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住宁静 乐在教中素质教育论文.doc
2页守住宁静 乐在教中_素质教育论文 摘 要 魏书生可谓是教育界的传奇人物,未见其人之前,我曾读过几本魏老师的著作,以《班主任工作漫谈》印象最深,在这本书里,我对他的一句话十分认同,即“一万次口号不如一次行动”基于此我对魏老师的评价就是务实,实干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本次亲见其人,面对面的聆听他的讲座的同时,我深感到魏老师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苦难的乐观豁达——一名快乐有成就的教师 关键词 调整心态 放松工作 自强不息 一、调整心态,保持平常心 曾几何时,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未能到税务、行政事业单位去工作,而屈就在三尺讲台上,工资收入又低,心里的天平很不平衡在报告中,我们一直都听魏老师说如何摆正心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反思自己,也曾有过许多不满的情绪,也曾抱怨过自己的收入不够高,也曾抱怨过工作累,也曾抱怨学生难教,听了魏老师对生活、对工作那恢谐幽默的态度,我不禁自问,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何不先改变自己呢?就像他说的,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等待条件好了再干,不是等待地位高了再干,不是等待学生爱学习了再干,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从改变自己出发。
学生不爱学习,听课的秩序不好,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教师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用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二、放松工作,守住宁静 “我不是为了当表率和模范,相反,我愿意到教室去上课,完全是为让自己快乐”,这是魏书生接受记者采访说起的开场白,这朴实而率真的话语显得那么平静淡泊在当今越来越喧嚣的世界人心已变得越来越浮躁,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能做到两袖清风一身粉笔灰的教师需要一份对教育的热爱和淡泊宁静的心态,魏书生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他从教师到教育局长一路走来,还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用他特有的教学方式在辛勤耕耘他走过大江南北,但不吃请也不请吃,白开水随身带,成绩越来越大,住房越来越差,这种反差不是一般人能泰然处之的这种境界让人佩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淡泊名利,抛弃那些沉积在心底的虚无缥缈的幻想,寻找一种更为实在的生活方式,守住心中的宁静,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能量,以更勤奋地工作、更好地干实事,来回报社会 新时期的教育者需要这一份淡泊与宁静因为宁静的心灵可以沉淀出生活的纷杂和浮躁,过滤掉人性中的浅薄和粗俗。
唯有宁静的心灵,才能不热衷权势的显赫,不妒忌功成名就,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豪第所有的热衷、妒嫉、乞求和羡慕都是一厢情愿,正如魏书生先生所说,它们会在你的心灵上肆意践踏蹂躏后,扬长而去只能激起情感上的迷茫和躁动,加重生活中的烦恼和负荷 心灵的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工作生活,只要能保持一种淡泊清静的心境,守住一片温馨的宁静,就能够理智、从容,就会发现人生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生活时时有温馨的笑容 三、快乐工作,自强不息 魏老师的报告振奋人心他讲的“松、静、匀、乐”四字箴言,令在座的所有老师感慨万分,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确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竞争非常的激烈,人的神经也跟着绷得紧紧的比如说我自己吧,自从接了新的班级后,感觉压力很大,事情接二连三地扑面而来,有时甚至觉得有点手足无措,再加上自己的性格比较急,经常觉得很郁闷,脾气自然而然地就来了,而且经常无法控制地把情绪带到了课堂上,带回了家里虽然也知道这样不好,也曾经无数次地告戒自己要冷静,但事情来临时依然冷静不了听了魏老师的“松、静、匀、乐”,我似乎才猛然醒悟,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在折腾自己,自己在杞人忧天。
是呀,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的呢,何必要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一颗小行星上的一粒尘土罢了”我要谨记魏老师的“松、静、匀、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让自己活中求乐,教中求乐,让学生学中求乐,让身边的人因我而乐 魏老师在报告中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活着,就应该学会去适应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事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勇为的生活态度,在逆境中不断地修炼内心,提高自我,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有所作为从他的报告中,我读懂了一种解脱,读懂了一种希望与信心,自然也领悟到了一份真知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特定的苦楚,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有其不为人知的烦恼,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于是,有人埋怨,有人放弃,殊不知天底下有更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魏老师说得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所以我们要把平平凡凡的工作看成是宏大事业,去钻研去努力去探索不要见异思迁,不要得过且过要经常想到自己工作的重要,自身责任的重大 “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 最后,用上魏老师自己撰写的一幅对联与大家共勉:“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