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城丽兹公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106页目 录前言 I1 总论 1-11.1 编制依据 1-1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31.3 评价思路 1-41.4 评价标准 1-41.5 评价工作等级 1-61.6 评价范围 1-71.7 评价重点 1-71.8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筛选 1-81.9 污染控制与保护目标 1-92 建设项目概况 2-12.1 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及建设性质 2-12.2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3 工程建设内容 2-12.4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22.5 项目市政设计规划 2-32.6 项目场地现状及建设进度 2-43 工程分析 3-13.1 污染工序 3-13.2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3-33.3 运行期污染源分析 3-43.4 建设项目“三废”排放量 3-104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4-14.1 自然环境 4-14.2 社会环境 4-34.3 相关产业政策符合性 4-64.4 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4-74.5 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4-84.6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4-8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15.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15.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2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主要环保措施 6-1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内容及特征 6-16.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6.3 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 6-86.4 小节 6-137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7-17.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7-17.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7.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67.4 固体废物预测分析 7-97.5 项目绿化建设评述 7-117.6 日照影响分析 7-127.7 高层建筑对风场环境的影响分析 7-127.8 土地利用的适宜度分析 7-148 环境保护措施 8-18. 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8-18.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28.3 水污染防治措施 8-58.4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8-68.5 绿化景观设计建议 8-78.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8-79 总量控制与环境管理 9-19.1 总量控制 9-19.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19.3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 9-510 公众参与 10-1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10-110.2 调查方法和原则 10-110.3 调查咨询内容 10-110.4 调查结果 10-310.5 调查结果分析 10-310.6 调查结论 10-410.7 信息公开 10-4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111.1 工程经济指标 11-111.2 社会效益 11-111.3 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11-111.4 环境效益分析 11-312 结论 12-112.1 项目概况 12-112.2 环境质量现状 12-112.3 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12-112.4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2-212.5 环境影响预测 12-212.6 环境保护措施 12-412.7 污染物排放总量 12-512.8 公众参与调查 12-612.9 总结论 12-612.10 要求与建议 12-6附图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建设项目四邻关系图附图3: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件2: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3:监测报告ii前 言1、项目由来及简况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是集地产、酒店等的大型综合性投资集团管理公司,主营业务为:地产、物业管理、酒店、房屋租赁及销售、商贸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投资。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确立“用爱心做事业,用感恩之心做人”的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优厚的薪酬制度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阳光城·丽兹公馆项目规划用地位于南三环以北,黄渠头南路以南,公园南路以西,海德堡项目以东,由西安绿德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4.7亿元人民币项目规划占地面积99160.26m2,总建筑面积452589.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47061m2,地下建筑面积105528.6m2,项目设地面停车位337个,地下停车位3033个建设内容以高层住宅和商业楼为主,配套设施包括:地面和地下停车场,绿地、广场、道路等,预计2018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评价工作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以及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要求,2013年12月,该公司正式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阳光城·丽兹公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项目的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调查,收集了相关的基础资料,同时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资料收集,并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等工作,在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安市环保局曲江分局、环保碑林分局环境监测站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3、评价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西安市相关发展规划,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居住环境,改善区域的总体形象,提升区域的竞争力项目选址可行,总图布局合理;建设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在认真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项目选址的合理性2)施工期扬尘噪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3)运营期生活废水的处置方式以及中水回用情况4)运行期地下车库废气、设备噪声等的环境影响以及控制和削减污染的环保对策和措施5)项目临路的交通噪声影响阳光城·丽兹公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 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年;(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1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2005年;(14)《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2005年;(17)《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八部委,1997年;(18)《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2006年;(19)《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建住房〔2007〕109号,2007年;(20)《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2006年;(21)《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环境管理》,国环监[1995]100号,1995年;(22)《关于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2000]191号,2000年;(23)《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4)《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5)《“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环办〔2010〕97号;(26)《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04]122号);(27)《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28)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3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31)《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工作规划(2012年—2020年)的通知》(市政办发[2012]170号);(32)《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落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切实加强涉及大气污染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市环发[2013]24号;(33)《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整部分建设项目审批要求及审批权限的通知》市环发[2013]5号;(34)《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建发[2012]173号。
1.1.2 技术规范(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6)《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1.1.3 任务委托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1.1.4 项目依据(1)项目立项文件及相关文件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文件:《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阳光城·丽兹公馆项目备案确认的通知》,文件号:西曲江发[2014]72号2)技术文件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总平面图和日照图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1.2.1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将通过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公众参与等,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和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掌握评价区域各环境要素的特征2)通过对建设项目污染因素和污染源分析,了解其污染物的排放种类、排放方式等特征。
3)根据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及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项目对评价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范围和可能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状况4)评价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提出经济、具有可操作性的消除或减少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使产生的污染物达标排放5)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及监督管理、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以及建设单位进行管理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依据1.2.2 评价指导思想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指导思想:(1)依据国家和陕西省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过程控制”的现代化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