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doc
6页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摘要冃的:观察非手术疗法对腰稚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推拿、 电针及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 3例,总有效率:93. 3%o结论:综合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确,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于术治疗;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给患者日常生 活及工作带来不便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90%以上的腰椎间 盘突出症早期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缓解或者治愈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笔者在 庆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采用非手术治疗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 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病程 从5天至9年,平均2年行腰椎间盘CT扫描,扫描结果:L3-L4, 9例,L4-L5, 26例,L5-S1, 10 例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标准⑴⑴有腰部外你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⑵ 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病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 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压病,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 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拇趾背屈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 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出、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岀的部位及程度 1・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能按时系统按疗程完成治疗者1・4排除标准 ①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或因齐种原因未按规定接受或完成治疗、无法判断 疗效或资料不全者;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 者;③伴有脊柱不稳或腰椎滑脱征象者严重骨结核、骨质疏松、骨肿瘤;孕妇、哺乳 期妇女1. 5治疗方法1・5・1机械牵引:使用腰椎自动牵引床牵引,嘱患者仰卧,用腰椎牵引带同定稳妥,牵 引力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按体重的50%设置,年龄偏大、偏小及体质较差者酌情缩短 牵引时间并调小牵引力,每次30min,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待 牵引完成后,嘱患者卧床休息10—20min,术后加腰用固定1.5.2推拿治疗:患者俯卧位,以阿是穴、压病点及其周用和足太阳膀胱经为重点,施 以揉、攘推、拿等手法,直至腰臀部肌肉放松为止对部分伴有小关节错位的患者,推 拿后采用斜扳、旋转手法,以纠正其错位的关节,加强疗效。
每次30min,每天1次,7 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1.5.3电针治疗:推拿结朿后给予针刺治疗,取穴以腰部阿是穴、经外奇穴腰痛点及足 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俞穴为主,常用穴位有肾俞、关元俞、命门、秩边、环跳、委 中、承山、昆仑、飞扬、悬钟针刺后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针感以患者感觉舒适 为度,留针30mino对于秩边、环跳及梨状肌处压病点用3寸长针并予强刺激,以达到 针感为佳每次30min,每两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1・5・4神灯照射:所有患者在电针治疗的同时,均用神灯照射患者腰部,以患者腰部感 觉温热舒适为宜1.5.5中药内服:分型治疗①寒凝血脉型:尤女性患者为多病程长,可出现四肢关节 游走疼痛麻木,腰部活动受限,遇冷加重,冬春季节发作次数多,舌淡苔薄,脉细紧无 力治则温经散寒止病,治宜当归四逆汤加味或附子理中丸加味治疗②阳虚寒凝型: 病程长,可岀现腰腿疼病,双下肢麻木,活动不利,遇冷加重,舌质红,苔薄,脉短沉 无力治则温肾壮阳,祛寒止痛,治宜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味治疗③寒湿阻络型:腰腿 胀痛,遇冷加重,双下肢麻木,伸展不利,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缓或紧治则祛风胜 湿,温经止痛,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
④肝脾不调型:病程可长可短,可出现疼痛 部位酸胀不适,不思饮食、便澹、腹胀、舌质红、苔薄、脉弦无力治则疏肝理脾、祛 风止病,方用逍遥散或丹梔逍遥散加味治疗⑤阴虚筋脉失于濡养型:确诊具有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Z外,患者失眠多梦,口干欲饮,舌质红,无苔,脉细数治则滋 补肝肾、舒筋活络,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加味治疗⑥瘀血阻滞型:病 程可长可短,最长可达2年,有外伤史,局部无明显畸形,舌质红苔薄,脉涩或脉细涩 治则宜用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止痛,方宜用身病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加味、桃红四物 汤治疗⑦气虚型:病程较长,患处疼病,有些患者可见肿胀,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 脉短无力治则补中益气,舒筋活络止病,方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或四君子汤加 味治疗2结果2.1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⑴中的关T LIDP 的疗效标准进行判定1)治愈:腰椎间盘突岀症患者腰腿病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70以上,能恢复工作生活;(2)好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腰部活 动功能改善,基本能恢复工作生活;(3)无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 善2・2治疗结果45例患者经过平均3周的治疗,所有患者腰痛和(或)下肢放射痛均得 到明显改善,治愈:20例;好扶:22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 3%o3讨论腰稚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呈现年轻化 趋势,给患者日常生活、丁作带来严重影响我们采用手法推拿、针灸、牵引等方法治 疗,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缓解或者治愈本组45例,男性29例,女性16 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病程从5天至9年,平均2年行腰椎间盘CT扫描, 扫描结果:L3-L4, 9例,L4-L5, 26例,L5-S1, 10例所有患者经过平均3周的治疗, 腰痛和(或)下肢放射痛均得到明显改善,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3例,总有效 