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ldflow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pdf
3页.数 字 l 园 地 Moldflow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对于高分子聚合物的塑料来说其成形收缩率大,尺寸比较难控制,收缩不均会造成残余应力, 最终影响制品强度以塑代钢”不是简单的取代,需要按照塑料成型的规律,优化塑料零部件的 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设计,以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综合效益Moldflow做为注塑成型CAE 分析软件,是汽车轻量化塑料件工艺性设计与优化的最有效的工具 1引言 以节能、环保为理念的汽车轻量化设计是未 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汽车轻量化主要是通过 汽车小型化、材料轻质化和结构设计优化来实现 车用塑料在汽车轻量化方面的应用前景被看好目 前,世界上不少轿车的塑料用量已经超过1 20 kg/ 辆,个别车型还要高,如德国奔驰高级轿车的塑料 使用量已经达到1 50 kg/辆,国内一些轿车的塑料用 量也已经达到90 kg/辆目前,发达国家已将汽车用 塑料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的一个重 要标志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汽车平均用塑料 量将达~J500 kg/辆以上 汽车轻量化使包括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 热固性复合材料、ABS、尼龙和聚乙烯等在内的塑材 市场得以迅速扩大。
近两年,车用塑料的最大品种 ——聚丙烯,每年以2.2%~2.8%的速度增长从现 代汽车使用的材料看,无论是外装饰件、内装饰件, 还是功能件、结构件,到处都可以看到塑料制件的影 子外装饰件的应用特点是“以塑代钢”,减轻汽车 自身质量,主要部件有保险杠、挡泥板、车轮罩、导 流板等;内装饰件的主要部件有仪表板、车门内板、 副仪表板、杂物箱盖、座椅、后护板等:功能、结构 件主要有发动机进气歧管、燃油箱、散热器水室、空 气过滤器罩、风扇叶片等 ■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姜勇道 2 Moldflow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实例 Autodesk Moldflow是全球注塑成型CAE的领先 者,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全球有10 000多家用 户,为注塑行业的工业标;隹Moldflow是一个值得 选择的理想优化工具,可以在模具制造之前对产品 和模具的设计进行充分的优化,从而将潜在的问题 如熔接线、缩痕、翘曲等尽可能提前消除,不仅解决 实际质量问题,还有效优化了设计和制造成本为适 应注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Moldflow不仅 支持传统的填充、保压、冷却、翘曲分析,还支持玻 纤、气辅、射压、共注、发泡等成型工艺。
对于特 殊问题如双色注射、型芯偏移、双折射光学分析, Moldflow可支持分析热固性反应成型及基于反应成 型的封装成型同时,Moldflow拥有2个最为先进的 Moldflow材料测试实验室,一个在澳大利亚的墨尔 本,另一个在美国纽约的伊萨卡,提供全面塑料材料 解决方案 以下将着重介绍Moldflow在汽车轻量化中的3个 典型成功案例 (1)发动机进气歧管 在欧洲,大约90%使用塑料进气歧管,国内目 前不超过30%在设计塑料进气歧管时,可将结构 复杂的进气歧管拆分为结构相对简单、能一次注塑成 型的两片或多片,然后利用摩擦振动焊将各片焊接起 来,构成完整的塑料进气歧管 2 01 0年第2期 汽车工艺与材料AT&M l 61 .数 字 园 地 图1塑料进气歧管拆分图 鉴于耐热和强度方面的考虑,塑料进气歧管一般 采用PA66+30%玻纤材料,其设计关键是各拆分零 件翘曲变形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以保证顺利完成摩擦 振动焊接尽管玻纤增加了强度和耐热性,但同时也 由于各相异性残余应力的增加导致更大的翘曲变形风 险在设计之初,运用Moldflow进行优化分析是塑料 进气歧管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图2所示为浇口优化分析,通过浇口位置分析, 确定最佳纤维配向,降低残余应力,控制翘曲变形量 在1 9 mm以内。
