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平等对话.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11828833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3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平等对话 一、师生间的对话 在操作上,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我采取了多提供“话题”而少提“问题”的方法师生双方围绕这些话题开展交谈在交谈中,学生相互质疑,共同探究,教师只是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其中,“导而弗牵”,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可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指点比方在学习(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时,初步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话题:从题目上看,作者主要表现的人物“藤野先生”;另一个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是作者那么我们共同关注一下这对来自异邦的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充分讨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真诚、公平、无私的日本学者;作者是一个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苦苦探求的满腔赤诚的'爱国青年作者在异邦与藤野相处的经历使他对先生充满感激与怀念之情这样既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把握了一明一暗的叙事线索在对话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推敲,如首段中“扭、油光可鉴、标致”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庸碌无为的精神状态的辛辣嘲讽 围绕话题讨论的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答复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流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

      正是在话题的情境下,学生摆脱了被“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励当然“话题”也好,“问题”也好,只是操作方式上的差异决定是否“平等对话”的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在意识上和行动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师生和文本的对话 这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一方,以文本为另一方的对话过程前者为阅读主体,后者为阅读客体这一层面的对话也是平等的即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同时教者要力求以高于学生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点拔指导,充分表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例如《背影》(八年级上册)一课,看似浅白,其实内涵丰富初步感知课文,学生畅谈了自己的感受:质朴的语言中流露出浓浓的父爱此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写背影为何又写到“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和后面的“见信思父”的内容?这一问题很有价值我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如果父亲是踌躇满志的话,家境又好,那么平日司空见惯的背影能否触动作者的情思呢?当然不会正是这种特定境遇、特定场合的背影,才会令作者如此感动写前者是为“背影”渲染了凄凉的色彩;写后者则使“背影”成为父亲一生潦倒、老境颓唐的缩影。

      所以当“我”读到父亲来信中那句催人泪下的伤心话“……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于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亲的养育之恩、爱子之心,以及近年来对父亲处境和心情的不理解因此,在“我”对父爱的回味中,深深交织着愧疚、悔恨、自责的复杂情感,而所有复杂的感情又都凝聚在晶莹泪光中重现父亲背影时的瞬间感受上所以父亲的“背影”才会在我心中交织成永抹不去的记忆对于这样内涵丰富、情感细腻的文章,教师就要在学生初步“读懂”的根底上,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至于从这些隐含信息中获得怎样结论,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当然,教师在宽容地对待学生体验的前提下,作为平等一员也可以谈自己的体验这时教师的讲解不同于填鸭注入,而是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师生共享”,是学生体验的补充和升华在学习《行路难》(八年级下册)这首诗时,朗读后与学生对话:从诗中能感受到诗人李白怎样的一种情怀?学生可以体会出:壮志难酬的苦闷;理想之路举步维艰的彷徨;得到重用的渴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决信念总之,是矛盾的李白这时,教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为学生谈自己的体验:千百年来,人们忘却尘世的喧嚣,单纯的心灵只愿望承受这样一个李白:诗仙、谪仙人……。

      其实历史是斑白的杂色!他既热衷功名,又藐视权位;既超凡,又脱俗;既坦荡荡,又常戚戚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李白封建社会的“士”在主观的“道”与客观的“势”的矛盾中有四种选择:殉“道”抗“势”;修“道”避“势”;泯“道”媚“势”;徘徊于“道”与“势”之间李白是后者代表他的不幸在于“达”不能“兼济”,“穷”不甘“独善”,在“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冲突中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 深入认识解读李白其人后,我引导学生拓展讨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应该如何摆脱?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将文本与生活链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内化,情感的孕育和心灵的升华! 那么,在课堂教学的“平等对话”中,应该怎样看待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呢?后现代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威廉姆、多尔把教者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具体说教者作用表达在: 1、营造对话氛围: 使对话在民主、愉快的气氛中开展,并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切入课文,激活思维,搭建对话平台,这点很重要如教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启发思考:“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并不是这样看那么作者认为错误的观点要──驳;正确的观点要──立!下面我们探究作者如何‘驳’对方观点,又如何‘立’自己的观点?”这样对话的思维空间就创设出来了! 2、调控对话过程: 使对话围绕话题在有序的状态中开展。

      这需要教者丰富的知识储备,教者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教学机智,驾驭课堂,控制局面 3、保证对话效果: 对话讨论不能讲表面排场和热闹,更不能流于形式,对话过程必须成为有效率的师生互动过程,真正带给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启迪 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