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若柔思绕剑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10787019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艺若柔思绕剑锋记沪剧演员钱思剑真没料到《饮水思源 艺苑建树》沪剧专场演出居然这么火――离开演还有半个多月票即售罄 ,剧场的售票热线仍是响个不停 ,就连上海沪剧院也是一票难觅 6 月 27、 28 日正式演出时正逢双休 ,天蟾门口车水马龙 ,观众摩肩接踵 ,如此盛况 ,委实难得一见万人注目的主角 ,名叫钱思剑 这位出生于崇明海岛的农家子弟 ,有着一段曲折的学艺经历钱思剑从小爱好唱歌、 唱戏 ,初中毕业后便进入乡文化站工作 ,19 岁时考取崇明县沪剧团如今的戏迷无不为他那条昂扬清脆的好嗓子深深折服 ,殊不知他早年的嗓子并不出色 ,这且不说 ,更大的毛病是“不经唱”――上了台才唱几句 ,他就会感嗓子发干、咽喉疼痛、支持不住了正在苦恼 ,剧团里的小生演员华石峰给他出了个点子――每天到长江边喊嗓 ,多则一小时 ,少则二十分钟钱思剑言听计从 ,从此跟着华老师天天喊嗓 ,坚持了近两年果然见效 ,他自感嗓子比以前宽松得多了这位华老师 ,不是别人 ,正是“沪剧舞台五朵金花” 之一、梅花奖得主华雯的父亲华雯与钱思剑同龄 ,同在剧团 ,两人很谈得来 ,经常联袂演出有一回他俩合演的《雷雨》片段 , 很受欢迎 ,尤其当钱思剑唱起袁派名段“一个冬天的清早晨”时,观众的反响格外热烈。

      大家发现 ,钱思剑的嗓子与已故著名演员、 袁派创始人袁滨忠十分接近 ,唱起来特有味道 可大家不知道 ,这是钱思剑第一次上台唱袁派 ,第一次扮演大戏中的重要角色听钱思剑唱的袁派 ,几乎可以乱真 ,因此许多人问他是否曾得到过袁滨忠的亲授 ?其实 ,袁滨忠 1967 年去世时钱思剑才 4 岁 ,两人根本不可能见面、 更谈不上传艺了 而且那时没有录像设备 ,钱思剑不要说没看过袁滨忠的演出 ,就连袁滨忠的相片也没有见过 这位如今被公认为袁派正宗传人的演员,当时是跟着市场上大量发售、几元钱一盒的戏曲音带学成的――从《雷雨》 、《苗家儿女》到《红灯记》 ,一遍又一遍地聆听 ,一回又一回地琢磨 ,跟着学 ,跟着唱 ,不断改善⋯⋯那次唱《雷雨》获得成功 ,就是这么来的1993 年的沪剧青年演员大奖赛 ,给了钱思剑一个脱颖而出的难得机遇那次大赛强手如林 ,参赛选手多为科班出身 ,受过专业训练;而钱思剑却是半路出家 ,全靠自学成才然而他并未胆怯 , 而是凭着自信和胆量 ,一鼓作气连闯初、复赛两关 ,剑锋直指决赛在决赛场上 ,钱思剑与同年出生的方佩华合演 《苗家儿女》选段“话别” ,不但各自展示出袁派、韩派的实力 ,而且配合默契 ,将苗家阿妹送阿哥上前线的情愫演绎得丝丝入扣、细腻传神 ,受到众多评委青睐 ,双双摘取“沪剧十佳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

      沪剧十佳优秀青年演员” ,这是钱思剑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重要收获上海沪剧院由此看中了这位才华出众、潜力丰厚的的青年 ,千方百计将他从崇明调入了院里调进上海沪剧院两个月后 ,钱思剑就被委以重任 ,在新戏《王孝和》中扮演男主角这个任务 ,使钱思剑既高兴、又紧张为演好这位革命烈士 ,他先后采访了王孝和的夫人、 女儿和战友 ,多次去烈士生前战斗过的杨浦发电厂深入生活 排练阶段 ,他认真刻苦、 毫不含糊 比如戏中有一段王孝和受刑之后跌翻滚摔的场面 ,他每次都动真格 ,以至于腿上、膝盖上摔得满是乌青 ;一般情况下 ,为保护嗓子 ,演员排戏时都可以唱得轻些 ,他却是每次到位 ,因为“不唱到位 ,情绪出不来” 《王孝和》正式公演了 ,钱思剑演得真挚细腻 ,唱得声情并茂 ,引来好评如潮 ,连演连满达四十多场《心有泪千行》 的演出 ,对钱思剑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剧中 ,他扮演一个毒瘾缠身的青年冬林 ,他有过痛苦的挣扎与深切的悔恨 ,最后终因不能自拔而毁灭了美满的家庭、毁灭了自己如此一位灵魂冲突激荡、命运崎岖跌宕的复杂角色 ,钱思剑以前还从未演过排练开始 ,由于跨不过自身与角色之间的那道距离 ,他迟迟进不了戏、 进不了角色。

