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切源于对低温的探索.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85893975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2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世纪热力学的发展世纪热力学的发展•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能量是守恒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能量是自然流动是有方向的 19世纪末的达到的低温世纪末的达到的低温 关键人物关键人物——昂内斯昂内斯•荷兰莱登实验室,在卡末林 昂内斯的领导下于1908年液化了氦气•4.25K ~1.15K 低温下低温下Hg的电学特性的电学特性•电阻突变~0K 超导体与完全导体超导体与完全导体 电导率无穷大 导体内电场为0 导体内磁场无变化 两种次序两种次序•先降温 再加磁场•先加磁场 再降温 迈斯纳效应迈斯纳效应•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不存在先后顺序的差别•超导体 不等于 完全导体 临界磁场与临界电流临界磁场与临界电流 临界磁场与临界电流临界磁场与临界电流•简单公式推导 高温超导高温超导• 1986 年 10 月,柏诺兹等人提出了他们在 Ba-La-Cu-O 系统中获得了 Tc 为 33K 左右的报道同年 12 月 15 日,休斯顿大学报告了在处于压力下的 La-Ba-Cu-O 化合物体系中获得 40.2K的超导转变。

      同年 12 月 26 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宣布,他们成功地获得转变温度 48.6K 的超导材料到 1987 年 2 月 16 日朱经武的试验小组在 92K 处观察到了超导转变同年 2 月 24 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领导的研究集体宣布,液氮温区超导体起始转变温度在 100K 左右这时期超导临界温度突破液氮沸点 77K大关,对人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高温超导高温超导 有机超导有机超导 氦的超流氦的超流• 氦一 与 氦二 氦的超流氦的超流 宏观量子效应宏观量子效应• 宏观量子现象是指在超低温等某些特殊条件下,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呈现出的整体量子现象宏观物体由服从量子物理规律的微观粒子组成,但其空间尺度远大于微观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故微观粒子的量子特性(波动性)被掩盖掉了• •   宏观量子效应宏观量子效应• 通常条件下,宏观物体整体上并不显示出量子效应,然而,在低温或粒子密度变大等特殊条件下,宏观物体微观组分的量子特性会互相影响而增强,通过长程关联进入能量较低的状态,整体表现出奇特的量子性质例如,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超流性、超导性和约瑟夫森效应等都是宏观量子现象 宏观量子效应宏观量子效应• 在实现稀薄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之前,典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是液氦超流性现象。

      与稀薄原子气体不同的是,超流体中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必须仔细区分这类凝聚现象是相互作用造成的,还是由于全同粒子的统计效应引起的氦4气体在4.2开时变成液体,再降低至2.17开时,会突然变成没有黏滞性的超流体温度低于这一临界点的液氦相称为氦Ⅱ相,高于这一临界点的液氦相为氦Ⅰ相 宏观量子效应宏观量子效应• 科学界曾认为,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形成的氦4原子核加上核外2个电子组成的氦4原子,是复合的玻色子理论上预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发生在3.1开处,同实验测得的2.17开相近1940—1941年,苏联理论物理学家朗道提出了氦Ⅱ相超流性的量子理论,认为氦Ⅱ相存在比基态能量高的激发态,称为元激发,它具有一定能量、质量和速度,因而可用“准粒子”来描述,是因相互作用或热运动从基态激起的集体运动模式 宏观量子效应宏观量子效应•朗道认为,基态代表超流体,准粒子代表正常流体在绝对零度时,不存在准粒子;温度低于临界点时,超流体中有两类准粒子(声子和旋子),它们都是理想玻色气体;温度处于临界点时,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温度超过临界点时,液氦是正常液体,这就是氦Ⅰ相用长波长的中子散射氦Ⅱ研究准粒子的能量与速度的关系,证实了朗道的理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