图3所示为调整产品局部壁厚,一些 音 位由3 mm减小为2 mm,另一些部位由3 mm增大 为3.5 mm,通过分析验证获得优化的结构设计图4 为家族模的设计,其关键是流道系统的平衡,以降低 流动不平衡引起的翘曲、飞边和高的锁模力 图2浇口优化 图3结构优化 图4流逗优化 (2)后窗玻璃 侧、后窗玻璃厚度一般为3.2 mm,采用PC材 料取代后其壁厚为4 mm,可减重53%,可见轻量 化效果同样明显由于后窗玻璃面积大,在1 m 以 上,对透光效果要求高,一般传统注塑成型很难满 足成型要求塑料后窗玻璃主要成型方式为射压成 型(Injection—compression molding,简称ICM) lCM是指将塑胶注射入未完全闭合的模具型腔中,然 后再闭合模具,通过模板压力完成最后填充和保压的 工艺ICM能够成型尺寸精确制件,残余应力低,特 别是透明件的光学性能高 传统注塑与ICM压力和温度比较见图5,由图5 可知,fCM可以获得稳定的熔体温度分布以及更低的 注射压力,从而ICM成型获得残余应力低,光学效果 优良传统注塑与ICM应力偏光比较见图6,由图6可 知,ICM获得很低的偏光指数 (3)气辅成型类塑料件 采用气辅成型技术可提高产品精度、表面质量, 解决大尺寸和壁厚差异较大产品的变形问题,提高产 品强度和刚度,降低产品内应力,大大节省塑料材 料,简化模具设计。
因此,气辅设计是汽车轻量化 的有效手段之一气辅成型技术可用于生产汽车保险 杠、仪表板、汽车内部结构件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比 传统注射成型多一个气体注射阶段,由气体推动塑料 熔体充满模具型腔,因此在气辅成型制品设计和模具 设计时必须提供明确的气道来引导气体的走向气道 几何尺寸的大小、截面形状的确定及位置的布置都会 62 I汽车工艺-b材料AT&M 201 0年第2期 数 字| 园 地 图5传统注塑与ICM压力和温度比较 图6传统注塑与ICM应力偏光比较 影响到气体的穿透和气体对熔体流动的干涉,从而最 终影响成型制品的质量 图7所示为汽车通风饰罩气辅成型气体穿透分 析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通过Moldflow确定浇 口、气口位置与数量,预测气体在气道中的穿透情 况,优化工艺参数,从而降低锁模力50%,成型周期 降fl~2o S,消除了翘曲变形问题 图8所示为汽车手柄的气体穿透 分析通过采用气辅成型方式,简 化了产品结构,解决了表面缩痕问 题,产品质量减轻30% 3结束语 轻量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 键,是汽车产品研发的方向,汽 车塑料件的应用必然越来越广泛 鉴于塑料件自身成型复杂,难度较大,成型方式众 多,有射压成型、气辅成型、发泡成型等,采用 Moldflow优化其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是 必然的选择,是保证“以塑代钢”等汽车轻量化项目 的必备利器。
气辅成型:皮层厚度比例,时间:14420o s 07539 TG as 麟 1.000~ 075OO O5∞O 025OO 图8汽车手柄气体穿透分析 Volumetric shnnkage(3D) me=7.858Is1 f%j ——_舞 14.230~ Scale(1∞mm) 10.670 7.115 3_558 0.0∞ 圃 欢迎订购EEC指令(中英文对照版) 为了满足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对国外汽车法规了解和掌握的迫切需要,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 与莱菌技术 (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合作组织汽车行业专业人士翻译了最新EEC~'令,并委托 汽车文摘))杂志编辑l出版 全套 EEC4'5'令共计58本,并附光盘一张,为中英文逐页对照形式,便于使用 该EEC指令由《汽车文摘 杂志编辑部负责向汽车行业各企业推广销售,价格为7I5OO元 套,欢迎各企业来电咨询购 买 联系人:#--,k'--b :0431:85789859 :0431:857898i0 爱.mail:dlLqy@163.com 2 01 O年第2期 汽车工艺与材料AT&M I 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