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镜》教案.doc
4页长沙县特立中学教案年 级 八年级科 目物理执教人盛晶呈班 级1905日 期 月 日 第 节审核人备课组长课 题透镜课 时1教学目标(要求包含学科核心素养)1、 知识与技能(1) 认识凸透镜;(2) 认识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如何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2、 过程与方法(1) 能识别凸透镜与凹透镜;(2) 能够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3) 能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4) 能够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光路图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意识;(3) 帮助学生保持好奇心,从生活中发现和感受物理知识教学重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教学难点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概念;2、 光路图的作图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练与归纳教学设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透镜标准模型、生活中常见的透镜(近视镜、放大镜等)、光源、刻度尺、光具座、光屏。
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新课: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长途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身边的凸透镜或凹透镜,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 中间厚、边沿薄的是 ,例如: 2. 中间薄、边沿厚的是 ,例如: 3.认识教材中图5.1-1中的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我们继续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大家仔细观察教材中图5.1-2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 叫主轴,光心的特殊性在于 探究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做做看)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 “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
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归纳: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 (做做看)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难发现:归纳: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探究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如下图左所示),这个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因此它没有实焦点(如上图右所示),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合作探究:1.让平行光通过厚薄不同的凸透镜,观察焦点位置的变化?(认识焦距和凸透镜的厚薄的关系)2. 将一点光源(如小电珠)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观察它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怎样传播?这掲示了光的什么性质?交流:如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三.习题巩固1.我们所指的薄透镜是( )A.厚度很薄的透镜 B.中央很薄的透镜C.中央比两头薄的透镜 D.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2.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3.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4.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玻璃对光的( )作用而产生的.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依据下图叙述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板书设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