率:93.3%因此,采用综合保守疗法疗效优于单一疗法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牵引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牵引可以 使椎间隙增宽,减轻椎间盘的压力,有利于突岀物部分回纳,使神经根的机械刺激减轻; 可以椎间孔增大,上下关节间隙增宽,使关节滑膜挤压减轻,疼病得以缓解患者消失; 可以缓解腰背部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的感觉和运 动功能,从而起到减圧、消炎、止病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做腰稚牵 引治疗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牵引治疗:①诊断不明确,怀疑有腰椎破坏性疾病, 如肿瘤、结核或化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牵引治疗,因牵引可使这些疾病蔓延扩散; ②合并有呼吸、循环系统基础疾病,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因牵引需长期卧床会导致患 者的血液循环速度变慢,尤具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导致后果严重的心肌 梗死、脑梗死,亦可使肺的通气量下降,容易患肺部感染;③不能够耐受较长时间卧床, 或卧床一段时间后发生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者;④经确诊后可以进行牵引治疗,但牵引 后即感症状加重,疼病剧烈的患者;⑤有明显骨质疏松的患者,不适宜进行牵引治疗; 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孕妇及妇女在月经期。
腰椎牵引的力量大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有 很多学者认为,最佳牵引力量应为人体重量的60%左右,此时各韧带受到的牵拉左右就 会较为温和,临床效果较好另外,牵引的方式和体位也可以影响腰稚牵引的治疗效果 陈庆法⑵将腰椎间盘突岀症患者1880例随机分为快速多方位牵引治疗组(快牵组)和常 规组(慢牵组),每组各940例结果快牵组显效率为83.19%,慢牵组为42.77%说 明快速多方位牵引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符晓⑶通过对间歇牵引和持续牵引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认为间/牵引的疗效优于持续牵引为了提高牵引的疗效, 近年来各种新式牵引床随Z诞生,多功能三维牵引因能旋转,改变牵引角度,集合了牵 引和手法与一体以及疗效高等优势在临床上愈受重视张维斌等⑷对三维多功能牵引与 传统牵引改善腰椎间盘突岀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对比分析,结果三维组与传统组的总有效 率分别为94%和77%,三维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笔者的体会是选择恰当的牵 引方式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牵引力、着力点、旋转角度,并 使牵引与手法作用时刻达到协调统一,对改变患者症状减轻疼病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 用,但三维多功能牵引是瞬间暴力牵引,对间盘脱岀伴钙化及椎管狭窄者疗效欠住,且 对神经根水肿粘连者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宜采用。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的疗效秦渭志等⑸在手术直视下做斜扳 手法发现,朝特定方向斜扳,可使相粘连的神经根与突出的髓核组织分离lcm左右实 践证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患者易丁接受,在临床上得到 广泛运用揉、按等手法治疗有利丁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笔者认为手法治 疗在急性期应以点穴按摩为主,尽量避免腰部强刺激,以免加重肌纤维损伤,在康复期 可以适当运用重手法来调整椎间结构、松解粘连、减除压迫刺激征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很多,各有各的优势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不仅能使人体 的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等发生良性变化,还可使刺激局部和远隔部位皮肤、肌肉乃至内 脏器官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变化,具有明显的调节血管口律运动与扩血管作用⑹o近年 来乂有报道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⑷,不仅具有药物本身的化学刺激 作用,更有经络脸穴的刺激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刺穴位能行气通络,活血 止痛其中针刺命门、肾俞、关元俞调肾气、强腰脊;阿是穴、秩边、环跳、委中、承 山、昆仑、飞扬、悬钟、腰痛点通经络、利腰腿、止疼痛电针可加强针感,增强镇痛 和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
神灯照射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起到舒经活血,行气通络的作用使粘连、水 肿、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诸法合用,相辅相成,直指病所,所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能 收较好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常见原因:一是外伤,二是慢性劳损,三是肝肾亏损,四是 感受风寒湿热Z邪,经络痹阻,气血凝滞,不通则痛中药内治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 血、补肾强筋、散瘀止病等功效,中药外治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 用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气活血、消炎止肿的作用李晓雄⑻认为,本病外感内伤皆 可产生,其病理表现以补肾强腰为主,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 例,有效率95.3%赵一男⑼认为,腰稚间盘突岀症治疗的关键是有效清除病变部位的 无菌性炎症,用口拟扶正祛邪中药配方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有效率91.6% 冯红岩等[⑷在辨证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寒凝血滞,经脉闭阻,不通则病,采 用乌头汤加减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岀症56例,有效率94. 6%o笔者在庆阳市中医医院 实习期间,所见患者分型中,血瘀型最多,多由于患者急性扭伤,经络受损,血溢脉外, 气滞血瘀或慢性劳损,经络不通,气滞血瘀所致其次为寒湿型,此类患者多因久吹空 调,或睡卧当风,起居无节,以致感受风寒,发为腰痛。
其中血瘀型方选院内协定方活 血止痛汤,寒湿型方用独活寄生汤,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样、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临 床应用普遍,而且疗效肯定,标本兼治,并发症少,患者乐于接受但中药内服、外敷、 针灸、牵引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根拯病情需耍多种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尤其是综合治 疗既吸收了单一治疗的长处,乂弥补了其不足,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但对于本病的研 究冃前还有儿个方而的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评定标准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二是临床 观察较多,基础研究和机制研究较少,还有待更加细致和完善,尤其是需要试验研究加 以证实,为其有效性提供更多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