      他去了戒毒所 ,与几个被毒瘾深深纠缠的青年促膝长谈 ,通过心灵的沟通 ,他渐渐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对人物的思想脉络、行为逻辑产生了较为真切的体验 终于 ,钱思剑层次分明地揭示了冬林一步一步堕入深渊的悲剧人生 ,令人信服地展现出角色从迷茫、挣扎直至毁灭的过程 ,从而完成了自己表演艺术的一次重要突破钱思剑一口袁派唱腔 ,字正腔圆、潇洒甜糯、清新委婉、令人叫绝进入上海沪剧院后 ,他的艺术风格逐渐趋向成熟 , 对流派艺术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不但演技更加扎实、厚重 ,且唱腔也开始突破对流派的单纯模仿 ,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和剧目角色的要求积极变化发展 ,呈现出创新的魅力此外 ,他还借鉴、吸收了京、 淮越的声腔曲调 ,甚至尝试将美声唱法的发音技巧、 流行歌曲的气声发音方法融入其中 看过他在 2004年演出的 《红灯记》 的观众都发现 ,这一袁派经典剧目因钱思剑的创新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质地和审美风貌――李玉和在刑场上的演唱更加铿锵有力、更加大气磅礴、更加豪放壮美这种唱法已不全是过去的袁派唱腔了 ,而是在袁派唱腔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发展早在 1998 年,钱思剑就在《我心握你手》中对一段传统赋子板作了新的演唱尝试 ,得到很高的评价 ,通过对迷途知返的失足少年黄海棠形象的出色塑造 ,他还获得了第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

      这股创新意识一直贯穿于钱思剑此后的艺术实践 2006 年 ,他在新戏《生死对话》中扮演为保护群众生命而英勇献身的红军干部卢进勇他的表演摈弃了简单化、 概念化的老套 ,着重在夫妻情、 同志情和乡亲情的“情” 字上下功夫 ,将英雄人物的丰富感情质朴而又细腻地展现出来尤其是那段夫妻重叙的戏被他演得情真意切 ,令众多观众潸然泪下 ;最后那段死者与生者的灵魂对话 ,他的创造性表演更为观众留下了一个悠长的心灵问号有些人曾认为钱思剑的戏路比较擅长表现工农兵的形象然而 2007 年沪剧《瑞珏》问世之后 ,他们便改变了想法钱思剑对于觉新的演绎 ,在充分施展演艺的同时又注重分寸的把握 ,尤其在“洞房”一场中 ,他将人物的既不满又无奈、既愧疚又怨恨 ,忐忑不安、 进退两难的心理准确细腻地表达了出来 ,将这位深院大户、 书香门第的大少爷委曲求全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钱思剑的表演艺术 ,又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专场演出结束了 ,钱思剑再一次走上舞台这一次 ,他不再表演这一次 ,他离开了所有的角色 ,呈现出一个纯粹的自己 ,向观众、向老师、向同仁们深深鞠躬致谢 ;向自己钟爱一生、倾心一生、付出一生的沪剧艺术深深鞠躬致谢。

      钱思剑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他在艺术上有自己的想法 , 演戏刻苦用功 ,更难得的是有一副好嗓子 ,学袁派相当到位 ,非常受欢迎我只是觉得他似乎过于“安分”了些 ,希望他在艺术上再不“安分”些因为唯有不“安分” ,才会有更高的目标、更远的追求、更深的境界――茅善玉钱思剑的艺术进步很快 ,更为难得的是他为人谦虚、真诚――有他的戏 ,他全力以赴 ;没他的戏 ,他也从不计较他对比他小几岁的青年演员十分关心 ,为他们候场、传递道具 ,向他们的表演提意见 ,完全像个大哥哥――陈瑜钱思剑有一副难得的爽亮嗓子 ,更有一种非常爽朗的可贵性格 我和他同事多年 ,知道为人诚信是他处世的准则 事业上 ,我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生活中 ,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伙伴我钦佩他在艺术上的勤奋耕耘、 丰富收获 ,更希望他在表演和唱腔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于建福与钱思剑老师共同排演 《瑞珏》 ,这使我得到了一次近距离向他学习的良机觉新一角孙徐春曾经演过 ,影响很大 ;而钱思剑的表演对其既有借鉴 ,又有自己的创造 他根据自身条件特点塑造了一个新的、 独特的觉新形象 ,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扬 ,这是很不容易的――王丽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