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创造和谐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均衡发展.doc
4页浅议创造和谐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欣赏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充分表达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生活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人文个性得到充分舒扬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气氛是和谐课堂的关键 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人,气氛熏陶人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教师的情感,教师则在交流中感受学生的心跳,沟通学生的体验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因此,在每一次上课前我都要求自己保持最佳精神面貌进入课堂;学生的每一个回答或者疑问我都会送上真诚的赞扬;而遇到每一次争论时,我首先做的是认真的聆听;当然遇到不会的知识或者自己犯错误时,坦白承认是我的原则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坐着回答问题;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和反驳;有时师生甚至会围绕一个观点进行激烈的争论,可大家脸上依然面带微笑只有这样的环境与气氛才是和谐的课堂。
二、借助教材、解析教材共创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课改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因素,应该认真去挖掘从一组数据,一幅美丽的图画等,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对教材进行“深度加工”――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师生谈话出示粉笔盒、红砖等物体学生指出它们是什么形体2、师生问答学生举出一些属于长方体物体的例子3、师生共同操作演示教师和学生用刀削萝卜,认识面、棱、顶点4、小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有文本呈现、直观演示、实验操作、触摸感受、媒体展示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三、认真处理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构成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上的知识探索、研究,而要把知识延伸到现实中、生活中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个体,让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和谐课堂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挖掘人文价值,首先要求师生间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人情味儿”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既使学生答错了,我们也要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这样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二)构建尊师爱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对长者的尊敬,也是尊重教师的劳动只有教师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样,只有学生尊敬教师,才能虚心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有了师生共同平等的参与而显得更加和谐了 四、数学课堂在预设生成中走近和谐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要想引导出色、帮助到位,和教师自身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也就是教学的“预设” ,出色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必经之路 1、给学生思维的机会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给学生“思维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 ,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决不“心存担忧” ,应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
2、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之上”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学生在课堂中人人参与,获得了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体现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教师“教”的过程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 ,学生学的过程是探索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 , “钥匙”打开了“锁” ,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