喜图》的稿本提供了明代人复制使用的起稿方法:即在白描人物线描的厚纸上排列有与线的粗细相同的针孔抹灰能从孔中漏下,再现点线的画稿,一抹即成一稿,加快了起稿的速度,也节省了复制的时间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手绘年画的传统在山东高密农村,尚有副业性质的季节性的手绘年画作坊它的制作特点是将粉本的线条用针刺出密密的小孔,然后用锅灰或木炭灰刷印出轮廓;或者以米汤调柳条炭粉,用毛笔在厚纸上勾出轮廓,然后将画纸在上面复压扑印,可以印出若干张艺人们以此为稿样,像流水作业一样,分别着色勾线这种画色彩明快,线条流畅,有的使用大刷子扑底,颇有大匠若拙”的气势,因此,特别起了一个名字,曰扑灰画”另外,在安徽凤阳,还有专门画凤凰的凤画”也有特色二、单线木版年画早在公元831年盛唐之际,唐文宗下令禁止各道私自置日历版,记载说明唐盛民间私印日历已成风气另外唐代佛像、佛经版画随佛教在民间普及成为民俗节日的内容,发展到宋代的开封诸色杂卖”中的日供打香印者,时节即印施佛像”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馈与主顾”这些史实说明唐宋在民间普及了雕版印刷技术像历画、佛像、纸马都类单线木版年画,在唐宋这类造型作品极少,但可看出雕刻对画稿线条的无意识修饰。

      元代《进宝图》《八方朝供图〉〉线版年画,反映出刀刻对线的改变、规整的效果,这种极简明的几何形常打动现代艺术家,而传统的线描已在此面目全非这样的艺术神像让人产生距离感,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因而也给了创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单线木刻,是清末发现于敦煌的《金刚经扉叶祗树给孤独园》说法图它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印制的经卷比之欧洲现存最早的木版画《圣克利朵夫图》要早555年从这幅当今所能看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版画,不仅可以窥知我国古代版画在唐代已有很高的水平:丰满的构图,纯熟峻健的刀法,流畅精美的线条,具有盛唐中原风的特点从构图和毛笔的描绘,也可看出中土的特色,一方面是结构完整,一方面是浑沦壮丽,无疑的已是雕版佛画成熟期的作品由此可以推知我国版画的发展肯定早于唐代,只不过我们现今看不到真迹罢了世人对于《祗树给孤独园》刻工之精美,技艺之高超,无不叹为观止经卷全长4.877米,扉画长0.280米,高0.244米图版的后面,是金刚经文,字体颈拔,体兼颜柳画面上释迦牟尼居中说法,大弟子须菩提双手合掌,跪拜聆听,周围环绕站立着护法神和僧众施主十八人,上部还刻有幡幢、飞天它构图开阔而典雅,刀法刚劲而娴熟,气氛庄严而肃穆,极具佛画特色,是我国古代版画极为珍贵的遗产。

      套色木版年画木版套色年画分半印半绘和全部套色印刷两种制作形从最初的情况看,利用木版印年画,只是解决一个墨稿的困难,因为在当时拷贝一张稿子是不容易的有了墨线的黑版,便可用手工着彩在甘肃发现的辽金时代的《四美图》等,便是墨线版,估计就有这种可能在《四美图》上刻有平阳姬家雕印”平阳即山西临汾现在临汾一代的农民仍然以家庭为单位,世代保存几块年画的墨线版,农闲时拿出来刷印,全家人参加着彩,以此当作副业生产在雕版印刷初期,还没有套色技术,往往依靠画工手绘完成唐宋时的作品已无法看见,但从7至12世纪流传的佛教木版手绘作品看{4},与传统绘画差别不大在构图上体现了印刷时不污损画面而需把线和字充盈整幅画,这种工艺限制延伸到以后的木版年画构图形式中印与画合作,扬长避短,它填补了没有套色印刷的空白套色印刷出现以后,印与画也没有失去合作机会,两者之间神通产生了不同的面貌,这在天津杨柳青年画中表现尤为突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